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建东 《精武》2012,(24):22-23
目前各国游泳运动无论在规则规程、项目设置、运动成绩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游泳已经成为奥运会上的竞技重点项目,许多国家都将游泳列为奥林匹克重点项目,游泳比赛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赛事之一。游泳技巧训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问题,研究游泳自己要从水的阻力入手怎样控制水的阻力、利用水的浮力、产生水的推动力才是游泳涌动训练的主要目标,掌握科学的游泳技巧才是提高游泳运动员训练成绩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游泳是以水为介质的运动项目,人在水中游进会受到水的阻力,同时通过肢体与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获得游进的推进力,游泳的阻力和推进力的大小会影响游泳速度。本文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对蛙泳腿部技术进行力学分析,阐述如何减小蛙泳腿的阻力,增大蛙泳腿的推进力,从而提高蛙泳游速。  相似文献   

3.
王国军  巍魏 《游泳》2013,(4):78-79
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绩大多依赖于肌肉力量,游泳作为在水中进行的运动项目,由于水对人体的阻力及对胸腔的压力,力量是游泳运动员的关键素质之一,因此,力量训练是提高游荡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游泳运动中有氧训练的供能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霞 《游泳》2004,(3):20-21
游泳运动是一种在水中部借助外力,利用自身力量和身体动作同水的相互作用来产生推进力,促使身体在水中前进的一种活动技能。由于游泳运动的特性必须在水中进行,水的阻力是空气中的800倍。因为在水中物体的受阻力于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游泳中游速越快所受阻力也就越大。因此普遍认为游泳运动是一项技术为主(减少阻力、增加推进力),体能为辅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在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都是由有氧代谢供能,只有在有氧代谢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无氧代谢才会参与补充供能,但不是代替有氧代谢供能,而是补充。掌握游…  相似文献   

5.
对游泳运动员肌肉特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游泳运动员肌肉特性的认识冯燕,薛丽敏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运动项目。水的阻力是空气阻力的800倍。根据物体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理,运动员游进速度如果提高一倍,阻力就要增大三倍,需要付出三倍的体力和力...  相似文献   

6.
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的运动,游泳可以使水浴、空气浴、日光浴三者结合在一起,是男女老幼皆宜的锻炼项目.因此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和欢迎.由于游泳是在水中进行,所以人体内所发生的生理变化和在空气中运动不同.水的浮力、阻力和传热性能都和空气不同,水环境对人体有特  相似文献   

7.
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运动项目都有本项目特殊的专项身体素质。提高游泳运动成绩的专项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下面仅就力量这个素质谈谈我们在训练中的几点体会和认识。一、力量训练的意义力量是速度的基础,力量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的提高。所谓游泳中的力量,一般是指肌肉最大限度收缩一次所克服的水最大阻力的能力。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速度  相似文献   

8.
第26届奥运会闭幕了。人们感到,单凭强壮的身体和苦练不一定能获得冠军。因为运动与力学,特别是流体力学关系密切。比如投掷标枪、铁饼以及游泳等许多项目都涉及到复杂的流体力学问题。以游泳来说,人体在水中向前游动的力量,主要是靠手臂和下肢划水、打水、蹬水、夹水等动作来获得的。这是利用水的反作用力,也就是人的手和脚向后运动的时候受到水的阻力,这个阻力再反过来作用到人的身上,使人前进。在做返回动作  相似文献   

9.
罗宾 《游泳》2011,(5):72-73
游泳是一种良好的锻炼方式,因为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比较相似。人在水中,身体被水的浮力支撑着,便消除了关节和骨头的重量和压力。此外,在水中的阻力取决于身体运动的速度,这样就能保证自身能力和运动的平衡。正因为这样,游泳是一种经常被残疾人使用的运动项目,确切的说水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残疾人身体的重量,缓解一些部位的疼痛,让他们能够有机会使身体在一个正确的姿态下运动。  相似文献   

10.
游泳是公安院校警体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它是在水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的运动项目,就形成了游泳教学与陆地其它运动项目的教学的明显差别。本文总结该校游泳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游泳教学的一些经验,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1.
一、熟悉水性教学法游泳是水平运动,直立运动与水平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其一,由于水的浮力,人体有失去自身重量的感觉。水的阻力比空气的阻力要大800多倍,这样还要克服和利用水的阻力,如果游泳技术不合理,游进的速度会很慢。其二,由于水的压力,造成了呼吸困难,游泳是用嘴在水面上吸气,用嘴和鼻在水中呼气,呼吸技术要比在陆地上运动复杂得多。其三,由于胸腔的原因,人体下肢的比重比上肢大,浮心靠近上身,重心靠近下肢,在漂浮时容易出现下肢下沉的现象。要使身体成水平姿势,并保持平衡,可以改变身体的姿势来调整浮心和重心的位置,如将两臂…  相似文献   

12.
现代运动训练学的理论指出,力量是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对运动员肌肉耐力的增长,灵敏素质的发展,速度素质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任何运动素质都是通过肌肉工作来实现的。竞技游泳项目是在水中进行的一项运动,水的外环境有着它的特殊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阻力与它的运  相似文献   

13.
游泳是水浴、空气浴、目光浴三者结合的运动,随着冬泳的广泛开展,游泳已经成为人们一年四季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奸形式,当人们紧张的工作、学习过后,游泳又会使人得到积极的放松与休息。 游泳运动是“肺的体操” 人在游泳时,呼吸要使胸廓承受12-15KG水的压力和克服水比空气大820倍的阻力。进行游泳锻  相似文献   

14.
冯燕  洪霞 《游泳》2000,(1):17-17
少年儿童参加游泳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 ,促进生长发育 ,同时也有益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游泳运动可以培养意志品质。这些意志品质包括 :独立性 :表现为有坚定的立场、信念、独立的见解。果断性 :善于在困难中辨别事务的真伪 ,迅速作出决定和采取积极行动。坚韧性 :不屈不挠 ,坚持不懈 ,克服困难 ,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自制性 :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的行动。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运动 ,游泳时要克服比陆上运动大800倍的阻力 ,同时胸腔受到水的压力高达12~15公斤 ,水温普遍低于体温10度左右。学游泳首先要克服怕喝水、…  相似文献   

15.
游泳是一项使人体全面发展的运动,无论男女老小都可以进行游泳锻练。因为游泳是在人们所不习惯的水的环境中进行,所以可以得到其他运动所得不到的身体发展,尤其是对呼吸的锻练,更为显著,因此苏联运动生理学家克列斯多夫尼可夫同志称为游泳是发展呼吸的运动。游泳运劫与其他运动项目比较起来,游泳运动的呼吸是具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和运动环境水是分不开的。首先是游泳中的呼气是用口和鼻子同时向水中呼气,用嘴快速而有力的在水面上吸  相似文献   

16.
游泳运动员如何利用和减少水的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萍  范林 《游泳》2001,(3):10-11
游泳是同水的阻力打交道的一种运动 ,其原理是利用水的支撑与反作用力来推动身体前进。人在水中左右移动或前进 ,都会受到一个与其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这个力就是阻力。它既是影响身体前进的障碍 ,又是提高速度的利用对象。阻力是认物认动作不认人的 ,而运动员的感觉则是逐步了解阻力特性的重要感官之一 ,如何发挥感官的反应能力来修复自己的动作技术 ,掌握利用和减少水阻力的规律 ,就很有必要懂得水阻力的公式 :E=SV2C(RE)和流体力学等知识 ,从中印证自己的感觉 ,才能在实践中找到完善发展技术、提高运动水平的途径。这里 ,就如何…  相似文献   

17.
依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研制阻力伞用于体育运动训练中,结果表明随速度提高,阻力伞提供的阻力增大。在运动训练中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水平运动员选择不同规格阻力伞进行训练,它可广泛用于田径、自行车、速滑、游泳等项目的训练中。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刚开始学游泳时,人们大都有一种恐惧、害怕的心理。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水的基本特性不了解。游泳是身体脱离了固定的固体支撑而由液体支撑,借助手、腿和躯干动作来进行运动的一个项目。由于水的阻力比陆上空气阻力大得多,而且游泳运动的技术动作与日常一些习惯动作相比较,在动作结构上和动作节奏上有许多不同,因此,初学者第一次下水时,会感到两臂悬浮、双手抓不着东西、两腿蹬空,好象整个身体失去了控制,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恐惧。  相似文献   

19.
<正>游泳项目是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得较为普遍的运动项目之一,尤其在近年来我国游泳项目取得长足进步以及在国际大赛中捷报频传,更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人群投入游泳运动的热情。如何通过营养手段保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保持最佳  相似文献   

20.
杨群 《体育风尚》2020,(1):245-245,247
游泳(Swimming),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漂浮,凭借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的技能。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以及大众游泳,竞技游泳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第二大项目,它包括蝶泳、仰泳四种泳姿的竞速项目,以及花样游泳等。游泳不仅仅是体育项目,它彰显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以安徽省为例,浅析省市之间的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