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南山,水沛草美。听说这里出产一种快乐藤,凡是能得到此藤的人,定会喜形于色,笑逐颜开,不知烦恼为何物。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得到无尽的快乐,不惜跋山涉水,去寻找这种快乐藤,他历尽千辛万苦采到终南山,虽然得到了这种藤,却仍然不快乐,这天晚上,他在山下一位老人的屋里借宿,面对皎洁的月光,不由慨然长叹。他不禁问老人:为什么我已经得到了快乐藤,却仍然不快乐?  相似文献   

2.
快乐地活着     
《中学生阅读》2007,(4):44-45
一位年轻人总因一时一事的得失困扰,遇到烦恼和哀愁总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置之度外,似乎非折腾到精疲力尽不可。一次,苦闷烦恼的他来到一座寺庙,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大师。大师笑着告诉年轻人,终南山麓出产一种快乐藤,凡是得到这种快乐藤的人一定会喜形于色,笑逐颜开,快乐乐似神仙,不知烦恼为何物。年轻人一听,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的价值早有定论。柳青本人在谈到《创业史》创作初衷时,说是想通过1953年前后西北终南山麓一个名叫下堡乡的  相似文献   

4.
百字碑     
终南山麓发现了一块汉碑,碑文用庄重的汉隶书写,笔力浑厚苍劲,刚好一百个字,被称为百字碑。  相似文献   

5.
鲁洁教授曾指出: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快乐喜悦的享受。品德教育是伴随每一个人一生的教育,直面现实,直抵心灵,  相似文献   

6.
周航 《文学教育(上)》2008,(11):112-115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的价值早有定论。柳青本人在谈到《创业史》创作初衷时,说是想通过1953年前后西北终南山麓一个名叫下堡乡的小村庄的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故事,来弄清楚“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藤幼儿园坐落于宽广而宁静的东京郊外,凡是参观过的人,无不啧啧称赞。看着孩子们在楼顶上忘我地快乐奔跑的身影,旁观的成人们无不感受到幼儿心中的本能正在被唤醒。这种能够激发幼儿感性的幼儿园,正是给孩子们带去真正快乐的幼儿园。藤幼儿园首先吸引民众眼球的自然是它特别的外形。这里的空气新鲜又温暖,这里的设施朴素又实用。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藤幼儿园实现了将所有单纯的要素浓缩为一体,返璞归真,不刻意追求现代感和科技感,却也能从质朴的环境中嗅到时尚的味道。这座椭圆形的建筑给园内幼儿提供了无数探索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认为不快乐的人大多是因为不健康,那么为何不尝试让自己因快乐而健康起来呢?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一群年轻人去请教大学者苏格拉底怎样才能得到快乐,苏格拉底却并没有阐述如何快乐,只是让他们  相似文献   

9.
许惠芳 《家长》2008,(Z2):78-79
割人藤,家乡的小河边到处都是这种植物,从未去探究过它的学名、用途,只是随着家乡人一起叫它这个土名。割人藤的茎、枝和叶柄上都有倒生的皮刺,掌状的叶子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有粗糙的刺毛。这些带刺带毛的东西都是割人藤的"武器",扎人得很。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快乐的人,这种快乐使我比同龄人显得更年轻一些,这种快乐还影响着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快乐的性格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快乐的性格使我的笑容灿烂无比。在快乐中成长,我收获友谊;在快乐中成长,我拥有幸福;在快乐中成长,我充满希冀。我的快乐性格养成源于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里。母亲的许多做法,现在看来还是值得借鉴的。父母有五个儿女,我是老幺。小时候,家里每个人都很忙,没时间管我。上小学时,成绩考好了(这样的机会也不多),没人表扬,考低了,也没人批评。表面上看起来父母对我并没有寄予什么过高的期望,我心里便没什么…  相似文献   

11.
姚淦铭 《甘肃教育》2014,(21):119-119
正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说对人生有益的快乐有三种:一是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孔子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要用礼节、音乐来调节,从而达到中和、中庸的境界,这种做法本来是一种快乐,而这样做的结果当然也会是一种快乐。二是以道别人的善为乐。人是很喜欢别人称扬自己的优点的,这大约即是人的特点,也是人的弱点。那么你称道别人的优  相似文献   

12.
<正>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他会使一个人变得开心,寻求快乐是学生的天性之一。只有拥有了快乐的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引导,思维才会得到发展,智慧才能得到延伸,才能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内心世界。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文课本身就应该是快乐的载体,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使整节语文课中学生都能拥有这种快乐的心境,并使之得以无限的延长,这样的语文课学习就由枯燥变为  相似文献   

13.
周占英 《甘肃教育》2020,(6):132-132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忧,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教员与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而言,都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从幼儿园课堂上的天真好奇,到小学课堂上的争先恐后,再到初中课堂上的无所顾忌,这其中蕴含了多少教育的愉悦。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只要有考试,就不会有快乐,因为考试会使人有压迫(yāpò)感,会使人感到紧张。也有人说,紧张其实是一种快乐体验,就像玩过山车。无论怎样,作为学生,我们不能拒绝考试,这是一个“检阅”学习效果的必需过程。但我们又是那么真诚地期待着,这种检阅能够为我们带来快乐,因为我们需要快乐!  相似文献   

15.
终南山麓下的蓝田县塘子村庙会,以每年3月3日和6月19日庙会最负盛名,形成的独特民俗文化景观,具有地域性显著、主题鲜明、寓教于会、管理提高、各方参与的特点。蓝田塘子村庙会文化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优化了终南山文化生态,包含了多样的文化元素,传承了民间传统文化,丰富了当地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6.
快乐守恒第一定律,当你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的回报时,一定可以得到等值的精神愉悦。快乐守恒第二定律:当一个人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助人为乐或乐善好施时,他当年为了生计而不择手段的罪恶会得到一定的忏悔和救赎。  相似文献   

17.
小路,是一条弯弯的藤儿,鲜亮鲜亮。小村,是一个黄澄澄的果儿,喷香喷香。我呢?是一只小小的蟋蟀,快乐在绿叶上。  相似文献   

18.
快乐公式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基本条件大体相同的人群中,有的人经常很快乐,有的人却经常很苦恼。是什么缘由造成他们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呢?近日,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快乐公式":快乐值=得到值/  相似文献   

19.
“你听说过在遥远的天山有一种雪莲吗?相传得到它的人会得到快乐。如果我有一棵,我会送给你,我希望你快乐;如果我有两棵,咱们一人一棵,一起快乐;如果我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一向以“快乐作文”作为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的理想境界,愿望似乎很好,让学生从不快乐变得快乐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其实,这仍是一个认知误区。一个人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只知道享受快乐,不愿意品味痛苦,是长不大的。写作学习也是这样。痛苦,对于人在写作上成长的意义,也许比快乐还要大。当然,这种痛苦与以往言说欲被压抑、不得不说违心的话的写作痛苦不同,这种痛苦指的是一种自觉的付出、甘愿的承受,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自虐,是凤凰涅桨似的自焚,是追求终极幸福之途付出艰辛和努力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