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瑞典斯德哥尔摩民族博物馆藏有一组元代刊刻的西夏文大藏经,经前版画中有一组牌记。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探讨,推论牌记中的"当今皇帝"为元武宗海山或者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皇太后"为元武宗及仁宗之母弘吉刺·答吉,"正宫皇后"即元武宗海山皇后弘吉刺·真哥。其印制时间应在"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皇太后"这一尊号使用期内,即至大三年(1310)十月至延祐二年(1315)三月。在考证出《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记载的武宗朝印制河西藏即国图藏大德十一年河西藏基础上,进一步推论瑞典藏《河西藏》应该是皇庆元年(1312)印毕的《河西藏》,当然也不排除皇庆二年(1313)至延祐二年三月之间还有重印的可能。论文对瑞典藏河西藏出土于黑水城的观点也提出了初步的怀疑。  相似文献   

2.
牛达生 《寻根》2002,(3):20-24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活字印刷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佛经《维摩诘所说经》,是现存世界最早的泥活字版印本,填补了我国早期泥活字的空白;宁夏贺兰发现的西夏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现存世界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使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从传统上肇始于元代的说法提早到宋代,并经化部组织专家鉴定确认。  相似文献   

3.
1984年河北保定出土一通《大元敕赐故顺天路达鲁花赤河西老索神道碑铭》(以下简称《神道碑》),现保存於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公园内。前人对《神道碑》已有些研究,首先周圣国先生发表了《保定西夏人探源》一文,主要利用1962年保定韩庄出土西夏文经幢和1984年保定颉庄发现的《神道碑》对西夏遗民进行了考究,认为西夏人在1239-1260年之间到达保定居住,韩庄和颉庄一带西夏人在保定的先祖是老索及其带到保定的西夏人。①白滨先生在《元代唐兀氏与西夏遗民》一文中对《碑铭》也简略提及,用几句话对碑铭内容作了简要概述。②梁松涛在《<河西老索神道碑铭>考释》一文中首次对碑铭内容进行全文录文,她认为此碑为复刻碑,作为军户的老索是在1227年来到保定的,但对老索及其相关人物未进行细致考证。③彭向前的《西夏遗民  相似文献   

4.
活字的源头在中国□牛达生《本续》是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简称。1996年11月16日,文化部组织专家在北京鉴定确认,《本续》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实物,它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艺具有重大价值”①。一、《本续》的发...  相似文献   

5.
正文字与图像相生相成,历史悠久。《周易·系辞上》有言“河出图,洛出书”,足见“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的搭配与和谐。经书在信仰者心目中是超自然存在的精神容器,文字和书籍自然非常神圣。为表达崇拜和敬仰之情,经书插图者不惜工本,甚至不惜金、银,着力装饰插图,例如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佛经里的“变相”插图,圣经古亚述文手抄本中黄金叶制作的耶稣及其他圣经人物图像,《古兰经》搭配细密画配的经字画。人类对神圣文本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史学界传统的观点认为:泥活字始于北宋毕导(?一约1051),有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为证;木活字始于元代王恢,有三份所著《造活字印书法》为证。这些观点早已被写进教科书,似已成史学定论。然而,1996年年底,在北京的“西夏木活字版印本研究项目鉴定会”上,专家们却一致认可并宣布,中国还有早于王帧的木活字日J本,它就是了夏贺兰山拜寺沟万塔出土的西夏文《吉祥遍至目和本续八这意味着将中国使用木活字的时代提早了一个朝代,即从元代(1206-13…  相似文献   

7.
素有“塞上明珠”美称的湖城银川,绿色覆盖,碧波涟漪。“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文一景”——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塞上江南特色景观,风格迥异……令到此观光者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务院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下称《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首批《名录》共2392种,,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  相似文献   

9.
牛达生 《寻根》2000,(5):21-28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发现了《观经》(全称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佛经》)残页。因为这一佛经残页被称为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而备受关注,并被一些很有影响的著作和影视作品所肯定。但是三十多  相似文献   

10.
2004年5月,张秉毅先生曾参与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的"徙步萨拉乌素河人文考察"活动,写下了《萨拉乌素河沙漠大峡谷发现记》一文,发表于本刊2004年第3期。近期,张秉毅先生又对考察活动作了追亿,撰写了《曲流宽谷——徒步萨拉乌素河之二》的文稿,作为续篇,本刊特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派系有宁玛派、噶举派、噶党派(老黄教)、萨迦派。及至十五世纪初叶,宗喀巴创立格鲁派(黄教),此后噶党派并入格鲁派。此四大派系一直传承发展至今天。藏传佛教的东传经历了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先是从青藏高原北向传入西夏,对西夏文化影响甚大。佛教是党时西夏人最重要的宗教信仰,国家设有管理佛教与僧人的机构,社会上僧人数量很多,据载,仅一次佛事活动即发愿度党项、汉、吐蕃僧人三千人。吐蕃僧人很受尊崇,有的吐蕃僧人被封为“国师”、“帝师”。同时,藏传佛教也还北传至当时的辽、金,但对内地…  相似文献   

12.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所录薛收撰(592~624)《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是考察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584~617)生平事迹及其河汾之学与唐初贞观之治之产系的关键性文献。一九八九年,笔者撰写《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第一章《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此章十万字)①时,根据《碣铭》所记载之内容与隋唐之际诸多原始文献之记载互证无误,已证明其信实可靠,但对其文献来源则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张掖大佛寺发现大批佛经新华社(95)兰州电:甘肃张掖大佛寺藏经殿的夹墙内,最近发现500多年前的佛经6000多卷。这是继1900年敦煌莫高窟发现藏经洞之后,我国目前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佛教文献。张掖大佛寺修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至今...  相似文献   

14.
《销释真空宝卷》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销释真空宝卷》考辨喻松青《销释真空实卷》抄本一卷,三十年代和宋元刻的西夏文藏经同在宁夏发现,北京图书馆收藏。此宝卷不分品,全文约计七千言。前有《举香赞》及《开经局》。开卷略有缺失,《举香赞洧三段,缺第一段之“一。0好向皈依佛”七言渴语一首及小曲之前...  相似文献   

15.
西夏(公元1038-1227)是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西夏先与北宋、辽抗衡,后与南宋、金鼎立,结束了西北地区吐着、回鹤、拨鞋等民族长期不相统一的局面,对发展西北地区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夏钱币是我国优秀的货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研究西夏社会经济、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19世纪初,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发现了西夏窖藏钱币数笔,其中有后钱、来钱,有“西夏元德、天盛、乾信、皇建、光定诸品”,还有“西夏梵字钱”,即西夏文钱。这是一次很重要的发现,使人们对西夏钱币有了深入的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  相似文献   

16.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所錄薛收撰(592~624)《隋故徵君文中子碣銘》,是考察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584 ~617)生平事迹及其河汾之學與唐初貞觀之治之關係的關鍵性文獻.一九八九年,筆者撰寫《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第一章《河汾之學與貞觀之治》(此章十萬字)①時,根據《碣銘》所記載之內容與隋唐之際諸多原始文獻之記載互證無誤,已證明其信實可靠,但對其文獻來源則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张笑峰 《寻根》2011,(6):90-95
西夏于1038年立国,都兴庆府(今银川)。其国号为“大夏”,自称“大白高国”或“自高大夏国”,是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等多民族的政权。西夏曾先后与宋、辽、金成鼎立之势。《宋史》称其为“夏国”,《辽史》《金史》称其为“西夏”。  相似文献   

18.
沈衛榮 《中国文化》2021,(1):181-196
本文對見於《依吉祥上樂輪方便智慧雙運道玄義卷》等西夏、元代所傳的幾個與"欲樂定"和"拙火定"相關的文本的細致的解讀和分析,并將它們置於藏傳佛教新譯密咒傳統中的"道果法"和"捺囉六法"脩習體系中進行考察,指出於元代漢文文獻中被稱爲"秘密大喜樂禪定"的修法實際上就是薩思迦派所傳道果法中的"欲樂定"脩法,而不管行者是依行手印...  相似文献   

19.
元人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對理解《通鑑》原文,助益良多。胡注《通鑑》在元朝僅有一個刻本,關於這個刻本的基本版刻情况,一向不甚清楚;特别是因其卷首刊有元翰林學士王磐的一篇序文,其中談到蒙元興文署刊刻《通鑑》事宜,故從清代中期以來,一直有人認爲此本爲興文署所刻。民國時王國維對王磐此序做出不同的解釋,但有很多基本問題,還是不甚明瞭。本文研究得出如下幾點看法:(1)從元代各地版刻的總體特徵出發,判斷元刻本胡注《通鑑》絶非興文署刻本。(2)通過考察興文署的淵源,認定并不存在興文署本胡注《通鑑》與興文署刻書。(3)利用初印本元刻胡注《通鑑》附鎸的胡三省注記,全面梳理胡注的寫定過程,并藉此辨析清楚它與所謂興文署本《資治通鑑》毫無關係。(4)憑借此本的版刻特徵并基於元代雕版印刷的一些規律性特徵,推定此本爲元臺州路儒學刻本。此外,文中還對王磐序文的來源做出了解釋,同時還講述了清嘉慶年間胡克家仿刊此元刻本胡注《通鑑》的基本版刻狀况。  相似文献   

20.
3月18日,上影集团与上海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筹拍电视连续剧《苏州河》、系列影视纪录片《苏州河的传说》和共同筹建“海上动漫艺术展示馆”。电视连续剧《苏州河》、系列影视纪录片《苏州河的传说》将作为上影集团向国庆60周年的献礼剧目。《苏州河》以苏州河的沧桑巨变为背景,时空跨越近百年,塑造民族工商业者艰苦创业、发愤图强的荧屏形象。《苏州河的传说》则把苏州河所代表和象征的上海,放在世界工业文明进程中进行探视和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