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说实话,与曹勇军老师共事,你可能会时不时地感到自己的孤陋寡闻,甚至,会怀疑自己还够不够格来教语文.曹老师读书量大类杂.从书店出来,手提袋里满满登登;一本二三百页的书,经不起他三翻两翻.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什么?可能每个人脑海中的语文样貌不尽相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丰富多变的语文表情和面孔?曹勇军老师有个通俗的譬喻,“教师需要有三种眼光,那就是教育的眼光、语文的眼光和课堂的眼光”,这三种眼光正是曹勇军老师审视语文教育的视角,也体现了其语文教学实践的态度,并折射出其选修教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我和曹勇军老师认识是在2006年秋.其时,在马鞍山召开"苏浙沪皖新语文圆桌会议",大会组委会谬邀我作为两个专家之一,作有关中学语文教育的报告.  相似文献   

4.
既是研究对象更是研究伙伴的曹勇军老师,1980年师专毕业后执教于安徽当涂二中,1994年调入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曹老师用整整15年的时间,扎实练就了包括出试卷在内的一整套他称为“技术活”的教学基本功。  相似文献   

5.
凭借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舞台,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学优秀语文教师涌现出来,灿若群星.我有幸结交了其中的几位,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曹勇军老师,是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一位.  相似文献   

6.
善教者必善喻.曹勇军老师的一些教学妙喻因具有鲜明独特的表达形式,传达着深刻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成为语文圈子里沟通交流时十分给力的“行话”.  相似文献   

7.
史小书数数     
史小书长着一头漂亮的卷发。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根头发。当然,要把头发一根根数清是很难的。问题是,他压根儿就不会数数。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到操场上玩去了。郝老师把史小书喊住。“史小书,”她说,“你先别去玩,我们练一练数数。”“老师,我已经会数数了,”史小书说,“还是  相似文献   

8.
曹勇军:目前阅读教学中有个问题很隐蔽,但危害不小,就是以高考现代文阅读为代表的测试型阅读给常态阅读带来的冲击和破坏.最突出的,是把丰富的阅读课程内容肢解成几个考点,把完整的精神构建过程窄化为机械的解题套路.  相似文献   

9.
《高三(10)班在六楼》(后文简称《六楼》)是曹勇军老师主编的一本学生"时事讲坛"演讲稿集辑.时事讲坛是曹老师在高三年级语文课程的"课中课",被曹老师定位为"写作教学的第二战场",每周安排两三节.时事讲坛不仅成为学生的最爱,也得到了家长和同行的广泛认同,因为它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了广阔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现实,因为它注重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顺应了青年学生精神成长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体验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不断扩充着的公民视野和情怀.正如曹勇军老师在前言中所说:"时事讲坛"是一个载体,"听说读写思"是肉身,而公民意识和公民情怀则是灵魂.灵肉结合,才有了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10.
老师寄语:在生活中,他是个善干观察的小朋友,平时喜欢观看各种体育节目,因此获得了丰富的有关体育题材方面的知识经验.在绘画的过程中,他善干把自己记忆中的事物加以想象,大胆地展现在自己的画面中,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他作品中构思独特、造型生动、内容丰富的精彩一面.  相似文献   

11.
混响的精彩     
皮黄音韵、八佾唱诗、荷池吟诗……古人留给我们怎样的一个“混响的空间”?本期专栏我们邀请的嘉宾是省级决赛高中组评委、特级教师曹勇军,他对两篇同是选题为“混响的空间”的一等奖作品进行了点评。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两篇作文的闪亮之处,感受这混响的精彩吧。混响的精彩@曹勇军  相似文献   

12.
简单的难题     
季新萍 《早期教育》2005,(10):23-23
天天是个内秀的孩子,他不爱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不喜欢特别热闹的游戏,也不主动和老师交流.但是默默无闻的他常常会给我们一些惊喜:他搭的城堡对称别致,漂亮又气派;他画的画儿想象力丰富,色彩和谐;他的数学计算准确,思路清晰……这么个聪明的孩子,却有个让老师和家长都很烦恼的问题:大便不会自理.  相似文献   

13.
老师因为往事而感伤,而我因为老师而流泪。他压抑了自己的泪水,而我的泪水在心里幸福地流淌。老师是个只有二十多岁的男青年,还是一个常常穿运动衫走进课堂的大孩子。他喜欢把臀放在第一排没人坐的桌子上开始眉飞色舞的讲解。女孩子们常常课后偷偷笑他“性感现臀式”的行为。老师有一张并不是特别俊的脸,干净、明朗而天真,说话的时候,拉开两个嘴角,白白的牙齿就露了出来,整个脸都溢满了阳光。我们都说,老师的生命里只有春天。他在课堂上的题外话常常从自己的个人生活和与个人生活有重要关系的一个女人讲起。“我是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父亲…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老师》作者陈桥驿先生,是浙江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终身教授,他在年届九旬时清晰地回忆了自己从私塾到大学的28位老师。细细品读《我的老师》,感受诸位老师对陈桥驿先生的言传身教,能让我们了解陈桥驿先生的学习史,窥见民国时期的教育史。首先,为陈桥驿先生的勤奋好学点赞。他的学习可以用"轻轻松松"形容,在上学期间经常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但成绩却名列前茅.这并非说他是天才,  相似文献   

15.
这一次,曹老师找上门来,谈话的主题是“语文老师的风格”:东北师大中文系教授朱绍禹先生在他主编的《语文教育辞典》中这样写道:“语文教学是个人技巧很强的活动,要通过个人的观察和实践才能得到.这种实践又无法按一定的法则来进行,而要由实践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个性来决定,既不能使它模式化、也不能把它化为一套程序系统.语文科就是这样,一向带有很明显的个人因素.同一种方法,对某一位语文老师可能得心应手,而对另一位教师却可能十分蹩脚.每位教师应依据个人特点发展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申报成功的契机,曹勇军老师带领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组同仁致力于探索一种新型语文活动性课程——“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力图将静态语文活动化、课堂语文体验化、国家课程校本化,最终让“语文学习实验课程”成为一门“有目标、有过程、有评价、重体验、得发展”的语文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7.
快乐加油站     
并吞六国史老师是夜校临时请来代课的,教历史。他有个毛病,嘴特别馋。有一回上课,一个学生带来一块样式新奇的月饼,放在桌子上,准备当晚饭。史老师看见了,顿时垂涎欲滴,他说道:“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中国历史的演变。”说完,他请那个学生把月饼借给他做演示。史老师拿着月饼,掏出一把小  相似文献   

18.
以曹勇军老师经典课例《赤壁赋》为研究对象,高度评价其中体现出的课堂教学艺术,并从课堂结构的形态、课程内容的点拨、课堂对话的本质等三个方面展开,结合课例深入辨析,对比流行做法揭橥本源,总结曹老师课堂教学的特色以及示范价值,点明学习借鉴的关键之处和着力之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歌手,最欣慰的是拥有无数的"粉丝";作为一名作家,最鼓舞的是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无数读者所拜读;作为一名教师,最自豪和满足的是被学生所崇拜.那么,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呢?我个人认为,教师除了具有最精湛的专业素养之外,最主要的是他的人格魅力.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将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愉悦和享受.  相似文献   

20.
正在岷县一中,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曾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并且著述丰富,在当地很有影响力,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没正式上过大学,他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在自己任代课教师的过程中自学获得的。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岷县一中,采访了姚志忠老师,了解了他默默教书、潜心研究的事迹。十年终圆教师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