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听家长抱怨:现在做父母真难!自己忙了一天,回家还得陪孩子学习!今天听写这个,明天检查哪个,唉!孩子被弄得神经兮兮,大人更是没精神上班,老师到底是怎么教的?也曾听老师们抱怨:现在孩子真难教!昨天作业没写完,今天东西没带齐,家长是怎么管的?每当听到这些抱怨,我的内心就很纠结:现在的教育怎么了?大家为何如此焦躁,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罗华 《四川教育》2003,(2):67-67
成长的过程,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往往望子成龙,急于求成.在家中,家长看到孩子做事慢了,唠叨着打断孩子,立刻包办,孩子没有机会尝试、学习;课堂上,当孩子学到"瓶颈"时,教师没给孩子独立思考、探索的机会,为完成教学任务,将知识硬灌给孩子,孩子成了"容器".试问,没有了土壤,种子如何发芽?  相似文献   

3.
我爱北京天安门:仔细思考了一下老师与各位的话,这些是否反映我们因为过分疼爱与保护子女,因而令他们失去了不少学习机会?光明老师:是!我们过分的爱与护,让孩子们失去了不少机会,也令他们患上"学习依赖症",使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与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以后会注意。那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光明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现在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入学开始,就千方百计想孩子学得好,懂得多,把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得满满的。事实上,孩子多学点东西是好的,家长的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4.
学习成绩常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孩子对学习总是没有兴趣?为什么孩子很努力,效果却不好?该怎样提升孩子的学习方法,使孩子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呢?带着“学习”这个家长关心的大问题,我们来到绍兴市柯灵小学,和该校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座谈中,许多家长都提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子良方”,现摘取部分内容和大家共享,共同关注孩子学习这件事。  相似文献   

5.
学习与学生个体的兴趣、需要、态度、意志、情感直接发生联系,是个性化很强的自主建构知识的行为。然而,我们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常听老师抱怨其学生学习不自觉、效率低下;家长抱怨子女不会自己找书看,对学习没兴趣。究其原因,学生不能自主、主动地学习,不能形成有效的个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有关"用心学习"这个话题的声音,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抱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某某同学你怎的就不用心学习,你为什么不用心学习?你看某某同学多用心学习,成绩就超过你了;你还不把心都用在学习上,以后什么大学都考不上了!"用心学习"的关键在"用心".怎样叫用心?怎样又叫不用心?你为何说我不用心?你怎的知道我没用心?老师怎样指导学生用心学习?家长怎样辅导孩子用心学习?等等,这些都  相似文献   

7.
王春建 《班主任》2006,(4):27-28
老师让家长签字有多种情况:(1)评价性签字.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针对孩子的问题与老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如对考试卷签字就属于这种情况.(2)督促性签字.针对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孩子,提醒家长配合,促使孩子早日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如对要求背诵、听写的家庭作业签字.(3)事务性签字.  相似文献   

8.
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很难成为孩子的老师,自己教孩子,他总是不听或不耐心听,结果也总是在吵闹中收场。去年,亲戚把孩子送到我家来学习,我也试着当上了"家教先生"。我的这个侄子上小学六年级,很聪明.却十分  相似文献   

9.
每次到学生家去家访,听得最多的是家长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是如何不听话、难管理等.我会反问他们,在学校里为什么听老师的话?您给孩子听话的理由了吗?再说,干吗非要孩子听话呢?  相似文献   

10.
如何把孩子教育好.成了时下家长的一大难题。应当说,如今学习、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应好好珍惜,自觉加倍努力:然而,事与愿违,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就喜欢与家长“对着干”,甚至干出令家长困惑、社会不安的事来,对这类孩子,一些家长和老师往往束手无策.其实,打开锁要有对号入座的钥匙,教育好孩子也并非就没有“捷径”可走。  相似文献   

11.
在咨询过程中,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懒、不懂事,学习不自觉、不主动,更不情愿为家里做点贡献.是啊,有些孩子大学毕业,依然依靠父母,找不到工作,成了"啃老族",他们根本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为什么这么多孩子缺乏责任心?为什么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父母辛劳,却无动于衷?这背后深刻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成长过程中,父母处处体现自己的价值,处处显得自己对孩子无比的重要,剥夺了孩子的价值感.一个没有价值感的人,就会碌碌无为,人生就失去方向,就没有担当意识.所以,家长要巧用价值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万老师:您好!我感觉学习太苦了,一进教室就头昏,一点精神都提不起来。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可老师、家长整天把"学习"挂在嘴上,真烦人!我对学习已经没有了兴趣,觉得自己真不是学习的那块料。万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小班家长会上,李老师播放了孩子在园一日生活的录像。家长看着小宝贝们自己吃饭穿衣、洗脸洗手、收发碗筷,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纷纷向老师历数宝贝在家的种种“劣迹”:吃饭要喂,穿衣要帮,从来不收拾自己的玩具……听了家长们的抱怨,李老师提了几个问题,和家长一起讨论并达成了某些共识。孩子做事,你放手了吗?阳阳妈妈:阳阳在家从来不自己动手吃饭,每次吃饭时嘴翘得能挂上油瓶,拒绝拿勺子或筷子,非让大人喂着吃不可。我们想,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喂就喂吧。李老师:阳阳小时候是否对筷子、勺子产生过兴趣?你们放手让孩子尝试了吗?阳阳妈…  相似文献   

14.
姚鸣  周慰 《上海教育》2005,(3A):8-8
“进城读书短短的半年时间过去了.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变化相当大,这与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老师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我为我的孩子能进城就读感到无比的高兴。”这是城中路小学五(9)班学生王安迪的家长王强的心里话,也是嘉定区华亭镇405名小学生和他们家长共同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又要召开家长会了”。听到领导布置任务,我的心里就打起了鼓:这家长会每个学期都要开,怎么开得有价值呢,怎么开才能有意义呢?我应该动脑筋才对。放学后,我细细回忆开学来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班级里组织的一些竞赛,孩子取得的一些成绩,平时与家长交流时遇到的问题。我为什么不征求一下家长的意思,家长会应该怎么开才好?主意有了,我开始联系家长。先找几个平时在与孩子沟通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家长:你认为平时家庭教育中有什么困惑吗?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帮助吗?小伟的家长实话实说:“老师呀,我们都没有什么文化,孩子学习又不自觉,晚上问他作业…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人们在享受“捆绑武服务”的同时,对孩子也采取了“捆绑武教育”。不少家长不吝惜时间的宝贵,带着孩子学音乐学舞蹈学书法或者不惧路程远近,参加学科补习班,强迫孩子学习高、深、难的课程或者自作主张为其择校、挑班、选师,如此不顾孩子身心发展状况和学习规律的盲目“捆绑”,只会事与愿违,不仅无端地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致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说类似的话:"你看人家的孩子……",对别人家的孩子大加赞赏的同时还会说上几句恨铁不成钢的话。似乎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于是很多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光彩。那么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很优秀,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又该怎样做呢?下面就结合我的工作经历略单谈一  相似文献   

18.
小明喜欢画画儿,而且画得很好。老师对小明的妈妈说:让小明参加绘画班吧,他会画得更好。”小明的妈妈却说:小明画得好,就别再学画画儿了。他算术不好,我想让他多学学算术。”您觉得老师和家长谁的意见对呢?应该发展孩子的强项还是弥补孩子的弱项呢?教育孩子时,究竟要“扬长”还是“补短”呢?(河北刘小丫)顺应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到底要发展他们的强项还是弥补他们的弱项呢?我想把我的亲身感受告诉小明的妈妈,也许她能从中受到启发。上初二时,我的作文《我和我的同桌》得了我平生以来作文的最高成绩—…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祝贺您的孩子成为我们一(2)班快乐家庭的一员。从开学家长会上您深情的目光中,我读懂了您对孩子的那份爱和殷切的希望。作为孩子的老师,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对于孩子来说,童年只有一次,人生是趟单行列车,没有返程票,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时段,就难以弥补。我们都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因为孩子,我们能够从陌生人变为同一条战线上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一位家长在网上抱怨说,他每天都会接到老师没完没了的短信,指示家长完成改、默、判、背、预习、复习等各项辅导工作,家长业余时间完全被占据了。家长真的成了老师的特别助理?教孩子学习功课,到底是家长的事,还是老师的事?教师使用短信,主要是希望更为快捷更为方便地架起家校之间的桥梁。二十多年前,我们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主要是家访。短信与家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