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红高粱》让许多外国人误以为中国家庭多是三妻四妾,一部《卧虎藏龙》又让他们误以为在中国大街上随便拦住一位就是武林高手.当“非主流”占据了西方关注中国的“主渠道”时,“主流”就沦落为跑堂的“小二”.  相似文献   

2.
李玉勤 《档案天地》2011,(11):36-37,35
中国在上个世纪出了两个伟人,一个是鲁迅另一个就是毛泽东。鲁迅以惊人的否定力量对中国封建文化的糟粕进行了猛烈的打击.让麻醉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渐渐清醒:而毛泽东则以其巨大的构建力量和开拓精神让干疮百孔的中国真正站力起来.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他们二人给中国人留下的巨大精神遗产和人格影响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3.
他是世界体育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让奥林匹克运动架起了全人类的友好之桥;他长期支持中国的体育事业,推动北京奥运会办成了一届光耀历史的经典盛会;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生前曾给予我们的热诚而坚定的帮助,让每个中国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月28日,《让民主造福中国——俞可平访谈录》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让民主造福中国》一书,是国内著名政治学者俞可平教授继《民主是个好东西》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访谈录。全书分为增量民主、中国模式、体制改  相似文献   

5.
直面市场:中国纪录片当前境况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化使中国纪录片陷入困境 ,中国纪录片面临又一次转型 ;市场化又将整合中国纪录片 ,让纪录片走向一种真正意义的繁荣。直面市场 ,也许是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创意阐述:继"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之后,中央电视台借北京奥运之际走向世界,"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妙龄女子的笛声中,一曲悠扬的"茉莉花"飞起,从江南水乡唱到塞外大漠,最终漂洋过海,飞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走向世界和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的真诚愿望,  相似文献   

7.
闫海荣 《大观周刊》2012,(5):178-178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可以让我们汲取营养,还可以涵养我们的文化性情。但是读不懂却让同学们一步步疏远了诗歌。  相似文献   

8.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孙利天,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不断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大众化的理论形式和理论内容也随之得到不断的拓展和深入。吉林大学孙利天教授新近出版的《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一书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理论成果,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而且其中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新思想和新思路可能会给读者打开一个新的理论视野和思想空间。  相似文献   

9.
一位在中国生活了20年的英国人,从草根足球做起,在中国探寻适合中国足球发展的模式,他所有做的,足以让绝大部分足球从业人员惭愧。  相似文献   

10.
感悟记者节     
两千年的十一月八日,我们迎来新中国的第一个记者节。这是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的关怀和重视,也是一个让全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欣喜的节日。是继教师节、护士节之后又一个工作的节日。这一天,让我们自豪,让我们荣耀,让我们振奋,更让我们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等人在上海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9,(4)
在中国期刊的百花园里,有一份年轻的农村期刊,名叫《中国农村》。创办6年多来,根据农村期刊市场的需求,这份刊物不断探索办刊定位,文化个性日趋鲜明。《中国农村》创刊于1993年初,是由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的。以“让中国农村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农村”为宗...  相似文献   

12.
图书作为最传统、最广泛、最普遍的文化载体和沟通桥梁,可以让各国读者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正是中国政府基于此宗旨,通过资助出版中国的图书和向国外图书馆赠送图书,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而采取的一项举措。“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始于2004年,随着计划的持续推进,中国出版、中国主题图书在海外的“走出去”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历经十年风雨,值得我们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  相似文献   

13.
正《船政学堂》既是对一段特殊历史的编年体式的真实记述,又是一部让人对近代中国产生更多感慨和唏嘘的纪录片,它让观者读出了近代海军兴衰之外更大、更深的思考。《船政学堂》告诉我们,直到清朝已过鼎盛时期,中国还没有海权观念,仅有了一点海防意识。建设近代海军、在海上拥有防范外侵的军事力量,这是一种早期的觉醒。本片的立意高远,在于通过对船政学堂建立过程的描述,引发出近代中国建设海边防御力量的历史过程。特别让人感慨的是,正像任何一次伟大变革需要先行者做出奋斗  相似文献   

14.
曾维康  朱爽  彭茜 《青年记者》2009,(23):45-46
如果要问,谁是报道今日中国的境外资深记者,路透社记者林洗耀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作为菲律宾籍华人的他,在台湾、大陆和国外从事新闻工作长达30年,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颇懂中国的人情世故。诸多优势的叠加让这位记者在报道中国时独具慧眼,许多作品至今让同行艳羡不已。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17,(18)
蔡达峰:丰富"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内容,提升出版合作的品质.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项目,支持反映当代中国主题等领域优秀图书的翻译出版,国际出版交流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在"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下,中国出版应充分发挥出版品牌和内容创新优势,精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需求,推出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的优秀作品,让各国优秀图书走进中国、让中国优秀图书走向世界.深入交流,共建出版合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我们曾经有太多的感动。或感动于艰苦卓绝、浴血奋战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们;或感动于力排众议、克难攻艰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的经天纬地的改革者。然而,当我们逐步走向富裕,衣食无忧时,我们却变得冷漠和麻木了。中央电视台连续四年的一年一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一次又一次让我们热血沸腾,让我们冷漠的心灵和麻木的神经受到震撼。2006年2月9日,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再一次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动甚至感恸了。今年入选的十大感动人物及获得特别奖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在茫茫人海中,他们是沧海一粟,甚至在与我们擦肩…  相似文献   

17.
刘强 《全国新书目》2014,(11):11-13
陶瓷印象之于乡土中国,正如镜子之于世态万象:映射其中,亦可反观其外。就陶瓷的历史来说,比四大发明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要长。就其文化积淀来说,陶瓷的文化底蕴厚于造纸术、印刷术;就其文化象征来说,陶瓷之文化蕴涵是指南针和火药无法媲美的。细细想来,印刷术和造纸术得以让中国文化高效、成本低地传承,指南针和火药扩大了人类文明的传播范围,史前陶器上的符号则让我们领略了远古中国的文艺魅力,陶瓷的远洋贸易又让人切实感受到了古老中国的渊博与厚重。  相似文献   

18.
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我国的科学研究也要改革开放,也要面向世界,让中国的学者了解世界各国科研的新信息,新进展;也要让国外的学者了解中国科研的新信息、新进展,了解中国学者的聪明才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适时地出版本校一批优秀的数学家的学术专著,对于促进我国数学学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至少有两部奇书是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一部是<易经>,一部是<黄帝内经>.两部"经"体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把"中国经"作为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音乐创作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艺术的汪洋大海中,黄自创作的音乐就像一颗明珠,但却是最闪耀的一颗。因为黄自在中国的音乐史上有着许多让人敬仰的首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