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面临着中考、高考等紧张的升学竞争,学业负担沉重。然而。他们又十分渴望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据1997年无锡市中学图书馆协会对全市13731名中学生进行的“阅读心理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是不是该多读些课外书?”回答是的,有12811人,占93.3%;回答不是的,有824人,占6%;没有作回答的,有96人,占0.7%。“你是不是希望有人推荐一批好书  相似文献   

2.
有的老师问我:“魏老师,我一上公开课,自己就紧张,学生也紧张,平时思维敏捷、语言流畅的学生也变得结结巴巴。你在全国各地上公开课,学生们在舞台上,下面一两千人看着,学生不紧张吗?”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迅速成长极不稳定的“青春期”。这种“青春期”心理状态较为脆弱,如不能承受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课内作文压力时,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出现紧张烦躁、疲劳失望等一系列写作心理障碍,严重干扰正常写作水平的发挥,更谈不上写作潜能的开掘。所以,在中  相似文献   

4.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有共性 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紧张、压抑、急躁、焦虑等。其形成原因主要是:频繁的考试、竞赛经常使中学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家长“望子成龙”和教师“盼生成钢”的迫切愿望使他们心理负担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调查。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虽然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只占少数,但发展的趋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一份以北京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传统的封建迷信经过诸如星座、占卜等形式的“革新”.在互联网上成了“科学预测”.便在一些中学生眼里大大提高了可信度——相信“星座决定命运”的.100个中学生中就有40个。调查中“有点相信”、“很相信”网上算命的中学生,分别占41%和5%。另有11%表示遇见某些难以决定的事.会以网上算命为决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教育管理学中研究激励,就是研究如何通过种种手段来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激励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教育领域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仅就激励理论在教育教学上的运用,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据统计,中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表扬或奖励的机会,选择偶尔的占79.59%,选择“从没有”的占12.13%,选择经常的仅占4.83%。中学生从家长那里得到表扬或奖励的机会,选择“偶尔”的占73.57%,选择经常的占12.33%,选择“从没有”的占11.05%。可见,无论是家长还是教…  相似文献   

8.
在最近一次运用MHT(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标准量表)对上千名高中生进行的心理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7.31%,在总体上有心理问题(较严重)的中学生占总人数的5.5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恐怖倾向(占7.37%);冲动倾向(占4.05%);身体症状倾向(占3.87%):  相似文献   

9.
某一天 ,某校的多功能大礼堂里 ,小张老师将上一次全校的公开课。同学们整齐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上课 ,学校的领导及同事们坐在同学们后边 ,拭目以待。整个大礼堂肃穆、宁静。这时只见小张老师面色微白 ,手有些抖 ,不自觉地在大礼堂后面的空场上来回踱步 ,嘴里不断地说着“我叫不紧张……”小张老师的经历可能各位从事过教学的老师都会深有体会。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心理紧张。一、心理紧张的涵义心理紧张又称作“情绪应激” ,指对紧张性事物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它是一种特殊的主观心理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 ,不…  相似文献   

10.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环境,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一些心理矛盾,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笔者从事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多年,经过多年的观察与思考,发现中学生的心理矛盾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十种:  相似文献   

11.
简析当今中学生的十种心理矛盾戴斌荣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和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其心理矛盾归纳起...  相似文献   

12.
陈德名 《教育革新》2009,(11):12-12
国家“儿童青少年卫生与心理咨询研究”重点课题组通过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调查发现,42.7%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调查资料表明:目前“4015043”和“4010061”两条咨询热线在北京市中小学生中的知名度已达42%.  相似文献   

13.
目前,把考试作为检验中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尤其一年一度的中考和高考更是牵动亿万人的心。可是在考试中因考生怯场而对自己付出的努力与成绩不成正比例关系的事件时有发生,结果造成对考试丧失信心。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学生中,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一现象做出原因分析,看到种种表现,以便采取积极对策,获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一、考试怯场心理的原因分析考试的怯场心理是考生由于心理过分紧张、情绪过于兴奋而无法集中注意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曾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大量调查研究与媒体报道表明,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不容乐观。中小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主体,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牛海明 《职业技术》2007,(4):122-122
心理“紧张”现象普遍存在于比赛中的运动员身上。这种现象使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心理学工作者认识到,如何摆脱心理“紧张”对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对320名中学生的调查看出,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都存在心理“紧张”的体验,且随着比赛的临近,这种体验加剧。为推动有关内容的理论探讨、研究和科学训练,本文对心理紧张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课题名称:《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学科分类:教育心理课题承担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联系地址: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00875研究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状况与中小学心理健康素质的建构、地区差异、民族差异、培养途径与方法,及心理健康的个别咨询研究。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但表现出明显的年龄阶段和地区差异。按“心理基本健康”、“有异常心理行为问题”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三档次标准看,所占比例小学生为794%、164%…  相似文献   

17.
心理教师在上公开课之前,都会经历一个“磨课”的过程。“磨课”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复实践、琢磨及改进。通过回顾两节心理公开课的磨课历程提出反思:上好一节心理课,应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汲取整合及创新;心理课的“磨课”应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辅导理念的实现,围绕核心目标开展活动设计,关注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陈福南 《中学文科》2007,(9):158-158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通过对我校共682位初、高中学生进行的共68道内容涉及学习心理、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心理咨询等方面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中,我们发现:有54%的人把“上大学”作为学习的首要目标;有78%的人认为学习压力源于自身;有83%的人认为人际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学习成绩;有57%的人认为中学生可以谈恋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有些青年教师平时课能上得很好,但一遇到公开课就漏洞百出,甚至“砸锅”。这里固然有青年教师学业不够精深,教育学心理学规律运用不够熟练的原因,而要上好公开课,对教师还有一些特有的要求,现提出,供年轻的同行们参考。一、要有良好的心里状态,切忌恐惧紧张。公开课必定是一些同行、领导或专家们听课,虽然“学习”是他们的目的之一,但检查评判有时是更主要的。执教者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是正常的,它可以促使你更谨慎地上好这节课。但考虑太多了,必定适得其反。一味去想“砸锅”后的恶果,形成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将使你无法有条理地去想教材、想学生,抖动的手无法很好地板书、实验。心理失常  相似文献   

20.
一线的教师每学期都会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听评课,有的教师上公开课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有的教师上公开课,还是有点小紧张的,如何让教师上公开课变得轻装上阵,游刃有余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公开课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到达“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目标.笔者认为应有如下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