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电视体育节目收视市场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电视体育节目收视概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电视体育节目收视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型赛事对体育节目收视起拉动作用.体育专题类节目播出规模最大,赛事类节目次之,新闻类节目居第三位.体育观众表现出文化素质、职业、收入较高及青壮年男性居多等特征.体育节目收视状况与地区发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呈相关,但这种关联并不稳定,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说明影响体育节目收视状况的因素很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外电视体育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 体育节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观众的广泛欢迎,大型体育赛事对体育节目的收视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中外电视体育市场发展都呈现了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举办足球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年份体育节目收视状况要优于其它的年份.不同国家地区的电视体育市场有较大的差异,显示了文化和传统的差异对体育节目收视影响.足球节目在欧洲、南美和亚洲地区足球节目的收视率占有绝对优势地位,F1赛车是欧洲观众除足球外最喜欢的体育赛事;冬季运动在北欧、东欧、北美等气候寒冷的地区收到了欢迎,俄罗斯、美国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有着优良的体育传统,观众的收视习惯具有"本土化"的特征,收视行为较少受到世界大赛的影响.足球节目在我国较受欢迎,但我国观众的欣赏习惯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世界顶级大赛对我国观众收视行为有巨大的影响,说明我国电视体育市场发展缺少本土品牌赛事的支撑,打造高水平体育赛事是发展我国电视体育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概况的解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概况进行了全景式研究。研究结果:我国观众对奥运会节目收视体现了全民性特征,精彩纷呈的赛事、令人叹为观止的开闭幕式、我国选手的优异表现以及零时差的节目播出时间,共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热潮。2008北京奥运会转播时长、转播频道数量、收视规模、收视率、奥运会公共信号制作等诸多指标创造了我国电视报道历史新纪录,充分展示了我国电视体育传播的综合实力,将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受众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1)电视是受众获取奥运相关信息的首选媒体;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各观众群体都表现出积极踊跃的收视兴趣,呈现出全面的收视盛况;3)观众观看奥运会的最大需求是赛事信息和比赛过程;4)受众在收视过程中表现出对我国的优势项目和三大球项目关注程度高、受体育明星的影响较大、男性、年轻、中高学历观众收视增长突出、心态更加开放、对奥运明星的评判标准发生变化、在收视中获得温暖的情感体验等特点;5)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受众的需求基本上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5.
"泛亚运会场区"时段推移与各经济路径的相关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组办历届最出色的2010年亚运会,进而推动珠三角区域经济,从引发"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理念(区域合作,共同发展)入手,研究了亚运经济和"泛亚运会场区"的新概念,并就此所作的时空推移与泛化,划分了"泛亚运会场区"的6个区(亚运主、分赛场区、亚运村--生活区、休闲·旅游区、物质供应区、媒体观赏区)和3个时段(赛事筹备期、大会竞赛期、赛后利用期).先着重论述亚运赛事筹备期的主要营销策略及其相关的各经济路径.  相似文献   

6.
2010年广州亚运会大学生社会期待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奥运会的辉煌之后,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将再度吸引全球的目光.人们对广州亚运会又是怎样期待着的呢?以地理位置在广州市的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问卷法和因子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大学生对广州亚运会社会期待的整体特征、个人特征和家庭社会阶层背景对社会期待的影响等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最后,以对赛事保障期待的联想、金牌期待与体育强国、社会流动中的代际流动和期待差异背后的家庭影响等几点思考,替代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雅典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失利成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中国男子体操队更好地备战2008奥运会比赛,运用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客观地对中国男子体操队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表现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中国男子体操队实力仍处于世界第一集团水平,鞍马、跳马和双杠具有夺冠实力.导致比赛成绩与预期目标有差距的主要原因有:队员心理压力大、失误多、全队缺乏全能型运动员以及伤病影响等.提出备战2008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应树立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选好参赛选手、科学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和参加重大赛事、构建和完善训练的辅助系统、增强训练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雅典奥运会获得了金牌32枚,第一次位居金牌榜第二位,成功跻身金牌榜"第一集团".射击、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举重、体操、柔道仍是我国的优势强项,但在基础项目田径、游泳、水上这三类金牌大项上的实力还比较弱.我国运动员在2005、2006、2007赛季中又有了新的进步.展望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具有稳步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论雅典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雅典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教育进行了全面评述,认为这届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教育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具有明确的人文取向、鲜明的希腊特色、兼容开放、重视残奥运会的教育作用,以及其教育实施组织有效等.进而分析了雅典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出版物的主要特色.雅典奥运会的这些做法改变了过去奥林匹克教育一般化的状况,提高了教育的实际效果.雅典奥运会在奥林匹克教育中取得的经验值得北京学习和借鉴,以深化我们对奥林匹克教育的认识,改善奥林匹克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本研究对历届奥运会中涉及"东道主效应"及其延续性的东道主代表队的金牌和奖牌数量进行统计,同时对英国代表队第29-31届奥运会奖牌项目进行统计整理.结果表明,奥运会"东道主效应"具有延续到下一届的特征;英国代表队在第31届奥运会上充分诠释了东道主效应的延续性特征,具体表现在:(1)相对于第29届奥运会,英国代表队在第31届奥运会中的金牌、银牌、铜牌和奖牌总数增长率在13.3%-76.9%之间,各类奖牌持有率系数均大于1;(2)相对于第30届奥运会,英国代表队在第31届奥运会的14个大项奖牌项目中,各大项中金牌和奖牌的保持率均值分别为86.7%和74.2%;(3)英国代表队在第31届奥运会中呈现24个"超量延续"奖牌项目,占据奖牌总数的35.8%.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奥运会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综合现状,备战2008面临的基本形势,2008奥运参赛目标以及参赛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1)遵循竞技体育训练、参赛、组织和管理等的规律和特点,在继承和发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巩固我国竞技体育国际地位并在2008奥运上实现新跨越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要求.2)备战奥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种要素和矛盾错综复杂、交织连接,只有抓住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制度优势才能圆满完成2008奥运的各项参赛目标和任务.3)围绕"挖掘和拓展优势项目,形成奥运优势项目集团优势;发展和突破潜优势项目,形成新的金牌增长点"的备战思路,把握竞技体育的竞争实质,系统整合优势项目资源,挖掘优势项目潜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拓展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群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广泛收集史料的基础上,追溯了蹦床运动的起源,比赛项目的设置以及世界蹦床运动的发展现状,特别是我国女子网上单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铜牌后,蹦床项目如何整体快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以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实现金牌突破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多家媒体联合报道奥运赛况的报道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会可以说是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竞技场,它将世界上不同种族、肤色、国籍、宗教信仰的参赛者融合在一起,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冲刺。而竞技场上的拼搏也吸引了众多奥运报道媒体之间的竞争,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央视电视媒体独家拥有奥运会报道权的情况下,各省级电视媒体另辟蹊径,采用联合报道的新模式,成功地为观众奉上了另一种口味的奥运大餐。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参加第28届奥运会各国体育代表团所获奖牌的结构数量、项目分布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期对下一轮次奥运周期目标定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仍位于第一集团的美国、俄罗斯之后,处于第二集团,排在第三位;基础项目实力薄弱的总体状况,未发生根本改观;部分优势项目金牌饱和度较高,夺金增长空间不大;部分世界级优势项目的实力表现与落后或潜优势项目的高水平发挥造就了我国高水准的金牌转化率;我国奥运竞技史上的“阴盛阳衰”现象仍然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亚运金牌优势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亚运金牌优势项目的发展走向,分析了影响我国亚运金牌优势地位的影响因素。认为:田径和游泳项目是我国夺取亚运金牌的重要支柱。我国对非奥运项目的发展和管理意识存在较严重的忽视和淡化。我国的经济基础、体育体制、奥运争光计划、金牌大项、传统优势项目和非奥运项目的推广都是影响亚运金牌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建议:结合奥运夺冠计划,以年轻选手为核心,制定详细的亚运会夺冠计划。大力发展田径、游泳这两个基础项目,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发展格斗类同场对抗项目。充分重视我国非奥运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非奥运项目发展战略应该选择上下协同发展的道路。撤出一部分项目的竞争,为亚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弱势国家留出奖牌余地,而在参与的项目上则要尊重对手,保证发挥出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16.
奥运物流给广州亚运物流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办广州亚运会将带来爆发性激增的大量物流服务需求,高效率的物流服务系统是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的必要保证。结合近年来在亚特兰大、悉尼、雅典举行的3届奥运会中物流服务的经验,对广州亚运物流服务的交通管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为树立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物流服务品牌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分析2016年里约奥运周期的世界竞技格局,梳理中国代表团的奥运参赛形势,提出临赛的备战策略。研究发现,里约奥运会的竞技格局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美国、中国、俄罗斯处于“第一集团”,英国和日本竞争“第二集团”的领先地位。中国代表团将保持与伦敦奥运会基本相当的成绩水平,预计金牌数在32-35枚之间。我们要进一步做好项目调研与信息情报工作,在最后阶段争取获得更多参赛名额;切实规划最后阶段的训练,减少伤病影响;制定合理的参赛方案,提高参赛致胜水平;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做好运动队的选拔工作,把里约制胜与东京制胜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两个奥运备战工作的协调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