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特点,对98名运动员大学生及128名非运动员大学生(新闻专业学生),以心理量表为工具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表现出较多的心理症状;诸多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有关;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亚健康"类型与体育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南省四所高校2186名大学生的“亚健康”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初步提出大学生亚健康的类型及等级,并提出了相应体育疗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某综合性大学的303名体质弱势学生(其中男生162名,女生141名,平均年龄为19.9岁)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运动量及其情绪状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前中后3阶段人数比例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特征;在体育锻炼运动量选择上以参加"小运动量"为主;不同体质类型大学生在参加不同锻炼阶段、不同运动量的人数比例存在很大差异。2)偶尔参加或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体质残障型、肥胖型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缓解体质瘦弱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偶尔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缓解肥胖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3)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体质瘦弱型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缓解其消极情绪体验;小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缓解肥胖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兰州某大学的300名学生为被试,研究了汉族、维吾尔族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在依恋方面,维吾尔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依恋;现在正在恋爱的大学生比没有恋爱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安全型依恋;(2)在孤独感得分方面,人口学变量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孤独感之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毛新华等人编制的"社会技能量表"为测量工具,对重庆市520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测试,检验结果显示,"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根据该量表的初步检验结果,对其进行修订与完善,得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该量表包含4个维度:社交性、关系主义、对方面子和利他行为,共计28个条目。再以重庆市680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为重测对象,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各分量表及总量表的系数均较高,结构模型各项拟合指数也满足统计学要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1),说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最后,以此量表为施测工具,在全国1035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进行实际应用。结果发现: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和结构效度,可用于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技能进行监测与评价,为进一步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采用父亲在位中文简式版量表(FPQ-R-B)、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尊量表(SES)对陕西省某所省属普通地方高校5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性别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自尊在不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存在两两相关关系;自尊在大学生父亲在位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37.11%.结果表明:大学生父亲在位会通过其自尊影响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以男生21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实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太极拳教学后,男女大学生在有关"平衡"和"身心合一"两类健康保健意识的比较,发现男女生在这两方面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异同,对此作深入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分析研究2000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调研统计资料和西安交通大学13 055名大学生的体育合格标准数据,证实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在身体成长期的20岁左右出现下降趋势,"20岁现象"是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一种早衰现象;发现随时代推移,大学生的身高和身体机能逐年提高,但身体素质水平逐年降低,身体能力和身体条件的反向变化表明当前体育教育的效益正在下降.学校体育还需要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可持续发展方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优秀运动员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速测定正常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在运动员选材、安排训练计划、预防运动损伤与康复中使用BIODEX多关节测力及康复系统测定结果提供参考数据,测定了200名男、女运动员及20名男、女大学生的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其中共采用了最大力矩等8项指标,为其中6项制定了运动员"评价表格".研究中发现,过去有大腿肌肉拉伤和膝关节损伤史的运动员,并不存在长期性肌力不平衡;股四头肌最大发力角度不同于曲绵域等人过去的报导.提出了某些专项运动员在肌力方面的特点及弱点,可供教练员、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从总体上把握当前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具体情况,本研究运用自制问卷调查了1000名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并运用16PF人格特质测量问卷进行了人格特质测量,对使用网络频度不同的学生进行了人格特质的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总体状况良好,处于可控制范围内;大学生的网络心态较为平和,对网络的适应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仍需引导和教育;上网频次对大学生人格特质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本次调查发现的网络德育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教师主导行为对普通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学生在校行为问卷"和"教师主导行为问卷",对部分高校的8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高校体育教师不同教学主导行为下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其感知到的教师民主行为是正相关,而与权威主导行为是负相关;不同年级大学生之间的心理适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女大学生之间的心理适应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更多地感知到了教师的权威主导行为和放任行为,女生则更多地感知到了教师的民主行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生运动猝死调查及教学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对我国大学生运动猝死进行回顾式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2例案例中,心源性猝死占9成,脑源性猝死仅占1成,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心肌梗塞是引起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运动负荷、超量运动、心理应激是影响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严格体检制度、提高学生自我监督能力等6条对策,预防或减少大学生运动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将偶尔参加体育锻炼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x2检验.经调查,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躯体类、情绪类、人际交往类以及神经症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远远多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鉴于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效能性,有必要组织大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性教育经历了从无指导的性教育到有指导的性教育历程,其历程表明了对青少年实施爱情教育不但必要,而且要实施正确全面的深入到他们心理、道德和行为等方面的爱情教育,而不只是肤浅的性教育。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也很突出,很有必要对他们加强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东北地区高师学生健康素质水平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女生的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社会支持等五项维度分高于男生;而身体活动功能、维度分则低于男生.2)独生子女健康素质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3)城市学生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社会支持二项维度分高于乡村学生,而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二项维度分则低于乡村学生.表明:1)生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中限;2)心理健康处于及格水平中限;3)社会健康处于中等水平上限.健康素质总处于中等水平下限.其目的是对高师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改进和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东  刘飞 《职大学报》2014,(2):104-107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而贫困大学生这一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更不容乐观。本文从多角度入手,对高校贫困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高度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的心态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重点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大学生同龄组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体育人口生命质量相关因素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学生体育人口生命质量的特点和规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有关量表,自制符合大学生的生命质量问卷,对1260名大学生体育人口进行生命质量的无记名问卷调查.通过男女大学生体育人口的生命质量比较得出:1)男生在心理维度和社会纬度和环境纬度以及综合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女大学生体育人口对自己外形满意度较低;2)男性大学生体育人口的性问题满意度较低;4)男性大学体育人口在心理维度的生活乐趣方面满意度较低.结论:应针对男女大学生体育人口的生命质量存在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较多地注重了政治、思想、品德等教育,却很少有人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体院学生存在的心理不健康因素,为体育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