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功能,它的重要性是直接对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产生影响,对整体提高大学生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应以发展校园体育意识文化为先导,加快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以发展高水平运动队为突破点,创造出一种和谐、人文的校园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2.
试论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掀开中国体育事业的崭新一页,同时对中国的校园体育文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及辨析,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及精神层面剖析了校园体育文化内涵,论述了北京奥运对校园体育文化的3个层面建设的产生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建设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议:重视校园组织系统的建设,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意识建设,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3.
在界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华中地区湖北、湖南、河南3省的30所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从校园体育文化创造的主体以及作为校园体育文化重要载体的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从教育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多维角度对制约华中地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相关性因素进行探讨,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更具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因高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得更为完善,主要表现在高校体育特色项目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之间互融互通、相互促进的和谐互动关系.在实践过程中,重视对活动主体——学生的关注;加大对特色体育项目硬件设施的投入,构建两者互动的桥梁;营造特色体育项目的活动氛围,构建互动的环境;多维度打造两者和谐共建的途径,实现高校体育特色项目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共建.  相似文献   

5.
文陵桃 《精武》2012,(1):62-63
体育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育、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独立院校作为20世纪末出现的新生事物,其体育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目标的长期实现以及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校园运动口号的形成、高水平运动队的组建、体育设施的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等是促进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闫升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2):226-228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功能,它的重要性是直接对学生体育行为意识产生影响,对整体提高学生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应以发展校园体育意识文化为先导,加快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以发展高水平运动队为突破点,创造出一种和谐、人文的校园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7.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明了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意识几个概念及相互关系,论述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几个途径,即课堂体育、课外体育及文化体育节的教育功能。开展丰定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得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浅谈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探讨了校园体育文化和如何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问题。作者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要立足于学校传统的体育文化,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同时,要注重学校的体育制度建设和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使校园体育文化渗入学生生活和学习领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构成要素,衡量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发展水平,进而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高校体育俱乐部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论高职校园体育文化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对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和高技能人才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论述了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等主要途径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促进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许浩 《体育世界》2007,(8):51-52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等。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其实就是社会、学校与个体的互动过程。校园体育文化在大学生体质、心理、个性、体育价值观、社会交往和社会角色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静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482-483
时尚健身操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能够达到陶冶情操,娱乐健身的目的。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同时对促进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时尚健身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当代校园体育文化在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教育方向的同时,既要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又要引进国际先进的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在此宗旨指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而班级足球联赛的开展,是以班级为单位,不仅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还能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  相似文献   

14.
校园体育文化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文化既是学校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浓郁的校园亚文化色彩。在高等院校中,只有以体育教学为主,以课外体育活动为依托,多方协调配合,全员积极参与,才能营造出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啦啦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的新兴运动项目。对于高校学生具有很广泛的价值,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同时对促进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啦啦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体育文化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本文通过对文化、体育文化的理解,对普通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涵及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表明体育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方法,把体育文化教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相结合,并在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行体育文化教育,真正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服务。  相似文献   

17.
街舞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丰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街舞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两者的功能出发,认为街舞运动作为一种新的校园体育文化形式,不仅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活跃校园气氛,而且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对促进整个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万玉玲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564-565,556
从健美操与校园体育文化两者的功能出发,认为健美操作为一种校园体育文化形式,不仅增强学生身体健康,活跃校园气氛,而且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对促进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法,对中美基础教育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政策文件、组织管理、场地设施、运动时间及实施效果进行梳理、分析和比较,从中得出以下启示:要坚持课外体育活动健身育人的价值;学校体育政策要向课外体育活动倾斜,并注重政策的落实;构建课外体育活动的三级体系,促进家校社三方联动;加快社区体育建设,引导体育消费升级;布置体育作业,保证课外运动时间;立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课外体育活动中受益。以邻为镜比较优劣得失,但不能生搬硬套,要从传统体育文化中吸收养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我国课外体育活动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课外体育改革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终身教育”的历史由来和实质出发 ,结合南京师范大学实施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经验 ,论述了高校课外体育改革对“终身体育”的影响。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校园俱乐部的合理运作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