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力量之源     
不少人的正手击球虽然能够完全按照技术要求完成:侧身、转体、挥臂击球,击球点也很准确,可击出的球却总是没有想像的那么有力。那么,怎样才能击出有力量的球呢?这里告诉你几点秘诀。  相似文献   

2.
《网球天地》2008,(8):88-89
那么,从自己击出球开始,到球飞到对方场地的这1秒钟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你是不是盯着自己击出的球一直到对方的场地?是不是很在意球到底落在了哪里?是不是有时会发出"糟糕"的惊叹?注意了,所有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球一旦被击出,击球者对其飞行轨迹和方向完全可以做出预测。只要没有极端的强风,击球者不可能不知道球的落点。同时,球的特性从其被击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定型,而不需要我们击球之后再去思考。因此,击球后仍一味关注着球的去向,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损  相似文献   

3.
我们总是感觉职业选手的击球好像没用很大的力量,球却又快又重地呼啸而出。即便是非常被动地击球,挥拍速度也风驰电掣。这是怎么回事呢?而我们打不出这样的击球,除了力量层面的差距,还犯了什么错误呢?  相似文献   

4.
唐建军 《网球天地》2012,(4):114-115
怪“弧线”——网球为何如此飞行 上旋击球追求的就是一条合理的弧线。目的很简单:在较大的击球力量下(不过于依赖重力作用),使球既不出界也不下网。为什么能够做到这点呢?  相似文献   

5.
《网球》2006,(5)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手会比反手击球具有更大的力量和更好的控制性,假如你也是其中一位,那么用正手去争取制胜球显然比反手更明智。当然,你也不能为了打出制胜球而不计代价,以大量失误去换取。所以,要想打好正手制胜球,你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大力击球的同时才能保证高的成功率。实际上,打正手制胜球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手回到你正手位的球本来就具有非常大的力量。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快速的脚下移动,更早的引拍准备,击球尽可能靠前,主要靠借助来球的力量,对准对手的空档快速、稳定的一挡,十有八九就是一记制胜球。相对而言,击球时机是打好这类制胜球最关键的因素。另一种,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正手制胜球方式:遇到对手较浅且绵软的回球,你调整步法,集中所有力量,一击制胜!下面我分三步介绍这种击球技术的要领。  相似文献   

6.
你是否认为在网球比赛中,不能打出大量的得分球,就无法取胜?当自己击球失误时,你有没有过分责备自己?本期我们从各种角度来分析击球得分与失误,从中了解一些比赛胜负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九阳真经     
《网球》2008,(9):127-127
低视来球我们总是听说这样的理论——在你进行底线击球时,需要弯曲你的双膝而不是弯曲你的上半身。是的,毫无疑问这是对的,学会弯腿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弯腰的效果。但要真正掌握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球向你飞过来的时候,试着去盯住球的下半部。当你在努力尝试这样做的过程中,会发现你已经很自然的弯曲双膝降低了身体的重心。同时你也会发觉你已经将球看得非常清晰。而且,如果你的的球拍也是最先接触球的下半部,会给球增加很多上旋。这个小窍门会让你为击球竖立良好的发射装置,并且很好地运用了你的自重,因此,你的击球也同时获得了一些力量。记住,盯球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8.
有问必答     
《网球天地》2013,(1):131-131
巩斌:你还没有找到旋转与向前击打力度的最佳结合。旋转过多、没有推送,也容易导致球出界,这就要求你出手时要有意识地通过收拍来控制球不出界。你可以在离网很近的地方进行正手击球,刚开始时会很难,不是下网,就是出界。如果你能够做到在最高点击球,能够收住球,你就可以让球既不下网,也不出界了。  相似文献   

9.
《网球》2006,(4)
解决之道:当你由低到高的挥拍时,你用球拍上方的拍框(而不是球线)去击球。也许一开始你会感到困难,但是这种夸张的做法,更容易让你体会到垂直向上刷球的感觉。接着,你再试着用领先的球拍上部边缘球线去击球,记得,这次是用球线击球。这时,你的击球就会充满旋转。如此练习多次,把注意力放在旋转上,而不是击球的落点上。即使是职业球星也可能使用这样的上旋挥拍方式,比如:纳达尔,在防守时,常常由于击球点靠后的缘故,他的正手大上旋随挥能将球拍甩到自己的脑后。  相似文献   

10.
球博士     
《乒乓世界》2003,(11):U026-U027
为什么球总是打到拍沿上? 球打到拍沿上和球打到手指上的情况有点类似,一是可能对方打过来的球略带侧旋,而你没有及时对上点;二是没有对上对方来球的节奏。在训练和比赛中,偶尔有一两个球打到拍沿上在所难免,但是如果经常在击球时打到  相似文献   

11.
网球选手应该发展大块肌肉吗?这个问题有两面性。更多的肌肉可以增加你击球和发球的力量,但是也可能影响击球时机。如果能在上升点击球,或者在球被抛到最高点时发球,你就能更多利用到网球本身的能量,而不需要自己发力。  相似文献   

12.
加大击球力量生物力学原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所谓击球力量是指人体通过球拍作用于球体的力。它是通过球飞行速度V=s/t表现出来的。所谓飞行速度,本文系指从击球点到落对方球台点之间这段时间内球飞行速度。乒乓球比赛中的双方运动员都希望自己击球力量大,球飞行速度快或旋转强。以达到压制对方或直接得分的目的。怎样增大击球力量呢?本文试图从生物力学原理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一、击球力量与球飞行速度的关系球的飞行速度主要是由击球力量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专家邮箱     
《网球》2006,(6)
我的截击总是缺乏力量,经常还会发飘,有朋友提醒我:截击时要上步。可是,我上步了,截出的球还是经常发飘,一点速度也没有。请问,我到底该怎样调整才能打出有力的截击呢? (赵源伟/北京)王越:打好截击,关键在于击球的一刹那球拍接触球的角度是否合理。如果球拍关闭太多,就容易下网;如果打开太多,就容易出现您所说的击球无力的情况。要把握适合的球拍角度.您要有正确的握拍以及合理的击球点。对于截击,我建议您采用大陆式握拍。而击球点稍稍靠后一点会更容易借助到对方来球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专家信箱     
正、反手击球纠错我的正手采用西方式握拍、开放式站位,在击打直线球时,我让击球点靠近身体,手腕后撇,单靠手腕上的力量内扣向上提拉,这样的结果不是球高了,就是下网,请问如何改进?答:你的正手采用西方式和开放式站位都是很符合当舍技术潮流的,不应有什么问题的,但网球的技巧性很强,即使握拍和步洁正确,在其他动作上不台理也会出问题,现就你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蕾洁,供你参考。正手打直线球不能让击球点太近,无论是开放式或关闭式步洁,击球点太近使手臂无洁舒展流畅地挥拍击球,只能屈臂、手腕后撇击球,单靠手腕的力量内扣…  相似文献   

15.
对于掌握了技术要领的人来说,正手击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击球方式。但如果不得要领,一旦失去感觉,很容易立即"中毒",陷入被动局面。随着打球经验的累积,力量的增强、技术的精进,你或许也能回击一些刁钻的球了。但回击这种球时,若动作不规范,容易造成挥拍不稳定,特别是正手,如果手臂乱做动作,将很容易失去挥拍节奏。另外,由于正手击球便于发力,很多球友常会有力就发,甚至只用手部力量击球。这些正手问题看似容易改正,实则有相当的难度。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要领,不妨温习基础技术,为你的正手"解毒"。  相似文献   

16.
对于那些网前技术不好的底线型选手来说,凌空抽击技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1 正手凌空抽击球其实就是一记正手击球——只是减少了来球落地的环节。它的蓄力与挥拍动作都与正手击球相同。凌空抽击对那些烦恼于切换正手握拍和截击握拍的强力底线型选手来说是极好的选项。第一步:尽早做出决定。你需要能够立刻看出缓慢的来球是否适合进行凌空抽击,然后迅速做好准备。采用开放式站位,双肩充分旋转并且保持水平,非持拍手指向来球,良好的预备姿势和身体平衡是凌空抽击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进入击球区     
你是否能够流畅地击球?击球是否有威力?失误是否较少?如果回答均为否的话,你一定要好好找找原因。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1)球拍当你被对手来回调动,被迫出现像克里斯特尔斯这样勉强能碰到球的情况时,就不得不采用切削球进行回击。这是你此时能够获得控制与力量的唯一击球方式。克里斯特尔斯使用大陆式握拍方法,在拍头高于球的高度开始挥拍。  相似文献   

19.
十二、力量 (一)问:何谓击球力量? 答:在力学中,一物体对另一物 体的作用叫做力。用公式来表示:力 =质量×加速度(F=Ma)。 击球力量就是指球拍对球的作 用力。 在乒乓球运动中,由于球的重 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击球力量的 大小主要是由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决定的。挥拍的加速度越大,击球的 力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1 什么是“飘球”? 所谓“飘球”,是指在比赛中未能准确击球,球打在了拍面的前部且没有击中球的正面,此时球向前飞行会产生晃动,而且落地反弹很不规则,这种球是令接球的人感到别扭的一种击球。虽然这种球常常是比赛中的“意外”击球,但因为这种球有特殊的效果,有些职业高手在比赛中就故意打这种球。当对手采用发球上网战术的时候,一旦遇到球发到外角的情况,他们便可能使用这种击球方法,利用拍面的前端击球,以削减球速,并将球打到对方的脚下。此外,当对方发动猛烈攻击时,为了赢取时间有时也采用这种打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