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2.
因字施教培养能力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看课题,想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生:写景。师:写的是哪里?那里怎么样啊?生:写的是小兴安岭,那里很美丽。师:想不想知道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是什么样的?下面请大家听老...  相似文献   

3.
师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师 :从课题看 ,你能知道些什么呢?生 :这是一篇游记 ,我从“记”字看出来的。生 :我知道双龙洞在金华 ,属于浙江省。师 :看了课题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为什么叫“双龙” ,那里真有龙吗?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多大。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哪些地方值得游览。师 :看来 ,同学们的兴致一点儿也不亚于作者叶圣陶爷爷。这节课 ,我们就陪叶老一起游洞 ,大家愿意吗?生(齐) :愿意。师 :请打开书。快速读课文 ,看看作者从哪儿出发?经过哪儿 ,…  相似文献   

4.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新的数,你们想知道吗?生:想知道。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把三个盘子摆在全体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根据“飞翔的精灵”这个课题请大家猜测一下,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 生:研究鸟。 生:研究飞的动物。  相似文献   

6.
魔术导入激趣激疑 创设情境自行探索(教例)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六册《磁铁的性质》师 :首先请大家看一个魔术 ,老师把这块东西放进这根玻璃管中 ,大家猜猜看 :会发生什么现象?生 :东西落在管子底部。师 :结果是这样吗?请大家睁大眼睛看。(师把一块物体放进去 ,只见物体悬空而起。)(生惊奇地发出“啊”的声音。)师 :是不是被卡住了?请大家仔细看。(师抖动试管。)瞧 ,这一物体在管中“跳舞”呢!(生更加惊奇。)师 :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 :老师 ,这块东西为什么不会落下去?生 :放进去的是一块什么东西?生 :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  相似文献   

7.
一、复习导入 师: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想看吗?请大家看屏幕,(电脑演示)这四个小动物在进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请往下看,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请你猜一下,最后谁能得第一?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你为什么不猜它得第一呢?(因为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 师: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国的认识”。 [评: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师: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背一首诗:《静夜思》。(生背) 师:学习古诗不是简单地背诵,我们要从古诗当中接触一种文化,感受一种情怀。比如《静夜思》,为什么李白看见圆月,就想起了家乡呢? 生:因为圆月代表团圆。  相似文献   

9.
片断实录师:(出示套圈游戏所需的器具)老师手里的这些器具可以干什么?生:可以做套圈游戏。师:想不想做套圈游戏?生:想———师:请大家听清楚比赛规则。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个小朋友,要求人人参加,最后看哪个组套进的圈最多。(学生在愉快的乐曲声中进行比...  相似文献   

10.
一、揭示课题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准备与同学们一起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出示课题:百分数的综合应用)二、基本练习师:老师想向大家了解一些情况,你们愿意提供吗?生:愿意。师:你的身高是多少厘米?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生分别回答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师:你知道自己体内大约有多少千克的血液在流动吗?(生茫然并窃窃私语。)师:你们称过吗?生:没有。师:能称吗?生:不能。师:是呀。称体内的血液这不要了大家的命了。(众人笑。)所以老师去查了一些资料,找到了一个科学研究的结果。(课件出示:人体中血…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知道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和这些奇石的样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14,黄山奇石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 生1:我觉得黄山石很奇特。 生2:我觉得黄山石有趣极了。 生3:我觉得黄山石很特别。 [评:引导学生说出对黄山石的总体印象,既可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又为下一步从整体上提出中心问题做了铺垫。] 师:大家说得真好,老师用“奇特、有趣极了”来概括大家的发言,你们看怎么样? 生:行。 [评:教师以商量的口气小结,体现了…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新课1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儿歌吗?(喜欢)(听录音 ,读儿歌。)请大家仔细听 ,认真记 ,看这首儿歌讲了哪几种小动物?(生按顺序回答)贴图片 :(让学生把动物图片贴在指定的方框里)猴图兔图松鼠公鸡鸭图孔雀2 师 :刚才 ,大家听到这首儿歌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九课。(板书课题 :比尾巴)(生齐读)3 过渡 :看到课题“比尾巴” ,你想课文里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谁和谁比尾巴?他们为什么要比尾巴?比的结果怎样呢?)师 :学了课文大家就会明白了。二、教学新课(一)学习第一、二节1 课件出示第一节文字。(1)师朗读第一…  相似文献   

13.
一、交流信息,引入新课师:通过背一背、抱一抱等形式我们感受到每个同学都有一定的重量,只不过有的重一些,有的轻一些。课前老师请同学们了解一些物品的重量,哪位同学把你了解到的情况介绍一下?生:我的体重是28千克。生: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吨。师:你是怎样知道大象体重的?生:我是从网上查到的。生:我这袋旺仔QQ糖的重量是50克。师:能说一下你是怎么知道的吗?生:这个包装袋上标的是50克。师:噢。在这儿王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包装袋上标的50克是指QQ糖本身的重量,并不包括外面包装袋的重量。不过包装袋的重量非常轻…  相似文献   

14.
一、揭题定标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循环小数”(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 ,大家认为我们要研究哪些内容呢?谁乐意说说……生甲 :我想研究循环小数的意义是什么。生乙 :我们要了解循环小数是怎样的数。生丙 :什么是循环小数。师 :大家说的都很正确 ,我同意你们的看法。综合同学们的意见 ,我觉得这节课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循环小数的意义。(板书 :意义)二、猜想师 :既然明确了学习目标 ,首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循环小数应是怎样的一个数呢?(思考片刻 ,学生们纷纷举手)生A :我想循环小数一定是个小数。师 :唉!可能是。生B :我…  相似文献   

15.
<正>一、预习交流,借助关键词梳理情节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一起读———(生齐读课题:方帽子店)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完成了一份预习单。我和课代表一起对预习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下面有请李颜希同学给大家做整班预习情况汇报。生: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课前预习汇报人李颜希。下面由我来汇报第26课《方帽子店》的预习报告。请看大屏幕。(出示)  相似文献   

16.
一、检查预习,指导写字师:同学们,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理想吗?师:这节课,周老师要送给大家一把神奇的钥匙,它可以帮助你们打开理想之门。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2课,去寻找这把钥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文中有10个生字,其中6个一类字要求大家会写。请翻开书,看看这6个生字所组成的词语中,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词报给大家听写,你会选择哪个词语?(指名报词)【点评:教者把听写词语的选择权交还给了学生,  相似文献   

17.
[课前交流] 师:你们班谁最会画画? 生:×××。 师:会简笔画吗? 生:没问题。 师:请你在黑板上按老师的要求来画山,有困难吗?.  相似文献   

18.
师:小朋友们请看,老师这儿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圆纸片,我呀,只要剪一剪,贴一贴,就能用它们拼成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你们想拼吗 ?  生: (齐 )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以《我会拼图》为内容,上一节口语交际课。 (板贴课题 )  师:老师用这些小圆片拼成了什么呢 ?请小朋友看幕布。 (投影,出现熊猫、金鱼等 4幅图案。 )  师: (手指熊猫图案 )请问小朋友,我拼的这幅图是什么 ?  生:老师拼的这幅图是一只可爱的小熊猫。   师:我拼的这只可爱的小熊猫都用了哪几种颜色 ?  生:老师用了黑色、白色和红色三种颜色。  …  相似文献   

19.
师:《月光曲》是一首世界名曲,大家想不想听?生:(齐)想。师:《月光曲》又叫《月光奏鸣曲》,它有三个章节,要完整地听下来需要很长时间。老师剪辑了一部分让大家欣赏一下。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  相似文献   

20.
片段一:“初读感知”(课前师生同听一曲《我的中国心》)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不忘祖国的感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每当读到它,我就仿佛回到发生这件事情的年代,内心无比激动。我想这篇文章也一定会打动同学们。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边听老师朗读课文,一边思考预习提示提出的要求。师:谁来回答,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师:课文还有一个短句,也是讲故事发生的时间。生:台湾“光复”不久。师:大家请看,(出示中国地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末年被剖让给了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被中国收复,也就是课文中讲的“光复”。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