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作文的过程就是对生活审美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用审美的眼光打量生活,学会用敏感的眼去发现美,用敏慧的心去领悟美,用敏健的笔去表现美,那么学生作文就不会脱离生活,学生也就形成了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赵兰华 《现代语文》2014,(10):148-149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是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悟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会观察,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学会观察,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作文欣赏课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一起用充满赞赏的眼光去读每一篇习作,用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它是作文训练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教会学生发现美,更教会学生创造美。现代网络媒体能以其形象生动的多样化呈现方式,让学生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感知作文  相似文献   

4.
一、倡导快乐作文,沟通作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拓宽作文视野,提高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贴近生活是一回事,指导他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又是一回事。要真正解决作文内容贫乏问题,要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会并提高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的能力。其间先要想方设法去改变学生在体验生活时感知钝化的状态。要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接受客观世界的感激,在感悟中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为此,要指导学生运用自省自知和同感推知的方法,学会体验,进入“神与物游…  相似文献   

5.
周少军 《学语文》2006,(6):49-49
作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审美创造训练。学生用书面语言描述大自然和社会人生之美,表达美好的思想和健康的感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作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和学生作文的合作过程.是一个教、学、做的统一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渐进过程。是一个真、善、美的完善过程。所谓创美能力。是指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和美化自身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创美能力。我注意引导学生用独到的眼光发现美,诱导学生用独特的思维创造美.指导学生用精确的语言表达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里仅就第一方面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6.
小学作文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学会表现生活美,要表现生活美,首先就要让学说学会感受生活美,发现生活美,热爱生活美。为此小学作文指导应加强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在作文指导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作文指导更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在作文中更好地表现生活,写出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培养语文能力成为该学科的核心任务。转变思想 ,打破两个“分离”,形成综合发展观念 ,为作文教学奠定基础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 ,在感悟中去发现美 ,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 ,让个性回归作文 ,让成功回归学生 ,才能迈向一个新的作文天地  相似文献   

8.
美,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向往的。无论是天空的白云,还是地上的绿草,无论是高耸的山峰还是流淌的小溪,都可以用美的眼光来欣赏和赞美。那么,作为一名从事特殊教育的美术老师,更应引导聋生用美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增强聋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一、善于鼓励,培养学习自信心如果你生活在批评中,你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你生活在恐惧中,你就学会了忧郁;如果你生活在讽刺中,你就学会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作文教学倡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捕捉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体验生活,发现其中的美,倡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写作。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学会选材,掌握写作方法,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0.
樊里香 《考试周刊》2014,(11):166-166
美术欣赏课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识美、感受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及课后持续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感知、欣赏身边的美,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评述美。文章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中学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指导他们修改作文,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刊发现作文栏目持续发表优秀习作,受到广大读者喜爱。为了激励小学生动手动脑,丰富体验,学会发现,特举办本次征文大赛,欢迎各校组织学生积极参赛。一、征文主题提倡用发现的眼光写作文,以发现家乡为主题,可从下面内容来写:发现家乡的美——自然美、人情美、建筑美、物产美、民俗  相似文献   

13.
一、小学美术作文研究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因此,改革作文教学势在必行,只有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近社会,丰富他们的生活,增长他们的见识,解放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把感受与体验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14.
一、小学美术作文研究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因此,改革作文教学势在必行,只有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近社会,丰富他们的生活,增长他们的见识,解放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把感受与体验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从感官方面、空间方位、动态变化、内心体验和对象分类等方面去观察事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培养观察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审美体验是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的一种自觉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品质较高的意识活动。教育理应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物理科学之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美的形态,它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有着密切联系,更多的是一种深层次的理性审美。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经历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的熏陶,能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学习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审清图意。(重点)2.通过运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学会提炼作文立意。(重点)3.培养学生以全面观察为基础,善于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想象和思考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难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课改理念告诉我们:作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于写作,善于写作。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认为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注重学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前提下,“用赏识的眼光来点评学生的作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由厌烦写作到盼望写作,进而爱上写作。  相似文献   

19.
李悦 《家教世界》2013,(6):41-42
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痛,部分教师也是深感作文教学之难。究其原因,是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太少,导致积累的素材不够。其实,只要学生学会观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思考,作文自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并且能够写出真情实感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再从旁对观察方法加以指导就能够培养出好的观察习惯来。  相似文献   

20.
王丹  武峰 《教书育人》2010,(1):56-57
教师学会“变小孩子”,就是指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即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即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兴趣特点,又要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材,看待所教内容的难易程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