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持不同语言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常常受化干扰,这些干扰往往使人们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产生种种焦虑,甚至导致不愉快的结果。本在了解英汉化背景和语言表达上的语义差异的基础上,引用实例说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义不对应。其中,主要是对比词汇意义的民族性及语法表达手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义、语法上的差异干扰着学生的英语学习,针对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研究在教学中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对比分析概念和发展,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并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对比分析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耀 《考试周刊》2009,(30):33-34
语言中的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部分.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词汇中词的意义也不是静止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活的语言共有的现象。在长期的语义演变过程中,有些词语的语义被泛化,包括语义的扩大、具体语义转化为抽象语义和专有名词的语义泛化。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思维不可分,语言的差异是思维方式差异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二者关系密切,文化差异必然导致文化语义的不同。文章从语义相对论的角度探讨了不同语言之间互译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同时基于语义相对论的适用范围对比了英汉语在词汇、语法和句法现象上的不同之处,最后指出文化语义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认知心理学图词干扰研究范式,用E-Prime心理实验编程软件设计英译汉和汉译英条件下三种水平干扰词(语义相关干扰词vs.语义无关干扰词vs.0干扰词)的图画命名实验。英译汉条件下,命名语言为汉语,干扰词为英语;汉译英条件下,命名语言为英语,干扰词为汉语。结果发现,含有干扰词和图画2个信息维度的图画命名时间均长于不含有任何干扰词的1个信息维度的图画命名时间;被试在尽量忽略干扰词的情形下进行图画命名时,干扰词语义信息仍然被自动激活、提取和加工,反证翻译过程中存在自动加工现象。  相似文献   

6.
博格等人提出的语义最小论最新观点坚持语义同语境完全分离,在捍卫最小语义立场的同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词义的形成和理解以及句子字面意义的理解都不能脱离语境;语境对于语义理解具有极大的主导作用,并且即便句子具有最小语义,但由于年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等语境因素的限制和差异,导致最小语义理解的不同一性;句子字面意义并不是理解说话人意义必须的,不一定具有先在理解性。在实际语言交流中,人的思维和语言同客观世界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人们对意义的理解必然要相对于语境作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歧义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在实际语言的运用过程中,由于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理解所产生的歧义现象),可以加深人们对语言内在的运行规律的认识,从而帮助人们利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产生语义误解的现象。语义误解的出现,源自语言本身固有的模糊性及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共享、注意语境对语义的影响及谨慎用词,可有效避免或减少中西方语义的误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图-词干扰实验和掩蔽启动实验,通过考察不同语义相关性对英语二语词汇理解的影响,研究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语言理解中的词汇选择机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在语言理解中选择有独特的词汇选择机制——竞争干扰模型:竞争产生干扰,同一范畴词竞争产生的干扰效应大于非同一范畴词,同一范畴内不同语义相关程度的词竞争产生的干扰会根据语义相关性不同而变化,不同范畴词之间的相互竞争干扰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语言产生中词汇加工的时间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视觉呈现图形命名的方式研究汉语语言产生中词汇加工的时问进程,结果发现,实验一中,SOA为57ms时,语义干扰词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而语音干扰词则没有效应;实验二中,SOA为157ms时,语义干扰词没有效应,而语音干扰词出现促进效应,这表明汉语语言产生中词汇加工也存在两个独立的加工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眼动方法,运用语义判断任务,探讨图-词干扰范式中干扰词的语义类型和频率在语义一致性判断中的作用。选取总注视时间、凝视点个数,以及区域时间百分比三个眼动指标,研究发现:(1)图-词干扰范式中存在干扰项的频率效应,与低频干扰词相比,高频干扰词使得被试判断的错误率更高,这源于高频干扰词影响被试对干扰词与目标图二者之间语义特征的联想;(2)存在干扰项的语义类型效应,与语义一致的干扰词相比,语义不一致干扰词的注视时间更长,这主要由于两类干扰词的激活速度不同;(3)干扰项的频率和语义类型共同影响了图-词干扰范式中的语义效应;(4)在探讨图-词干扰范式中不可忽略位于图片中央的干扰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语境对语义的作用谈阅读教学广东梁佩坤一、语义、语境及其两者的关系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语音形式所运载的信息内容,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语义包括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或产生的结果)的全部内容。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3.
也是导致学生在理解和表达时犯涉及文化的言语错误的重要原因。本文从英语民族和汉民族时间观念差异的角度,考察交际文化因素对英、汉语言的影响,分析它们所造成的两种语言在词汇,语义和语言形式各层面上的异同点。这样做将有益于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寻求对策帮助学生防止和克服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因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各民族的心理状态的不同,他们在风俗文化、政治制度和生活习惯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加上本身各国语言存在一定的特异性,如:汉英这两种语言在词汇的语义对应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汉英语义的不对称关系可以分为完全对称和部分对称两种,这种不对称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文化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界理论指出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对认识对象加上一个边界,以建立它们的结构完型.界限可以是模糊的、虚拟的、不固定的,它的设置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识解方式.英语中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划分及其在语义和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反映出了语言中的界限设置.  相似文献   

16.
人们通过语言反映着客观世界。同时,语言也是人们认知的反应。对同一客体的描述因话语者不同,其语义或语言形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完全相同的客观事实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概念表述,传递出不同的语义,这是人们主体意识性导致的动态的概念化结果。从语言的概念化与动态性角度出发,探寻日语语义的理解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经常会发生故障,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交际双方不了解不同文化中的语言意义差异而造成的。研究其语义差异,根本原因在于语义交际背后的文化系统存在着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东西方人们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等差异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同时,语言又具有相似性。英汉句子互译的准确性建立在对两种语言语法、语义、句子结构差异的认识基础上。文章简述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及其互译技巧。  相似文献   

19.
汉英两种语言对于动作行为的概念化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语义结构,造成了两种语言在某些重要语法结构方面的差别。汉英语义结构的方向特征差异对于L2英语句法发展有很大影响。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英语某些句法结构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做出不正确的语义方向特征选择,产出不合英语语法的中介语句子。  相似文献   

20.
孙慧 《英语广场》2020,(1):68-69
本文利用文本分析软件Coh-Metrix从指称衔接、连词使用和潜语义方面三个方面分析了密歇根大学高水平学生论文语料库(MICUSP)英语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者学术论文写作的语篇衔接特征。结果发现:第一,在指称衔接运用方面,非本族语学习者和本族语学习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密歇根大学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很高的语言素养,语言水平已接近本族语者;第二,在连词使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非本族者较多地通过使用连词,而在扩展时序连词方面较弱,需要加强语言习得;第三,潜语义方面,本族语学习者倾向于采用语义逻辑实现文章的连贯和衔接,非本族语学者需要更多语言积累和强化潜语义方面语言衔接手段的使用,使撰写的学术论文更具衔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