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3089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运用SCL~90对3089名新生进行团体施测。新生的各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女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5项因子分以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而敌对因子分则明显低于男生;文科新生的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分显著低于理科新生,而恐怖因子分则显著高于理科新生。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16名中师国家计划与地方计划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发现,中师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地方计划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方面高于国家计划学生;女生在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男生在偏执、敌对上分别存在突出问题,加强中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与管理。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理学院在校的177名学历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整理后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为: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躯体化〉恐怖〉其他〉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留学生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等4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常模,焦虑因子得分与常模相仿,其他5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常模。与常模比较,留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7个因子上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强迫症状-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两个因子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性别差异和院系差异。结论: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留学生教育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郑州市一所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共500人施测。结果显示:高一新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占21.4%,从单个因子来看,严重程度由高到低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除“躯体化”、“恐怖”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并且差异特别显著。男女生、城乡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某些因子上也有显著差异。这说明高一新生处于角色转换和适应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和消除不良心理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25名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进行S C L-90测试,发现有16.6%的大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女生的恐怖因子均分显著高于男生.因此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采用SCL-90量表对郑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00级584名成教生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结果发现农村成教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城镇成教学生,且在强迫、敌对、恐怖、焦虑、人际关系及精神病几个因子中均显高于城镇学生,与成人常模比、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因子均显高于成人。这说明农村成教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问题。影响因素主要有贫困,焦虑、环境变化、专业及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SCL-90量表对308名民办中学高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民办中学高二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症状上均表现出心理问题,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最为严重。女生的抑郁和恐惧的反应程度显著高于男生;文科生的抑郁和敌对的反应程度高于理科生;而在城乡、独生子与非独生子上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提高心理素质,科学备考,采用SCL-90量表、开放性陈述问卷对广西桂林市某校692名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在总平均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10因子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对、焦虑、其他、精神病性、恐怖、躯体化。(2)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恐怖、躯体化、抑郁、焦虑7个因子中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女生在强迫症状、其他、精神病性3因子上不存在差异。学业烦恼和焦虑、人际关系、情绪、情感是目前高三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扰。本研究对科学指导高三学生备考,发展、培养其健康心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方法:运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采用SCL-90工具对高中新生进行测试。结果:(1)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5.12%,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17.20%)明显高于男生(13.78%),在班级类别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没有差异;(2)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在强迫、焦虑因子差异不显著,其余因子和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高于常模外,其余均低于常模水平;(3)六安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由高到低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敌对症状、抑郁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女生较男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SCL一90抽样测查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各年级及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方法:采用SCL-90对450名财政金融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金融专业大学生SCL-90各项因子均分均高于全国常模,除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余各项均有显性差异(P<O.01);一、二年级大学生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有极显性差异(P<O.01);四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有显性差异(P<O,5),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的差异极显(P<O.01);男女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以及三年级大学生与全国常模无显性差异。结论:金融专业大学生一年级的心理问题较多、较重,四年级介于一、二年级之间,三年级最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取学习障碍初中学生和与其对照的普通初中学生18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表和访谈提纲对初中生进行访谈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习障碍初中生的交友范围整体比普通初中生广,部分同伴来源于网络和社会上的青少年;绝大多数的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社会圈子较小,同伴数量也明显比普通学生少;学习障碍初中生更喜欢找比自己年龄小者作为同伴;学习障碍初中生选择同性同伴的比率高于普通初中生,同伴结构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大中学生对肿瘤早期检查的认知和需求。方法:选取金华市1所中学和1所大学学生共568名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中学生对肿瘤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水平认知程度比大学生的认知程度低,中学生在对肿瘤可防可治和肿瘤早期筛查项目的认识程度低,大学生对肿瘤早期检查的态度比中学生更积极。结论:大中学生对肿瘤早期检查的认知程度较低,有关学校尤其是中学应重视开展肿瘤早期发现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和探讨初中学生孤独感现状,采用中学生孤独感量表方法,对川渝两地286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与城镇初中在孤独感的“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P<0.05)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P<0.01)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初中学生在“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初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在各维度上均存在年级上的显著差异.因此,认为改善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状况、保持亲子关系的完整、强化心理疏导、关注关键期教育,有助于降低或减少初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MHT)为测评工具,对昆明市4所城区中小学的548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城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但有三成多的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小学生,其学习焦虑具有普遍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女生的恐怖感更强。对此,学校应加强关怀、广泛教育、有效引导,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唐山地区城乡中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按《学校卫生工作技术规范操作程序》要求,随机抽取唐山地区两所中学14.17岁共2204名学生测量身高、体重,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确定学生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唐山城乡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女生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男生(P〈0.01);营养过剩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城市高于乡村(P〈0.01),男生高于女生(P〈0.01)。城乡间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指标的中学生责任心量表,对重庆、成都、绵阳三城市的1009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责任心水平总体较好;(2)中学生责任心在年级上呈现起伏波动的特点;(3)女中学生在他人义务责任心、集体义务责任心、家庭义务责任心和集体过失责任心等因子上优于男中学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听障和普通中学生的幸福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听障中学生中高幸福感的人数比例少于普通中学生;(2)听障中学生的幸福感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3)听障独生子女的幸福感显著低于普通独生子女的幸福感;(4)在学习成绩为下等和上等的听障与普通中学生中,听障学生的幸福感均显著低于普通学生。  相似文献   

18.
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私立学校31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较易产生困扰;(2)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4)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19.
As part of an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Global Learning and Observations to Benefit the Environment, (GLOBE) program, we designed a Web-based assessment environment to measur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data analysis skill. It was expected that students who were identified as high implementers in the GLOBE program would outperform low implementers in their ability to construct environmental inferences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could analyze environmental data. Seven high and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were identified as either high or low GLOBE implementers depending on the amount of atmospheric data they had collected during the year. Within each classroom students were assigned into smaller learning groups of three students per group. A total of 32 group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Analysis of students' responses to the tasks revealed that the students differed in their performance. Over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in the high implementing classrooms were more likely to construct higher-level environmental inferences than students in the low implementing classe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more likely than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solve the data analysis problem correctly. However, upon further analyses,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structed more data graphs and were more skilled in providing correc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ir decision making than we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GLOBE. This study confirms the viability of using technology-based assessments for measuring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data analysis.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重要性。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影响中学生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健康意识淡薄,对"体育"理解不够,体育时间投入较少,学校场地器材不足且利用率低,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社会、家庭与学校的体育氛围是影响中学生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并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提出科学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