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卢梭体育思想对后世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为了更加深透地把握卢梭体育思想的内涵,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其体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进行考察,厘清了其体育思想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渊源.认为:经济政治环境是其体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土壤,文化环境为其体育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论养分,教育环境是其体育思想发展的理论氛围,古希腊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理论、16~17世纪的经验主义哲学是其体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梳理“十三五”时期我国学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把握我国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探索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实路径,以期对全面深化“十三五”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推进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体育宣传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研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育宣传的概念,并将这一时期体育宣传的发展历程分为体育宣传观念萌发阶段、体育宣传实践发展阶段、体育宣传机制形成阶段等3个阶段。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体育宣传工作、体育观念的宣传与体育行动化的宣传融为一体、体育宣传实行群众路线、体育宣传方式和手段接地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育宣传的主要经验。这一时期的体育宣传是最广泛地动员民众锻炼身体、激发民众保家卫国,凝聚了军民革命共识,服务于革命和抗日,也为新中国建立后的体育宣传工作打下了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育宣传工作中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对今天的体育宣传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代是中国文明的主要发源时期,中国文明的绝大多数雏形是在商代奠定的。商代对以后中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体育的雏形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因此,不了解商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况,便很难了解中国古代体育的基础。周代是将商代取而代之的新朝代,在文化上极大地继承了商的内容,在军事上也一样极大地发展了武备。但是,周代也不完全与商代相同。其中,文化上的“德”就是一个超越于商代“夭”的新概念。它对后世中国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春秋战国和两汉以来的文化直接受到了这一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体育当然受到了这两个朝代的文化的直接制约,它的发展步履明显刻有当时的各种痕迹。  相似文献   

5.
对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体育的文化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世界体育文化的殿堂中,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都占有重要地位。前者是西方体育文化的起源,后者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源头。它们共同处在相同的历史时期,但由于各自起源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性、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与祭祀、教育诸方面的差异,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形式。在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主流时,源自于古希腊奥运会的西方竞技体育与中国的传统体育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丰富、充实着世界体育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后奥运时期我国将走大力发展大众体育的路线,民族传统体育将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表明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并提出后奥运时期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之策略。  相似文献   

7.
红色体育文化为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救亡图存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那个时期所形成的特殊体育文化形式,在当今小康社会与体育强国建设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通过文献资料及案例分析,对红色体育文化的内涵、红色体育文化的历史意义、红色体育的时代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有悠久的历史,是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体系的。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不同时期、不同体育教育的内客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为全面了解我国体育教育历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历史演绎、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从先民时期到明清时期体育发展的审美观念及流变过程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先民时期体育审美观念逐渐派生,春秋时期体育审美观念得到发展。隋唐时期体育审美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到了明清时期体育审美观念开始衰弱。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对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国体育思想进行了分析,指出清朝末年的西方文化入侵实际上是在清末士人的自觉引导下进行的。从新政时期学校体育的萌芽和发展、军国民体育思想产生的积极和负面效应以及传统体育的重构契机与失落三方面切入,探究清末新政时期我国体育思想的嬗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秦历史环境变迁与关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秦由部落生活、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变迁及其在关中的民族分布状况,从而探析秦关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结果表明:秦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曲折发展及社会形态的演变,以关中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建都570余年,最终统一全国,实现民族大融合,关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随着秦的历史环境变迁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风尚通常是指一定时期流行的社会价值观、追求取向、审美心态及其所表现社会的和生活的行为。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起步阶段,然而秦汉两朝截然不同的社会风尚,对当时乃至后世的体育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秦至两汉时期社会风尚的变更,深入探讨了相应的体育运动的变化,以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并为当代社会风尚下的体育运动发展提供一个借鉴的史例。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秦汉—罗马文明展》中折射的中西体育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秦汉、罗马不同文明中的体育文化有相似之处,但在体育思想和活动内容上却各自独立、和而不同,共同推动了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在世界日益融合发展的今天,加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对增进相互了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自秦汉至现代的东北亚地缘格局,从东北亚国家文化认同的角度,发掘地缘秩序变迁中的体育文化在东北亚国家中的传播与发展特性。认为东北亚地缘秩序的变迁为中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移民传播"和"上层建筑传播"两条途径;在时间序列中,随着地缘秩序的变迁,中原体育文化的传播系统分别呈现过"单向输出"、"军事体育文化快速发展"和"被西方体育文化解构"三种形态或特点。得出推论:东北亚地缘秩序变迁与体育文化传播存在必要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试论运动训练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训练创新是竞技运动水平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因,发展与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不断创新,才有运动训练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体育也正走向科学化的发展时期,将不再是单纯身体能力的竞争,而是进入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因而自觉的应用创新不断地进行科学创新,是现在和将来运动训练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代文化史上重要的体育论著——《体育之研究》充分体现了青年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它对体育之真义、体育之位置、体育之动因、体育之功能、体育之方法等作了系统论述。在当时以军国民体育为思想基础的德日体育体制向以自然主义为思想基础的英美体育体制转换过程中,这篇以时代精神为"矢"、以中国问题为"的"的体育论著扮演了重要的文化启蒙角色。它对于研究当时体育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在当代继续探讨体育发展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育是汉代骈文描写的对象,多姿多彩的骈文呈现了一幅汉代体育画卷。汉代作家枚乘和孔臧最早开始在骈文中描绘狩猎的内容,接着司马相如和扬雄在文学作品中描写皇族诸侯出猎的盛大场面,讨论狩猎的褒贬意义。马融的骈文介绍了汉代的樗蒲和围棋;蔡邕的骈文介绍了汉代的弹棋;张衡的《西京赋》和李尤的《平乐观赋》则再现了汉代的杂技娱乐。骈文不仅真实摹写了汉代体育活动,而且折射出汉代古人的体育观念,当时全社会树立了尚勇崇武的体育风尚,人们下棋狩猎追求的是娱乐与休闲。骈文蕴涵着古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认识。研究古代骈文可以促进文学和体育事业的交融发展,在体育与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体育视角审视汉代文学的灿烂与辉煌,促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的角度对广东省农村体育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探析广东省农村体育的现实情况和区域性特点,结合广东省农村体育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农村体育发展趋势,以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思维提出了广东省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雷蒙德·博伊尔教授就体育传播研究这一话题接受了作者的访谈,从自身研究经验的角度探讨了英国体育媒介研究从体育新闻传播向体育文化传播研究转变的个性化体认。博伊尔教授认为,体育媒介研究强调媒介研究的包容性,它打破了新闻与传播研究的传统思维定势,也是当代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体育媒介研究的国际化拓展,英国和中国的学者都面临共同的问题,体育媒介研究更深入地参与到社会对话中,不但关注体育现象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议题,也关注社会权利与文化产业议题。体育媒介研究也是多元主体的知识生产过程,拓展国际合作研究是迎接未来变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转轨过程中,如何依托普通高校资源、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视角出发,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试图为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