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对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体操预赛暨2009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冠军黄玉国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重点对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阶段的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此了解黄玉国在高质量完成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的技术特点和运动学特征,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道格勒斯库跳马前手翻团身前空翻2周转体180°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跳马世界冠军罗马尼亚运动员道格勒斯库完成的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转体180°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肖俊峰跳马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俊峰是我国跳马新秀,他完成的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动作质量较高。通过运动学分析,找出了他完成该动作的技术特点及一般运动学规律,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该动作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是前手翻类动作的高准动作之一,在1993一1996年国际体操规则中被列为E组动作。胡军是最先在全国体操比赛上较好地完成该动作的运动员之一。通过对胡军该动作的定量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此动作的认识,并为运动训练提供运动学参数,对于深入研究和发展该动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1914年俄国的А·И索辛第一次完成了团身后空翻两周动作时,人们为之赞口不绝,并称之为“致命空翻”。而在今天,该动作已成为技巧单人项目男、女运动员普遍掌握的基础动作之一。自1974年苏联运动员宾德列尔完成团身后空翻三周动作以来,该动作相继被许多运动员所掌握,并进一步发展到用屈体形式完成后空翻三周动作。近年来,我国数名运动员经过刻苦钻研,科学训练,也掌握了后空翻三周动作,同时还完成了目前世界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团身前空翻三周动作。可以预料,在前、后空翻三周动作的基础上,很快会发展加有转体的新动作。  相似文献   

6.
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团身前空翻动作是近几年女子跳马比赛中新发展的一类动作,莫慧兰是我国最早完成此动作的运动员之一。运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着重分析了她完成此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并提供了有关的技术参数,对于我国运动员掌握此类动作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难度系列动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当前世界平衡木比赛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参加 2 0 0 0年悉尼奥运会平衡木决赛的 8名运动员为主要对象 ,通过对当前平衡木比赛分上法、木中和下法三部分的动作稳定性作了研究。结果显示 :上法以木端助跑团身或屈体前空翻为主 ,木中以手翻连接向后高空翻和团身前空翻 (接各种跳步 )为潮流 ,下法多以踺子团身后空翻二周或霍尔金娜空翻下为结束。除技术因素外 ,还应提高运动员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确保下法的稳定性 ,是获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程菲完成的平衡木团身后空翻转体360°站木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该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平衡木的技术水平,保持我国平衡木的优势地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蹦床男子的动作选择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大蹦床男子单人决赛"运动员动作选择情况作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男子蹦床运动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男子虽然在同一动作空翻转体的阶段性变化较丰富,但在二周空翻动作中沿纵轴转体的度数不如奥运选手,且动作选择相对集中,尤其缺乏连续的三周动作。  相似文献   

10.
以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女选手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奥运周期世界女子平衡木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套动作难度平均为6.34分,其中技巧与舞蹈动作的比例接近为6:1;技巧动作中前空翻类型占六成,挺身前空翻及其转体和团身前空翻几乎是每位选手的规定动作;上法呈现多样化特征,下法的动作类型全部为后空翻动作;完成技巧动作的质量欠佳,整套平均扣分高达1.253分之多;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在既定动作难度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质量,重点是提高技巧动作的控制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自张炎在《词源》中提出"清空"与"质实"之说,"清空"与"质实"分别被看成是姜夔与吴文英词的主导风格。从意象、结构方式和炼字造句的不同等方面,可以发现"清空"与"质实"风格有不同的表现,而人品与个性、创作主张、师法渊源等方面的不同,是这两种不同词风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优秀运动员实施"长学制"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优秀运动员为什么要实行"长学制"文化教育、如何实行优秀运动员 "长学制"文化教育,以及实行优秀运动员"长学制"文化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现在男高音教学存在的关闭与掩盖概念混淆的现象,系统的论述了关闭与掩盖的现象与本质,并说明了关闭与掩盖各自的具体感觉加以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多数教育工作者对此深信不疑,但教学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过程,“特殊”不能说明其特征,认识论的角度诠释也有失全面。文章从解释学的角度对化学教学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为一线教师实施理解性化学教学提出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平安校园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校校园健康、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从哲学角度探讨了平安校园的内涵,并对校园不平安事件进行了分类及阐述,进而分析其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导”教学目标、“导”教学方法、“导”学习方法、“导”师生情感和“导”个性发展五个方面。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对师生互动主线提出四个方向:制定教学目标师生互动、选择安排教学内容师生互动、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和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互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唐鉴》一书的作者,版本、结构特点及其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和考证辨析,并就《唐鉴》的价值及其于研究唐史的作用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教育作为塑造人的手段,必须以人为本,对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管理和培养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文章指出必须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体教结合"的内涵解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体教结合"是牵动中国体育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它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历史进程而演进.通过对"体教结合"的诠释,给出新时期"体教结合"的最新定义,并对"体教结合"的内涵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现行竞技体育体制现状的研究,提出竞技体育“树的生态理论”。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得出我国竞技体育体系必须进行改革的结论,提出构建竞技体育“树的生态理论”新体系,并对新体系的具体实施及运行机制提出了积极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