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毛永 《体育世界》2013,(8):121-122
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难度动作的完成好坏是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并结合自已多年的健美操训练的实践,阐述了转体难度动作在竞技健美操中作用.以及对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合理运用转体难度动作的训练方法,是竞技健美操科学训练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在竞技健美操的难度训练方面主要借鉴了体操和艺术体操的训练方法,缺乏针对竞技健美操不同难度动作的专项训练。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分析竞技健美操C组难度动作中对身体肌群的利用,阐明了核心稳定性对完成C组难度动作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的训练方法。综合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于C组难度训练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训练作用,有效提高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规则与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竞技健美操比赛中,难度动作是成套动作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体联2001年规则的提出对难度动作有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1997年和2001年规则,对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关于难度动作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从竞技健美操中难度动作的级别和类别以及难度动作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试图找到国际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健美操的教学、训练提供点滴参考。  相似文献   

4.
钱云梅 《体育世界》2014,(12):13-14
从世界竞技健美操的宏观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知,针对健美操难度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不仅有助于健美操技术特征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进一步缩短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同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因此,结合运动生物力学对竞技健美操高难度动作进行动力学分析,对于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竞技健美操难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其技术特征,并针对c组高难度动作不同阶段的运动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为竞技健美操高难度动作的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开展和普及,竞技健美操运动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近几年,国际上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发展飞快,我国也正在逐渐与国际接轨,竞技健美操的训练已不再是一个短期的、简单的过程,它必须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训练体系。在竞技健美操的动作中,绝大多数动作都要具备良好的弹跳力。而青少年时期是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我国运动员普遍下肢能力较薄弱。本文就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法手段与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我国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现状与发展吴丽华,魏纯雷健美操是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是以形体训练为内容,以操化动作为手段,以人体自身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的体育活动,它把身体的健与美融为一体。随着健美操在训练方法和手段,负荷安排与练习目的方面的不断分化,它...  相似文献   

7.
从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特点及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要求来看 ,运动员的上肢力量在完成成套动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健美操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应注重上肢力量训练。1 竞技健美操上肢力量的地位1.1 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特点对运动员上肢力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健美操的成套动作直观上是以跳来完成的 ,而具体的难度动作又多半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上肢力量 ,例如剪式变身跳转体 180度落成俯撑。该动作由跳步开始 ,空中有转体交换腿动作 ,以落成俯撑结束。此动作要求腾空较高 ,这势必要求运动员有较强的上肢力量来顺利完成落…  相似文献   

8.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技健美操动作难度大、变化快、技术复杂,追求动作的全面性、准确性、艺术性、创新性,对力量、柔韧、协调等素质有较高要求。力量素质是竞技健美操比赛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在,一切高难度动作的完成都必须由各部分的力量素质作保障,没有力量就没有难度动作,更没有难度动作的创新,分析竞技健美操的用力特点、力量训练手段及特点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的核心内容。以运动技能迁移机制的分析为切入点,研究了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技术链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结合专项体能训练实践,探寻了难度动作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的融合关系以及专项运动素质的形成路径,丰富了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10.
陈思 《体育风尚》2023,(8):116-118
为不断增强大学健美操教学能力,稳步提升学生健美操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健美操教学的体系化、现代化,推动我国健美操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健美操动作,科学增加健美操难度,确保健美操的观赏性与竞技水平。基于这一认知,文章立足大学健美操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从健美操动作的学习层面入手,积极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动作学习方面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契机,总结健美操运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增加健美操动作的熟练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动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竞技健美操新规则对编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飞燕 《体育学刊》2005,12(6):125-127
竞技健美操新规则对于12个难度动作中任意2个不同根命名的难度动作进行连接,且均达到了最低难度完成标准,除难度动作本身分值外,还将得到0.1的连接加分;难度动作缺类,每缺一类减1分在艺术评分细节(操化动作组合、音乐的节奏等)和服装的评分要求等也做了修改.从新规则中的难度完成、艺术创新和感染力、运动员自身表现特点来看,我国竞技健美操编排应在正确选择难度动作和过渡连接动作以及突出竞技健美操的特点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国际评分规则的修改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际体联健美操技术委员会所颁布的全部版本的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中的完成与难度部分的修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规则的演变引导健美操技术逐渐向竞技级别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成套动作中所采用的难度动作的编排和完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健美操运动员形态素质选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美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与成绩的相关性很高。形态是完成动作优美的条件,身体素质是发展及掌握难度动作的基础,意志力则是艰苦训练任务的保证,它是多种艺术的高度融合。健美操运动员选材在形态、素质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要求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4.
对竞技体操与竞技健美操之间运动技能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竞技体操与竞技健美操的运动技能之间存在着许多可以实现相互迁移的共同因素,且竞技体操对竞技健美操的积极性迁移更为明显。同时,两运动项目之间存在着差异且产生一定的干扰。运用技能转移原理,对具备竞技体操技能的运动员进行竞技健美操的专项技术培训,对迅速提高我国的竞技健美操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轨迹追踪任务实验范式对不同水平、性别的乒乓球、健美操大学生运动员的内隐学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水平乒乓球、健美操运动员的成绩出现了显著性差异;乒乓球运动员的成绩比同等水平健美操运动员的高,且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成绩最出色。②乒乓球运动员的内隐学习成绩出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学习表现比男生出色;但健美操专项及不同水平的运动员的内隐学习成绩没有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③内隐学习存在时间效应,即在一定时期内,被试的内隐学习成绩随学习时间的进程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的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内在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健美操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的理论探讨,从体育美学、音乐美学的审美角度,分析了其内在效应,认为节奏是健美操与音乐内在联系的纽带,音乐的节奏严格控制着动作的节奏,健美操的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内在效应主要有:节奏与律动的同步效应,情感与运动的共鸣效应,风格与结构的统一效应。  相似文献   

17.
武术运动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将它稍加拓展和加工就能满足团体操编排的要求。武术形式编入团体操,从体育的角度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突出了团体操的民族性和体育性。它展示着民族文化、地域风俗、体育、艺术、科学的发展水平,可以增进和平、友好,激励人们公平竞争、奋发进取。  相似文献   

18.
健美操是高校体育课一项基本内容,游戏法是体育课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在健美操课中运用游戏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技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起着积极的作用,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音乐使健美操成为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艺术体育项目。富有魅力的音乐不仅能给人以感染、陶冶情操,还能给健美操带来生机,使健美操兴旺发达,经久不衰,同时有利于加快健美操动作的学习。正确认识、理解、运用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健美操音乐的特征、效用功能、选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试论艺术体操运动员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在艺术体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音乐节奏是音乐语言表达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节奏是音乐的精髓,也是动作力度的感情基础,在艺术体操中,一切动作如跑、跳、转的速度,都是以音乐旋律中的节奏为依据的。因此,在艺术体操的训练中应更加重视节奏感的培养。在节奏感的培养中,应循序渐进,并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音乐节奏,从而更好地使艺术体操与音乐完美结合,使艺术体操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赛出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