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祁丽  兰政 《体育世界》2014,(3):44-45
本文对文献研究中涉及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解决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问题是长期困惑中国体育的一大难题.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是运动员所在体育训练单位为运动员实施职业培训的重要时期,是运动员进行职业转换的关键时期.探讨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制度的相关理论,介绍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运动项目协会、体育训练单位及相关部门的主要任务及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初步实践成果,并对该制度进行展望,提出发展对策,为各地全力做好我国退役运动员的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水上项目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水上项目退役运动员安置渠道较为畅通,但是安置面较为狭窄,渠道较为单一;退役运动员虽然继续教育程度较高,但是仍然无法从事要求高学历高文凭的职业;退役运动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较大,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其今后就业的主要手段。在役运动员还未完全转变就业观念,过分依赖政策性安置手段;在役期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相对较少,大多数在役运动员对退役后的就业表现出失落、茫然,对退役后的职业转换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退役运动员应充分利用在役期间和职业转换过渡期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等培训,领会掌握一技之长对于在今后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通过"体教结合"解决水上项目退役运动员在役期间的文化素质教育,鼓励自主创业,加大创业扶持基金,完善相关政策,提高运动员创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与出路,一直是困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难题.在分析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阐明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在目前函授教育、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3种主要渠道中,体育职业教育是当前解决退役运动员"出路难"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以体育职业技术院校为龙头,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运动员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体系,保证运动员在训期间完成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同时.也能完成学历教育,从而拓展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的职业培训与货币安置、自主择业、政策安置互为补充,成为共同构建新时期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体系的一部分。参照国外职业培训模式及相关研究,积极探索研究运动员职业培训模式,为我国退役运动员顺利度过职业转换过渡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背景下,基于有意行为、整体终身发展及社会学相关理论。运用社会调研、问卷调查、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优秀运动员职业变迁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剖析运动员职业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致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运动员职业变迁问题的建议。研究显示:运动员职业生涯阶段的发展规划缺失,职业变迁的计划滞后;职业变迁准备的主动性不足,缺乏有效应对策略;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且难以有效迁移,角色转换欠流畅;传统职业变迁路径变窄,社会支持与退役保障体系欠完善。  相似文献   

7.
职业转换力是退役运动员顺畅实现职业转换的关键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构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力的理论概念维度,并结合质性研究结果开发测试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交互检验。研究认为:(1)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视角提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力是指应对职业转换而采取行动、更好适应新职业的个体能力。(2)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力量表包含能力拓展、生涯管理、适应调节3个维度共16个题项,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力的二阶三因子测量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与其理论概念维度保持一致。(3)预测效应显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力能显著提高就业质量,同时促使其表现出较高的职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竞技武术作为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传播武术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技武术运动员的退役问题已亟待解决。通过调查已退役的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148名,从中得知运动员对退役这一概念的认识及运动员的理想与需要。研究发现:我国现役运动员缺乏对退役的规划,就业目标较狭窄,往往集中在教师、教练员等岗位;运动员存在着训练和文化课学习时间冲突的问题,为取得好名次长时间的武术训练使得他们仅有较少的时间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运动员在退役后的转型期过渡期存在着心理上的不适应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使高水平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能搞顺利解决退役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期望理论为基础,从竞技运动员退役前职业教育自我期望为研究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收集调研了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资料,收集了关于青海省竞技运动员基本情况、知识结构和职业教育的教育期望情况,对青海省就业市场现状及前景、现役运动员及退役再就业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掌握本省专业运动员的基本文化水平及再就业职业教育需求,了解本省专业运动员退役再就业所需关键技能及能力,开展符合和适合青海高原运动员的再就业职业教育,进而推动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88名青海省省体工一二大队现役竞技运动员进行调研,根据青海省就业人才需求情况,结合不同项目运动员专项特点及个人职业规划,制定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同时,为探讨和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运动员再就业职业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手段和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亚奥理事会、中国奥委会的支持下,对第16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541名参赛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以国际奥委会ACP项目调查问卷为基础,根据我国运动员实际情况做了适当调整与修改,问卷调查内容包含研究对象事实信息及问题,主要涉及退役诱因、退役意识和退役阻碍.采用频数、RC列联表、皮尔森卡方检验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退役诱因依次分别为运动水平下降、受伤、新生活计划和家庭义务.年龄可能是退役原因形成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退役意识表现出:运动员角色认同程度高,退役准备意识强,对应对退役后的挑战态度积极.但目前缺乏针对现役运动员展开的退役培训计划或职业规划.运动员退役后职业过渡与转换的主要阻碍在于运动员实际知识、能力水平与学历不符.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运动经历的运动员在退役原因,意识、阻碍方面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检验《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在运动员群体中的适用性,以内蒙古优秀运动队7个运动项目177名在役运动员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对项目4反向计分、删除项目28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达到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运动员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结果还表明,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运动员总体上存在较多职业决策困难;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面临更大职业决策困难,具体表现为职业规划缺乏,职业信息、自我信息及社会环境信息不足,情绪不适。  相似文献   

12.
Given the unique experiences of collegiate athletes and the need to facilitate their transition as they complet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join the workforce, the present study sought to evaluate a group-administered career development program at a US university focused on preparing students for the transition into professional life upon graduation. Utilizing the quantitative portion of the Life After Sport Scale, we surveyed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Division I student athlete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ding the career intervention sessions and career-athlete identity.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ttending one or more program session workshops wa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areer-athlete identity, while student gender had the strongest association with this potentially important construct in student athlete career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运用深度访谈法,通过以2009年空手道世界锦标赛个人型项目季军黄少青为访谈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成功转项为空手道个人型项目运动员并获得优异成绩的现象进行初步的探究与分析。结论认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转为空手道个人型项目运动员有很大的优势,也存在困难;通过转项后的刻苦训练成才的希望大,且成才年限较短;转项之初的心理压力要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4.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发展运动员竞技状态,它的着眼点是使运动员在全年、多年、多个奥运周期乃至整个运动生涯中都能多次冲击最好成绩;"板块理论"则是针对已经具备创造优异成绩的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前、赛间采用量小而强度大的专门化设计,在短期内通过集中负荷效应发展运动员的薄弱素质,增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可调节性,是实现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良性转移的前提与基础。科学掌控运动训练方向,突出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以及合理运用"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是实现运动员竞技状态良性转移的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运动员培养与保障方案,了解并评价退役运动员社会适应能力基本状况,进一步提高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质量。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法等构建基于职业转换视角下的退役运动员适应能力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此指标体系包括了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及其权重,5个一级指标及其权重依次为:职业关键能力(34.61%)、综合实践能力(28.11%)、沟通交往能力(14.25%)、自我管理能力(12.39%)、思想道德修养(10.64%)。此指标体系为退役运动员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与判定提供了一个初步分析框架,建议在今后退役运动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向所占比重较大的能力倾斜。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是我国竞技运动在"举国体制"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这使得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当举国上下都陶醉在奥运冠军的喜庆时,我们要更多思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了解我国运动员生涯规划的现状,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困难的原因,认为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探讨,分析竞技高尔夫后备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竞技高尔夫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促进运动员个人全面发展的目的。研究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是竞技高尔夫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其根本保障,这一规划有利于竞技高尔夫运动员明确自身奋斗目标,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也有利于其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连续性理论及运动员职业过度模型,通过运动员个人基本情况表、焦虑自评量表,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选取270名专业(乒乓球、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的焦虑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焦虑水平影响因素进行推理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等级、入队前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环境、职业生涯时期对运动员焦虑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