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高校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生物类实验室的特点及影响实验室安全的因素,提出了高校生物类实验室应从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环保教育,加强实验室化学试剂、药品的管理,加强生物类实验室常见废弃物处理的管理,推行环保、绿色、清洁实验方法等几方面完善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生物实验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安全隐患日益凸显。针对我国高校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现状及问题,借鉴国外实验室安全管理先进经验,对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探索。根据生物实验室的特点,将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分为:生物安全、化学品使用安全、实验设备使用安全和消防安全四类。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学校建立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实验室安全培训、完善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学院建立实验动物中心、开设生物学科实验室安全课程;系所建立"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制度、建立学生实验室安全档案、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校化学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高校实验室特别是化学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的危机管理的理念,探讨了危机管理的机制和模式,对高校加强实验室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实验室是供学生学习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场所。以人为本,构建适合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根据SWOT分析思想,结合生物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总结了生物类实验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内外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作目标和可操作性,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监督执行,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安全环保教育,与网络化和可视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并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实施。研究结果可为生物实验中心的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霞 《考试周刊》2015,(1):154-156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人才,创建科研成果并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管理水平是维护高校人身、财产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的根本保障。本文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策略,即营造重视实验室安全的氛围、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妥善做好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类垃圾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校生物类教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以绿色实验为指导,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仪器和试剂管理、废弃物管理以及实验教学与考核几个方面探讨了高校生物类实验室的绿色化管理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为生物类实验室的绿色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于地方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从地方高校生物实验室危险源、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从管理机制、安全教育、巡查机制、危险废弃物管理、信息化管控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设想和意见,以期有效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助推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校生物实验室是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场所,也是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地,实验室的环保与安全管理是教学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结合多年来实验室工作实践,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安全教育培训、个人防护、规范操作、危险品管理、实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对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进行了总结探讨,旨在为改进高校实验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因生物学科的复杂性而有其特殊要求,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合作来保障。从实验室基础建设、安全制度、管理运行机制和安全教育等方面阐述了陕西师范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和管理绿色、安全、环保的生物实验室方面的经验,为提高高校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生物类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动物及生物毒素等危险源的管理状况,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对国内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明,超过20%的师生不具备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24.8%的实验室没有实行准入制度,39.2%的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持证上岗,45.8%的动物实验室没有应急预案。因此,高校生物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动物及危险废弃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及分析,认为高校生物安全实验室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高校应在安全教育与培训、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实验风险评估、生物废弃物处置、安全设施投入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安全教育作为实验室风险管理中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应贯穿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始终。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构建以安全文化素质形成为核心,以管理规范为“刚”、文化熏陶为“柔”,课堂内外相结合,保障措施并行,“四位一体”的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搭建以教学为推手的实施框架,势必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落实国家政策方针、保障各类科研平台与实验室的实验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在高校生物实验室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国内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北京大学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的情况,认为高校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应以科学分类、妥善保存、安全灭活、专业处置、现代信息化手段全流程管理为主,结合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有序开展,保护实验者自身安全,同时保护环境安全和社会公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高校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创新成果产出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必要场所。因此,保证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精准化管理是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解决对策,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高校电类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对电类实验室多发事故类型进行分析,找出高校电类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安全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了营造安全环境文化、培育安全意识文化、培养安全行为文化、建立安全制度文化四方面文化建设内容,以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成效,为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校环境类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实验人员生物安全认知程度和困惑。对杭州4所高校环境类实验室的240名实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环境类实验室常规安全受到重视,规章制度到位,实验人员基础安全知识掌握较好,但在生物安全知识、生物实验操作安全和突发情况应急处置方面表现的不够理想,学校的重视程度、实验人员的专业安全知识有待提高。高校应高度重视,确立规范,强化安全意识;建设队伍,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7.
现如今我们已经迈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紧追时代步伐。对于高校而言,生物实验室是其培养创新以及实践人才的重要场所。在生物实验室中,往往会涉及水、电、气以及各种化学物品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确保操作规范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安全,最大程度上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所以这就要求高校应该持续加强对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环保,避免各种有害物品或者气体的出现,对实验后的各种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因此,高校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生物实验室进行环保和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8.
高校生物实验室是生物类专业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更是承担了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所以,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及人才输出质量。本文针对目前长沙学院生物实验室管理的现状,提出实验室管理的改革措施与模式创新理念,以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培养高质量的生物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实验室大平台建设与发展,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备受关注,对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要要素,在实验环境规范、操作安全的前提下聚焦实验室配套设施的安全运行、稳定维护,梳理出高校对实验室复杂空间、设施设备的用电需求,以及实验室用能负荷三大方面的安全运行要求。并从提升管理精细度和确定实验室安全隐患点出发,以某科研楼群的能耗监测改造为例,构建基于校园节能监管框架的高校实验室能耗监测平台,最后提出谐波处理、三相平衡、违规用电和突发断电四大类安全隐患的识别与管理策略,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6):172-174
交叉学科发展促使生物类实验室多元化,使实验室废弃物的来源和数量随之增加。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管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结合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的特点和管理现状,针对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置和有效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