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掌握不同层次的数学“等现代大众数学理念,激荡着传统的“金字塔式“的数学教育,并以其强劲的前瞻力导引着当今数学教育的趋向.的确,数学要为人所用,应该撩开数学本身的神秘面纱,打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无形屏障,让数学走出王宫,走下金字塔,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2.
当下数学教育最显性的问题是教师“数学观”、“数学教育观”的遮蔽、遗忘或缺席。作为教育主导者,教师必须自觉反思、追问数学本体和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教育为了什么”,并在好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的牵引下去捕捉数学文本中的“哲学基因”和数学教学的“哲学气质”!  相似文献   

3.
《福建教育》2007,(1):54-56
钟麒生(以下简称钟):“内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义为“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数学内涵是反映数学本质属性的总和”,流行的提法就是“数学味”。“数学本质“,即什么是数学。数学家关于数学的论述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如“数学是科学”、“数学是艺术”、“数学是工具”、“数学是量的科学”、“数学是模型”、“数学是精神”、“数学是语言”、“数学是演算的科学“、“数学是数和形的科学”等等。我认为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数学是模式的科学“的观点是对数学本质的恰当定位。  相似文献   

4.
“做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做数学”搭建了“指尖数学”“实验数学”“应用数学”课程的整体架构。教师要积极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包括“文本性”课程资源、“物质性”课程资源、“创造性”课程资源以及“制度性”课程资源等。“做数学”能将“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将“教育形态的数学”转化为“生命形态的数学”。“做数学”充分发挥了数学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彰显了数学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红 《今日教育》2008,(1):56-56
美国数学家哈莫斯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数学新课标积极倡导“做数学”,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课堂中的数学,转变为做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如何“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将现成的数学转化成做出来的数学”呢?  相似文献   

6.
1999年3月,日本《高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以下简称《要领》)经重新修订后已被颁布,尽管2009版的新《要领》又重新修改,但现阶段日本使用的高中教科书仍是根据99版《要领》编写的,并把高中数学内容分为“数学基础”、“数学Ⅰ”、“数学Ⅱ”、“数学Ⅲ”、“数学A”、“数学B”和“数学C”7本教科书,其中新增设的内容为“数学基础”,并将“数学基础”与“数学Ⅰ”设为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即除了“基本数学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之外,加上“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并进一步指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关于数学活动目的、数学内容、数学活动行为及其方式的转换以及数学活动环境等方面的感受、理解、领悟和体验以及由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智慧、情感、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  相似文献   

8.
数学思维品质是以数学概念为基础,通过数学命题和数学推理的形式揭示数学对象的结构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数学思维的品质是衡量数学思维质量高低的指标,是数学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悬念“、“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善于联想“等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现实数学”是针对传统数学教育脱离现实、脱离幼儿生活、幼儿有知识无实际能力的情况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现实数学”是关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是实现生活“数学化”的过程,强调每个幼儿的“数学现实”。“现实数学”对幼儿数学教育的启示是,幼儿数学教育应该“回归生活”,应立足于每个幼儿的“数学现实”,展示“数学探索”。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所以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的学习方式,忽略了学生的直接经验,限制了学生探究未知的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必须实现由“讲数学”向“找数学”转变、“听数学”向“做数学”转变、“练数学”向“用数学”转变,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充性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与教育数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以及各国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浪潮的涌现,提出了教育数学的研究课题。它似可与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并列为第三个研究领域。与“新数学”、“大众数学”相比,教育数学将能均衡好数学教育的“教育方面”与“数学方面”的关系和促进数学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进行教育数学的研究,可先从数学现实、数学难点、数学新点等方面着手,然后再进行理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郑希跃 《文教资料》2005,(17):113-114
“做数学”、“说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做数学”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创造要学的知识:“说数学”旨在激励学生将探索中遇到的困难、发现的规律与方法,能清楚地向他人介绍、交流。“做数学”与“说数学”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我们既要重视“做数学”,也应重视“说数学”,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写数学日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记录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状况、效果、问题、困惑、感悟、收获和反思,使教师的“教”为主体转向了学生的“学”为中心,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选择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思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魅力引导学生多从生活“找”数学、“想”数学和“做”数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以数学日记的形式随时记录下来。如学完了乘法后学生写了这样两则数学日记:①我觉得“搜集生活中的数学”挺有趣的,可以让…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生态学”的观点看,课堂是一个微型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要善于处理“形式数学”与“非形式数学”、“过程数学”与“对象数学”、“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等诸多生态因子的辩证关系.基于儿童特质和数学的学科本性,“文化生态学”告诉我们:必须从数学本体的自然生态、儿童异体间的类生态以及儿童自体的内生态三个向度,去开启儿童的数学智慧,提升儿童的数学素养,实现数学教育的“转识成智”.  相似文献   

16.
我心中的“五味”数学是指:体现数学教学本质的“数学味”、关联数学与生活的“生活味”、体会数学知识文化背景的“文化味”、品味数学教学潜移默化而熏陶的“美味”、凸显数学学习的“趣味”。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整合,努力构建“五味”合一、“多滋多味”而又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做数学”的目的最终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化”。“做数学”的实质是把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向学生的活动,并且从感觉效应转向活动效应,使学生在数学的活动中感知数学、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和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18.
“数学广角”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在系统有序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凸显“数学广角”的育人功能,让数学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得以有效落实。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学广角”的教学效能,发挥“数学广角”的育人导向,让数学思考、数学思维、数学思想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将数学课程目标划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具体目标.其中“数学思考”这个目标对指导数学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一“、数学思考”的含义“数学思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思考数学”,二是“数学的思考“”.思考数学”是今后从事数学研究或从事与数学非常密切相关工作的人所需要的一种思维素质,而“数学的思考”是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对广大公民而言“,数学的思考”的机会比“思考数学”的机会要多得多.《标准》对“数学思考”是这样描述的:●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二“、数学思考”要突出“观念”培养“数学思考”“与知识技能”不同,关注的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小学数学教育波澜迭起,而其中的“生活数学“思想也早已深入人心.数学要与生活想联姻,要嫁接生活,要以生活为深厚的土壤滋养自身.确乎如此,但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却或多或少地将“生活数学“漂浮化、空洞化、虚脱化.在数学课堂中虽然能够清楚地看到“生活数学“的身影,但却不是“生活数学“的本身,“生活数学“离开了学生扎实的思维培养,就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