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文华 《教书育人》2014,(10):10-11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爱心和童心当作一个支点去撬动孩子爱的情感,让他们从小有一颗感恩爱人的心。  相似文献   

2.
一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3.
教育私语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他的专著《爱心与教育》中谈道:"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才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才能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将无从谈起。"让爱永驻"生"田,既是教育的前提,又是教育的保障。教师要给孩子的心灵插上爱的翅膀,教师要用爱的雨露滋润孩  相似文献   

5.
王彩霞 《考试周刊》2012,(78):45-46
小学语文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精神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只有更新观念,放下包袱,在教学中充分展现爱心、热心和童心,才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距离。爱心、热心和童心是实现精神教育功能的三大支柱,运用得当,真正的素质教育才呼之欲出,语文才能成为滋养学生灵魂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6.
爱心永相伴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学出色,更重要的还要有一颗爱心。只有尊重学生,用爱心去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呵护他们稚嫩的童心。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梁,才能够精雕细琢地塑造他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一面镜子     
童心和爱心,是教师能够在孩子的天空中得以飞翔的两只翅膀。童心,使得教师能够俯下身来,永远是孩子们中的一员,让孩子们感到你和他们是同一棵树上两片相同的叶子,在风中吹奏着相同的韵律;爱心,使得教师能够敞开胸怀,让孩子们感到温暖,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荫覆盖在他们的身上。当教师把童心和爱心施于儿童教育中时,会照亮孩子们的心和他们前进的路,引领他们健康地茁壮成长。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们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要在明媚的阳光下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在工作中,我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每一位老师都希望建立息息相通的师生关系,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继全的人格,成为一个令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变化。李镇西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情感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因此,走进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9.
刘兰香 《甘肃教育》2010,(15):18-18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会变为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我想这就是:用童心唤醒爱心,用童心助燃爱心,用爱心温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们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爱心使我们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我们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人才。童心过去人们常常把教书先生称为"孩子王",其实,从今天的情况看,班主任才是真正的"孩子王"。不管这称呼是褒还是贬,它至少说明班主任总是与学生们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心灵总是年轻的。的确,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11.
走心的教育,高度的责任心是其首要条件,博大的爱心是必要条件,实现教育的多赢关键在于用心,还需要一颗童心。想要让教育有成效,我们教师就需要读懂学生,让我们的教育成为走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康保社 《教学随笔》2016,(5):135-135
走心的教育,高度的责任心是其首要条件,博大的爱心是必要条件,实现教育的多赢关键在于用心,还需要一颗童心。想要让教育有成效,我们教师就需要读懂学生,让我们的教育成为走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记得《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所以,我对学生倾注了全身心的爱,这种爱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发自肺腑的、不由自主的爱。我时刻去感受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每个孩子都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这一切的种种,换来的是孩子们心扉的敞开,心灵的贴近。忘不了,在那风雪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教师要对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爱心奉献于幼儿、真心服务于家长、恒心钻研于教育是作者的工作宗旨,拥有童心、充满爱心一定会为孩子们开辟出一片适合他们生长的土壤,使每一棵小芽在春风化雨中长成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5.
记得《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所以,我对学生倾注了全身心的爱,这种爱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发自肺腑的、不由自主的爱.我时刻去感受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每个孩子都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这一切的种种,换来的是孩子们心扉的敞开,心灵的贴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育要以人为本,着眼人的发展。走进新课程,面对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面对一双双天真可爱的眼睛,面对一颗颗渴求知识的童心,我一直在思考,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我谈几点看法,供广大教师参考。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富于平等和民主精神的教师。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真切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7.
爱心教育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变得更自信更快乐,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孩子的童心需要百般呵护,只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果实。童心世界是纯洁无瑕的,童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童心世界是充满智慧的,我们应怀着一颗爱心,用赏识的目光,小心翼翼地走进这片圣洁的领地,与幼儿一起欢喜、悲伤、想象、创造。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而爱心是鼓起学生生命风帆的春风,是抚慰学生受伤心灵的微笑,关心每一颗童心的健康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师资培养过程中,教学中一定要强调遵循儿童心理的需要,不能违背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会用爱心启开儿童的智慧;教育他们更要懂得教师的童心和爱心来自于教师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20.
身为一名教师,深知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用“心”来教育感化他们,学生才能全然一新。一是“童心”。童心无邪,童心新奇且具有活力。青少年学生,天真烂漫,童趣浓厚,与他们相处教师应具有一颗“童心”,主动与他们做朋友,让他们感到教师可亲,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教师身边总是围着很多同学,谈笑声不断,其中的原因是教师具有“童心”,能融入学生之中。二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是黯然无光的教育。一位教育家说:“只教给知识,而没有教给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