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级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建模与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多级物流网络节点的选址问题,提出与现实中企业多元化经营范围相应的多级物流节点选址优化模型.该方法将物流节点选址问题转化为函数最小值求最优解问题;将多级网络按照节点层数分割成若干个3级规划模型;将每层的上一层级假设成供应商点,下一层级假设为客户点;用并行遗传算法,通过循环求解3级规划模型最优解,得出整个物流网络规划方案的最优决策.物流节点选址实例应用和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优化物流节点以及类似设施选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昆玉两地在经济、交通、政策、技术水平等方面已经具备了物流一体化发展的环境条件,但受区域内物流企业经营水平较低、集成性较差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社会物流需求不足。相关部门应实施物流一体化建设,提升物流企业水平,以促进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双层配送网络布局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指导城市物流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针对城市物流系统是个多层次结构、不同层次的节点间存在物流量流动、不同层次节点的选址互为影响的特点,提出城市双层配送网络布局模型.在考虑大型物流节点向小型物流节点的中转配送关系以及大型节点的规模仓储成本的基础上,对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LP)层节点和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 DC)层节点进行联合布局.采用求解边际成本对模型分段线性化的启发式算法,对非线性模型进行求解.以某市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物流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快速增长密切相关。物流战略性规划,是区域物流发展的首要任务。铜陵市物流业的SWOT分析显示,区域物流的战略定位及物流能力的研究,是帮助解决地区物流发展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产业集聚度的五种测量方法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区位熵测算方法,同时结合传统区位熵计算指标,从"整体水平"和"区域视角"对佛山市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多角度测评,得出了在珠三角九市中,佛山市物流产业集聚整体水平较高,区域水平中等的结论,由此,提出了以政府规划引导物流园区发展,打造特色物流集群等产业集聚措施。  相似文献   

6.
厦门北站具有丰富的物流资源。厦门市政府出台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厦门北站物流基地建设纳入“四大园区、三大基地”重点支撑项目之中。高铁使厦门北站区域发展快捷物流成为可能。厦门北站定位为海西快速物流中心更为合理,应调整规划目标,积极与铁路部门合作,利用高铁空余时间资源开通货运动车组,推动沿海高铁各大中心城市客运动车组编入行包车厢,建设自动化程度高的物流系统,积极开展高端快捷物流服务,将厦门北站建设为快速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7.
物流集聚区对于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较为全面地审视苏州物流集聚区的发展现状,为其找到相应的发展路径,以期对苏州物流集聚区的实践活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基于百度指数,集成网络联系强度、网络复杂性、Circos弦图等研究方法,尝试基于个体搜索行动对实体地理空间与虚拟信息空间进行跨尺度认知,在反身性视角下诠释长三角信息流空间建构,对长三角信息流空间网络韧性进行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节点等级性与密度集聚性分析表明,长三角区域信息流空间具有较高的网络韧性,总体呈现“一极多中心”格局,密度呈显著非均衡性。2)层级传输性与流向匹配性分析显示,一方面,旅游相较于房价、天气、人才政策的网络层级性更高、层级性优势突出;另一方面,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宁波在长三角信息流空间中占据较高层级,其中,上海、杭州与苏州是双向信息流动的最重要节点。3)反身性视角展示了从个体行动到虚拟信息空间并反身至实体地理空间的跨尺度地理空间认知方法,网络韧性分析表明个体行动相对于区域网络结构与区域网络结构韧性是具有地域反身性的,通过反身性视角建立个体-区域的跨尺度空间关联,有助于展示个体行动变化与区域空间变化的互馈。  相似文献   

9.
昆玉物流一体化发展,必须把昆玉物流作为一个区域物流,统一规划设计,并构建昆玉物流体系的合理结构.同时,昆玉物流一体化的发展也必须注重其原则和相关策略的研究.只有统一规划,结构合理,策略科学,才能促进昆玉物流一体化的健康发展,进而有效促进昆玉区域经济和昆玉物流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并达到促进滇中城市圈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物流量空间分布位序规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预估物流量在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的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根据帕累托原理,通过对全国35个经济单列城市的物流量数据分析,建立城市物流量空间分布的位序规模模型;得出物流量分布首位城市现象,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物流量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性有所弱化的结论;指出根据城市物流量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变化的趋势,在规划建设大型基础设施时可以优先考虑首位城市的需求;此外,物流网络节点位置与大小的设置,也需要以物流量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进行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1.
吉林中部城市群发展对推进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和促进东北振兴具有战略意义。从各市县相互作用角度,基于吉林中部城市群26个市县的多指标、时间距离和列车班次数据,运用熵权Topsis、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各市县空间经济联系与网络结构。研究发现:1)吉林中部城市群单极化发展突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反映由长春市区向四周衰减的态势。2)吉林中部城市群各市县关联强度前2、5、10名的经济联系在全局上呈“高联系邻近集中、低联系松散分布”,市县联系“十”字形发展主轴突出。局部上反映地级市区的连接作用突出,其他市县的弱联系制约一体化及同城化进程。3)整个城市群的FPI指数为0.101,呈现绝对主导的特征,长春市区辐射影响有限,区域节点城市发育不足。4)吉林中部城市群可分为4个城市组团。中西部区域向心集中特征显著,西北部区域对外协作效应突出,东部区域以吉林市区内外联系为主,南部区域发展潜力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群建设和区域经济布局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e decision making support models for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 are reviewed from four dimensions: (1) the complexity of modeling, including transportation period, product types and objective of modeling along with deterministic considerations, such as single or multiple product transport and single or multiple objective model; (2) modeling approaches and algorithms; (3) solu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4) sustainability and robustness. It is identified that different considerations of complexity need a broader emphasis on emission and uncertainty during logistics network activities, that the sustainability is one of the major difficulties due to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nsideration, and that the robustness of more complex logistics networks is difficult to be tackled. CPLEX and LINGO are effective solvers for integer and/or bi level programming models, but improved intelligent algorithms may be more feasible in practice for large sized networks. Finally, the present and future practice oriented research issues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2014年合肥都市圈的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数据,利用TOPSIS法对合肥都市圈各城市的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各城市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合肥、六安的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协调性与最优协调性之间的接近度高于0.5,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互促共进关系;淮南、滁州的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协调性与最优协调性之间的接近度高于0.45;马鞍山市和芜湖市的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协调性较低,城市物流对促进城市经济的作用不明显;合肥都市圈平均接近度为0.45。因此合肥都市圈各城市应提升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以实现合肥都市圈经济一体化,促进城市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影响综合物流信息系统选择的因素,利用网络分析法对3家软件厂商的综合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评估.该方法扩展传统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适合于具有依赖和反馈关系的多准则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湖南各市州为研究样本,在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基础上,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继而运用熵值TOPSIS方法对2017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横向比较。结果表明:(1)湖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受到状态(S)和驱动力(D)系统的影响较大,而压力(P)与响应(R)系统权重值偏低,说明湖南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相应的响应措施亟待加强;(2)湖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金字塔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的市州依次为长沙、张家界和郴州,而娄底、湘西州和邵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旅游经济实力、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等是差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旅游城市具有建立完备物流服务体系的先天条件和资源优势.阐述旅游城市建立物流服务体系的价值,分析我国旅游城市物流服务体系的现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城市物流服务体系建立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京津冀区域内物流业正在深入协同发展,选取相关数据,通过统计京津冀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测算碳排放量,剖析其成因,从制定政策、推行标准、调整运输结构等方面构建京津冀物流业绿色协同发展路径,实现降低碳排放量的目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构建绿色物流体系,最终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物流中心选址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流中心选址是物流系统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对物流中心选址进行评价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运用现代物流及城市规划原理,对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构建了物流中心选址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中心选址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某区域物流中心选址为例对选址方法进行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与归纳等方法,依据区域经济学发展理论及辽宁体育产业的城市发展现实情况,通过依托"两核四极"城市节点的体育产业支撑,构建具有辽宁体育产业地区特色的"伞状地域发展模式"。辽宁整体经济水平及城市经济发展条件、体育人文环境等社会条件给辽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伞"状模型构建不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将辽宁体育产业发展归结到围绕城市集群空间范围内协调发展,起到调节、协调、推动的历史作用,也将会形成辽宁体育产业及城市间体育产业共同提高、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