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就是将自己的思维和感情物化为文字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形成写作技能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所谓“童话作文”就是运用童话创作的方式来写作文 ,其本质仍然是作文 ,与传统作文教学不同的是 ,它选用“童话”作为其作文的方式。实践证明 ,“童话作文”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降低学生作文的心理障碍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大面积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甚至繁荣我国的童话创作事业 ,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丰富的剧本资料。一、“童话作文”的创作动因进行“童话作文”教学并非一时冲动 ,在六年的语文教…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有创意,要让学生有个性的表达,这与教学实践中创作性文体的“不可教性”相矛盾;强调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一方面与学生成长发展期的心理特点相冲突,另一方面也淡化了作文“可教性”技能的训练和指导.这是对“写作”概念的模糊理解、对写作教学职能本分认识不足以及忽视学生特殊时期心理特点所导致.走出“个性创作”与“真情实感”的藩篱,认清作文课程与教学本分所在,调整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某些笼统说法,开发充实作文教学内容,是解决矛盾走出困境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任。那么 ,如何让学生由“害怕”作文到喜欢作文呢 ?一、降低要求 ,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说 ,小学生作文是习作练笔而不是创作。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降低作文要求 ,让学生怎样想的怎样说的 ,就怎样写 ,并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童年写童言。从一年级的说话写话到二年级的写段 ,再到三、四、五年级的独立题作文 ,都需坚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  相似文献   

4.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仍处在低谷之中,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大道,仍像上“蜀道”那么艰难。细思其中原因,症结还在教师身上,这就是教师本身没有过好作文指导关,教师自己都不能胸有成竹去指导学生作文,难怪学生作文摸不着边际而无从下手,致使他们每次作文都头痛,都写不好作文。因此,要让学生作文好,除要求他们平常学习、观察、积累作文素材外,更主要的是让他们找到作文的途径和方法。异步教学的五步指导(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是一把作文指导的金钥匙,教师可以有序有法地指导学生作文,培养学生掌握作文最基本的要领和方法,在反复的训练中提高作文技能技巧。下面谈谈五步指导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5分钟片段作文创作”是指在整个高中阶段作文教学总目标的基础上,把现有的课堂时间抽出前五分钟进行片段作文训练,以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他们作文水平的一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校际协作童话创作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生成创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研究借助中国——联合国儿基会远程合作学习“姊妹学校”项目,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创作能力这一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展开研究。从2006年3月到2006年6月期间,笔者参与了“童话世界——昕童话,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画童话,评童话”主题学习活动的指导,借助这一活动期望借此研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技能、协作写作能力和技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瑞芬 《课外阅读》2011,(9):317-317
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作文质量差、速度慢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里主要有i方面的问题:一是作文训练过程粗疏,教师只重技能传授;二是学生写作“无米下锅”;三是老师作文批改任务繁重,且对学生的作文改进收效不大。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学生喜不喜欢写作文,与老师进行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能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宗旨,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思维探索创造机会,学生就会喜欢上作文。不然,则反之。我认为要让学生喜欢上作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注意五个“要”与三个“忌”。五个“要”:一、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接近作文,并乐于写作文。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他人优秀的作文,从语感上去感受作文的美妙;其次,还可用学生平常喜…  相似文献   

9.
侯明仁 《辅导员》2015,(9):47-4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但在教学中落实起来,还是一个难题。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校开展了“五线三段生活化作文”实验课题,让教师和学生不再认为写作文是难题。所谓“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中的“五段”就是五个年级段(我们是五三制教学体制);“三  相似文献   

10.
杨荣泉 《考试周刊》2011,(89):51-52
占据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如何改变学生“谈写色变”的痼疾,让学生由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呢?作者从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从激发兴趣,开拓学生写作源泉;作品评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成果展示,点燃学生创作热情等方面,对学生亲近作文的途径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生态作文教学是指在和谐、开放的环境下,参照生态“平衡”“系统”等特性.着眼于学生习作技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学生(写作主体)、教师、文本、生活世界等元素构成的作文生态系统及其相应效应.探究科学有序的作文教学思路.让作文展示学生的生命活动。从而提升作文教学的品质。因此。在生态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学会多向倾听,合作共赢。构建作文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能够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言语准确表达和创新能力。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只单纯依靠语文课堂,甚至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代俎”分析,而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而反感。再者,传统作文教学还存在着无序、无目标等缺点,随意性大、系统性小,使学生看不到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因而学生一提“作文”便会因无事可写而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一些学生甚至抄袭或不写作文,认为作文是难事,甚至对作文的一些准备活动也反感。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的正常进行,也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成效,笔者从激起学生的创作冲动;强化作文即生活的观点,让学生放下包袱,自由大胆地作文;通过作文后的激励性处理,巩固学生的写作乐趣;加强口头作文训练,带动书面作文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瞄准新课程习作教学目标,紧扣“激趣、思辩、想象、延伸”这些教学环节,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巧妙唤起学生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习作中插上情感体验的翅膀,促使学生实现成功创作、快乐创作,乃至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会写作文”这一专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学习和思考,实践上的探索与分析。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四个“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作文教学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  “大纲”提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写”与“读”的结合的关键是要有这样的意识:阅读教学中要有作文训练意识,作文教学中要有阅读训练的意识。换句话说,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要留意阅读的客体材料究竟可用哪些课文作参考,以资借鉴。  在“读”…  相似文献   

15.
“1+1+X”是一种以语言运用技能提高为目标的阅读结合写作全新教学模式,其对初中作文备考来说十分有利,在阅读方面可以让学生将课文与课外文章有机结合,也能将阅读积累的素材和锻炼的能力转化为写作技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文章先是探析了初中作文教学现象,随后研究了“1+1+X”教学方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最后详细总结了初中作文教学中通过“1+1+X”实现备考的有效策略,此次研究的内容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夏小涵 《教学随笔》2016,(8):111-111
“微作文”以其短平快的特点在微博、微信、QQ等平台上自发生长,迅速传播,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创作“微作文”的心情学生往往发自内心,自由奔放,“微作文”让作文回归了生活,又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创作“微作文”,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又能引导学生怎样观察感悟周围的世界,从而树立正确的写作理念,让写作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而成了有成就感的创作。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写出优秀作文,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与灵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是“乐之者”,对写作满怀热情,有强烈的创作欲望,那么作文教学中的“费水、费时”而“花多、果少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快乐作文?尊重、理解学生是“快乐作文”的前提。“快乐作文”的关键是发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挑重担,树信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发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给予明确的鼓励或暗示,始终让他们觉得“我能行”“我真行”,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李敦明 《广西教育》2008,(32):38-38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在传统教学中,作文教学的课型单调,一般都是“写”与“评”两条线周而复始,学生写作与教师批改讲评两大块机械循环。这导致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甚至厌恶写作,以至于写作能力提高缓慢,把作文当作一门苦差事。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下笔如有神”是教学任务中的当务之急,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笔者有以下五点感受:  相似文献   

20.
黄世春 《现代语文》2008,(8):130-131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笔者在十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做过一些尝试,总结出的作文“五步教学法”,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现将作文“五步教学法”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