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战舞,是土家族摆手舞的内容之一。摆手舞在土家语中称为“舍日巴”,意即“跳摆手”。土家族的摆手舞与祭祖活动有明显联系。舞者在锣鼓的伴奏下,用舞姿朴实、节奏鲜明的摆手、屈伸、回旋等身体动作表现土家族的历史变迁、生产劳  相似文献   

2.
1.“舍巴日”的含义: “舍巴日”流行于三峡库区黔江土家族村寨。“舍巴日”土家语意为“摆手”,“日”即“做”,意为“摆手舞”。 2.“舍巴日”的内容: 现代民族史学家段超等人研究表明,土家族“舍巴日”从舞蹈动作看,它主要反映军事、狩猎、农事及日常生活等内容。“舍巴日”按其活动规模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武术文化价值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土家族武术是土家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土家族劳动人民的优秀文化遗产.武术作为土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人民的文化活动方式,土家族武术现在已经成为传承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相约芙蓉镇     
2019年5月19日,《中国古镇(三)》特种邮票发行,其中第4枚为芙蓉镇。应湘西州邮政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的邀请,笔者有幸参加了首发仪式(图1)。首发式设在景区内的摆手堂广场。摆手堂是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廊场"。  相似文献   

5.
刘国俊 《上海集邮》2000,(12):16-17
15.土家族摆手舞(舍日巴)按规模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三五年举行一次,有上万人参加一小摆手以村寨为单位,大多在每年春节举行一次,庆贺丰收、祈求兴旺。舞时围成一圈,手和脚同时伸向一方,扭腰旋转、踢踏摆手。套式多样,表现征战、狩猎、劳动、日常生活等内容。一周或数周变换一套程式,把不同动作连贯起来,构成完整情节的段落。加上吹奏牛角、大号,气氛热烈。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是大山里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武陵山地区。作为古代巴人的后裔,该民族极为重视身体的锻炼,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形成了具有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对土家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内涵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土家族历史和文化,也有利于分析出其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价值,并利用其现代价值推动土家族经济发展。本文从鄂西南土家族的现状、传统体育项目的类别及内涵、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价值等角度分析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并探讨其现代价值对土家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地区具有漂流活动的天然优势。土家族漂流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而这种民族漂流活动对我国的大众健身、体育旅游、体育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小华  黄鑫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678-679,689
湘西土家族体育养生文化源渊流长,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沉积,蕴藏着极其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宝藏。由于地理位置、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及社会制度的不同,孕育了其独特的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在初步分析土家族体育养生文化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等方面探讨了其体育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唯物辩证分析法、文化历史研究法(历史比较方法、)等。研究结论能够为现代养生与保健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从宗教文化、尚武民风和民族习俗等方面探讨体育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进一步开展土家族体育养生文化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跳丧”文化传承与转型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跳丧"是土家族的丧仪民俗,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体育。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田野调查,对土家族"跳丧"民俗的活动形式与内容、"跳丧"民俗传承中的不同名称及其意涵、土家族"跳丧"文化的分布地域、土家族"跳丧"文化传承和转型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土家族"跳丧"的几类名称区分出不同的流派,土家族"跳丧"典型流派"撒叶儿嗬"的名称不仅是"丧歌"的拟音而且极可能具有实际的意涵,土家族"跳丧"分布于整个土家人聚居区而不仅限于清江流域,体育是土家族"跳丧"文化传承和主动转型的最佳路径与载体。  相似文献   

10.
舞狮作为我国民间艺术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舞狮运动发展不尽相同,其文化内涵和寓意也有所差异.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入手,对鄂渝地区土家族丧葬活动中舞狮的宗教寓意及历史文化加以研究,土家族丧葬活动中的舞狮旨在为孝家祈福、"送"亡者"顺利"归西并希冀亡魂安息.  相似文献   

11.
论土家摆手舞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虽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土家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保护上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因此,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挖掘、抢救、保护的力度,使土家摆手舞文化生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为土家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12.
湘西州青年学生ABO血型分布的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汉族 (以下简称土家、苗、汉 )青年学生ABO血型分布情况。采用整群抽样法 ,抽取吉首地区几所中专学校青年学生进行ABO血型鉴定。结果发现 :土家、苗、汉学生之间的ABO血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与该地区 1984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有差异性 (P <0 0 5 ) ,说明该地区土家、苗、汉的混杂程度增大 ,婚配隔离状态逐步解除 ,土家、苗不断汉化。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茅古斯舞,同时被我国舞蹈界和戏剧界专家认定为中国舞蹈、戏剧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从其服饰、道具到其表演形式、表演内容,茅古斯真实地反映了父系社会初期至五代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状况。解读其表象背后蕴含的自然、图腾、祖神、生殖崇拜等上古时期遗存的宗教信仰符号及美学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承载厚重的艺术形式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有悠久的历史。研究表明,从土家族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和蕴涵的内容可以看出,土家族传统体育是在该民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逐步产生成熟起来的。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与这个民族居住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节日礼俗、信仰礼仪、军事战争、对外文化交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出一个勤劳勇敢、乐观浪漫、开放豁达的山地民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掌握湘西自治州9-12岁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状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调研法、体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对苗族、土家族与汉族9-12岁2 380名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血压、肺活量)、身体素质(5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m×8)等7个指标测试的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9-12岁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指标年均增长的幅度呈现出基本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在速度素质方面汉族>土家族>苗族。在力量素质方面,立定跳远基本的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男生>女生;仰卧起坐呈现基本的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女生仰卧起坐的增长幅度小于男生;在耐力素质方面基本的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同年龄段耐力素质男生>女生。  相似文献   

16.
湘西土家族、苗族学生1991-2000年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湘西1991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土、苗学生的视力、龋齿、血红蛋白、蛔虫卵、首次遣精和月经初潮作9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西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年间,土、苗学生近视患病率除土男外均出现上升,其中小学生大多数出现上升,初中生各有增减,高中男生大多数出现下降,女生大多数出现上升。(2)9年间,土、苗学生龋齿患病率平均值和龋均值出现下降;低陆和蛔虫卵检出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3)9年间,土、苗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均出现提前。  相似文献   

17.
杨林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2):112-113,127
土家族摆手舞体育文化源渊流长,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沉积,蕴藏着极其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内涵,历经时代变迁而演变为当今的各种体育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动作灵活多变,集大众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在当今提倡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我们应当大力开发挖掘土家族摆手舞体育文化,来满足现代土家儿女全面健身娱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摆手舞是流行于湘、鄂、黔土家族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健身娱乐活动,具有较好的健身价值。文章通过对办公室人群土家族摆手舞健身操创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办公室人群土家族摆手舞健身操的创编原则,并初步创编了一套适合办公室人群健身的土家族摆手舞健身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