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亦称"十六字法")是普通中学教师探索并创立,在中国大地上教授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并获得成功的高校外语教学法。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揭示了外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普遍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不可否认,任何教学法都存在着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教学法的发展也应该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本文将从其理论框架入手,探讨"张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进一步促进外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外语学习中,习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语的学习应该以"习得"和"学习"相结合。在外语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语言习得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排除一切不利的情感因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外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莹  高见 《教学与管理》2012,(24):52-53
在我国,外语教学更多地强调外语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外语教学所具有的跨文化的人文性和人文价值。外语教学要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内容应该成为外语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语文化逐渐成为外语教学内容的一部  相似文献   

4.
张宝  刘新荣 《英语辅导》2011,(2):4-6,10
我国高校里外语学习方面"学业弱势群体"(ADG:academically disadvantaged group)的存在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现实,这引发了语言专家对外语学习中个体差异的关注。造成个体差异的因素一般被分为两类: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外语学习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在认同个体语言认知能力差异存在的同时,指出应该在实际外语教学中体现对该差异的尊重,并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改善现有的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为立足点,以大学教育的人文原则落实大学内涵,针对外语学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揭示大学外语教学中人文教育脱离实际的状况。在对外语教学中大学人文教育的研究基础上,指出外语人文教育在把握西方人文知识的同时,还应注入人文本土化元素。  相似文献   

6.
"双外语"学习是回族集聚地区学龄回族儿童参加的国民外语教学和清真寺"经堂教育"阿语教学的一种教育形式。回族儿童对这两种外语教学的认识及所持有的不同情感态度,加之生活环境与社会条件对他们外语学习的影响程度不同等,形成了不同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属于同组学习者在阿语学习上表现出的学习动机明显高于英语学习者。在"双外语"学习中女童形成不同动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宗教情感倾向"、"家庭及社会环境与条件"、"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的价值取向"等也是不容忽视的。若能在"双外语"教学中相互借鉴、互为通用,将有助于提高"双外语"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7.
根据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中国外语教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外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人文性,并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营造良好氛围,探索一条英语教学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公共英语的划分、发展历程、调查研究的现状和外国对外语教学的目标要求说明了人文性是外语教学的内在要求。然后结合经典教材和目前的研究从动态的角度探讨了外语教育中人文性内涵。最后,探讨了在大数据时代,基于多媒体网络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如何进行人文性转向,需要把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再加上学生的兴趣和资源库的建立和更新。  相似文献   

9.
通过外语教学课堂中人文思想的渗透,提高外语教学课堂的生动性、效率性;利用多种人文方式相互融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外语学习的积极性;为提高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小学外语教学活动的历史脉络简陈2011年,日本在全国的公立小学中正式导入外语活动"(可以理解为"外语教学活动"或"外语学习活动"),以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对象的英语课终于正式启动。虽然其名称是"外语"活动,但是根据文部省的规定,原则上学习内容定为"英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同阶段,通过唱歌、游戏、猜谜语、竞赛等各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学会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单英语,这种以“体验式”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被称为“英语学习活动”,其核心是“英语会话”。  相似文献   

11.
本应体现人文教育特色的高校英语教学正在陷入"没文化"的尴尬境地。渗透人文教育、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了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从语言与人文的关系、师生关系、教师自身人文素养、语感教学、民族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经典阅读和母语能力提高等七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加强高校英语专业人文教育及其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随之,我国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俄语作为外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历来都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紧密相连.莫斯科大学弗谢沃洛多娃教授是俄罗斯功能语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属于交际语法中的实践派.她提出了"功能一交际句法"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语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研究:现状、局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外语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研究发端于1975年,截至2010年底,发表研究论文103篇,探讨了我国外语教育领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等六大主题,获得了外语学科实施人文教育的理念及其具体方法等八个方面的初步发现。课题研究在认识理解、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层面均表现出其局限性,未来研究可分别针对这些局限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以及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外语教学目标与要求,我校提出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实施“3+1”的基础教育加网络实践的课程建设方案。大学外语网络教学模式是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层次化、个性化、自主化、信息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应用型人才外语能力的目的性培养,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大学外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正处于从普通外国语言教育向汉语国际推广教育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中出现的情感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浙江大学的合作伙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实践为个案研究,从课堂教育中情感表现的三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推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情感问题进行分析,从保护学习者良好的汉语学习动机、降低课堂学习中的焦虑和抑制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等情感问题出发,探讨相应的汉语教学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文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作为母语的语文课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的最重要的内容。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笔者将从人文素养的内涵出发,阐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重点论述如何在散文、小说、诗歌的阅读教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本主义教学成为欧美外语教学界一个关注的话题.它以人为本,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习者健全的人格,并且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以外语教学为出发点,探讨人本主义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高校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语言技能薄弱的问题,从教育质量角度反思多年来对我国英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语言“习得”观和应试教育观,指出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应坚持以语言技能培养为基础的语言教学观,并就外语教学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如语言能力培养、语言认知、语言能力检测和评估等进行探讨,强调以语言技能培养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英语教育“费时低效”状况、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育现象学——一门成人与儿童如何相处的学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梅南的《教学机智》、《生活体验研究》和《儿童的秘密》等书近来在大陆相继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教育现象学的极大关注。人们对教育现象学很感兴趣,但又有诸多疑问。什么是教育现象学?教育现象学做什么?如何运用教育现象学来从事教育和教育研究?本文尝试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20.
结合权威的外语教学大纲理论,从教育目标、需求分析、教学原则、能力培养、外语专业教材建设、外语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版)》与高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衔接、学生语言和心智技能八个角度,对2000年以来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与评价,揭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