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中运动员之间的协作和器械使用进行重点研究,探析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特殊艺术性加分方面的现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协作上,3圈4棒项目稍占优势,5绳项目中协作类型不均衡,有缺类现象;在器械使用上,两个项目都存在不足,相比之下,5绳略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艺术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录像分析法、数据统计与比较研究法,主要就国内外艺术体操大赛前8名代表队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价值分类进行统计对比,以探明存在的差距及其成因。研究表明,作为中国艺术体操主攻方向的集体项目,在艺术价值中特殊艺术性加分方面,我国也仅在运动员之间的协作加分的分值上稍有优势,在其他几类特殊性艺术加分上,无论是在选择熟练性运用的类型、器械使用的数量上,还是在独创性加分上,均与世界优秀运动队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国际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姚明焰 《体育科学》2002,22(5):65-68
采用文献资料、技术统计和比较分析方法,对2001年新规则中独创性加分的变化特点以及国际国内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现状和趋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世界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迅速,俄罗斯以绝对优势领导着世界创新的潮流。中国在个人创新领域成效显著.但在集体创新方面急待实现零的突破;(2)个人项目以身体难度动作的创新为主流,其次是器械动作的创新,未来在转体、跳跃和平衡类身体难度动作方面的创新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3)少年集体项目的创新与成年几乎形成同步发展的趋势。通过研究.以期引起我国各省市代表队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并为我国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圈操技术运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图像解析、数据统计、献资料等方法,对2003年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圈操比赛的成套动作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圈操器械技术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器械的使用中存在诸多不足:身体难度过程中与器械技术结合的价值不高,特殊艺术性加分普遍较低,完成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体育科研》2005,26(5):88-88
一、雅典奥运会后评分规则的主要变化1.取消联合难度,用量化标准严格规定四大身体难度的数量2.继续增加器械熟练性和器械使用的加分力度:新规则的变化表明对器械技术的要求更加提高,是今后技术发展的趋势。3.大幅度提高了运动员现场完成情况的权重:为了提高艺术体操的技术规格防止场上过多的失误,增强艺术体操的观赏价值,FIG 在新版规则中对完成情况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并且对器械掉地、抢接等错误提高了扣分的力度。该变化显示,一套动作编排再好,如果没有现场完成的保证,一切将无从谈起。因此运动员的完成情况是关系到技术、艺术和成套动作的关键部分,也是决定成败的核心环节。4.补充规则采用量化评定,对艺术价值中过多的跳跃难度加分加以限制:最近国际体联针对今年几次国际邀请赛、欧洲锦  相似文献   

6.
以文献资料、图像解析、统计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对近两届奥运周期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棒操器械技术的运用趋势与规律进行探寻。结果表明,棒操器械技术在成套动作中特殊艺术性加分最为丰富;在与不同类型的身体难度动作结合中呈现出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采用最新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对九运会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前 8名绳、圈、球、棒的成绩册及比赛录像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 :增加我国运动员各项器械运用并结合难度完成的总数量 ,增加熟练性加分和独创性加分是缩小与世界水平差距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艺术体操新旧规则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1、2003和2005年版艺术体操规则的对比研究,分析新规则的主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新规则对运动员完成动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作出现失误,扣分力度将增大;2)提高了艺术价值中的特殊艺术性加分权重;3)难度级别不断增加;4)突出各项目器械的身体动作特点,对运动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重视动作的审美价值,强调成套动作的竞技性和观赏性。  相似文献   

9.
1992年通过的艺术体操新规则同原规则相比有许多变化,主要有:个人竞赛与裁判方法、身体动作及难度要求、器械动作组和加分因素的变化。规则变化将促使艺术体操难度的迅速发展、质量的完美与准确、成套编排的更具有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新规则对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结构的影响,比较分析我国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对策,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2009艺术体操新规则的变化,以2008奥运会、2009世锦赛和全运会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成绩结构特征。研究认为:新规则重视运动员动作难度的发展,强调身体难度与器械难度的均衡发展;世界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难度发展程度还不高,器械难度与身体难度发展存在明显不均衡性;我国运动员的整体水平不高,在提升整体训练水平的前提下,提高动作难度是今后训练的核心问题;我国集体项目后备人才的难度发展和艺术表现已成为保持优势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CBA甲A队员的年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BA甲A队员年龄结构表明,年轻队员需假以时日才能达到运动水平的最高峰,而年届30的运动员并不为老。后卫、前锋、中锋队员的平均年龄依次递增,反映各位置队员的成熟期依次推后。外援队员的平均年龄虽明显高于国内队员,但仍属正常。  相似文献   

12.
《狮吼记》中的柳氏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妒妇”的形象。其实她是一位敢爱敢恨、对不平等男权社会进行抗争的女性。其“妒”的内涵是对丈夫的爱和要求丈夫感情专一。最后,柳氏在游历了阿鼻地狱之后,尽弃“悍妒”,皈依了佛教。作品在客观上揭示了封建势力和佛教互相扶持的实质,这使得柳氏的形象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教练员的职责与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练员的职责和素质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具有着不同的内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谈教练员的职责和素质更有其本身的重要性.从教练员的角色扮演、训练思维和修养等方面分析教练员的职责和素质,意在为运动训练过程教练员的思想教育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优秀赛艇运动员血色素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忠林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22-23,26
对湖北优秀赛艇运动员的血色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年的赛艇运动使他们的血色素约增加了12.3%。  相似文献   

15.
宏烨 《收藏》2007,(9):156-157
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骗子,以中国来说,不论哪个朝代部有骗子,骗术是从未绝于世的。宋人刘克庄的《后村集》卷五十二有一篇《庚中召对》,有云:“臣惟国家三数年来,凶相弄权,以富强自诡,辅圣天子而行霸政,为天下宰而设骗局。”我还想到,一个人从小到火,似乎没有人敢说自己从没被人骗过,  相似文献   

16.
赵亮 《体育与科学》2012,(5):117-120
终身体育作为一种完整的、现代的体育思想,其教育对象涵盖所有的人群,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从个体发展来说都是需要的。研究如何促使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构建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以提高和改善个体的生命质量,以及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果表明终身体育教育要由学校、家庭、社会协作,共同努力,根据个体差异而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科学体育健身教育,这样才可以构建一个完善而完整的,以人为本,呵护人的一生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休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带有积极、自由的主观态度的野外露营,进入了人们的休闲生活。本文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的知识和方法,从休闲产生背景出发,多角度地分析了这种原始而又时尚运动的休闲价值,认为野外露营运动是以愉悦、休息、放松为主要目标,是亲近自然,积聚能力并投入崭新生活的一种状态,是强身养心、繁荣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多功能的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足球职业化的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足球冲出亚洲,是中国足球在职业化、市场化道路上取得的历史性巨大成果。中国足球职业化在动态中发展,具有足球产权主体化、足球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足球市场机制发挥重大作用的特点。对中国足球职业化中存在的运动员“走失”,行政干预和“外引”中价高值低和足球彩票带来冲击等问题要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钱宗梅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160-161,153
运用文献资料与访谈法对我国足球场观众暴力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下几个原因:裁判的影响、社会原因、项目本身的特点、安检与警察问题以及球场内部暴力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跆拳道的技术是本质,文化是内涵,精神是灵魂.灵魂是其最高的人生理想追求,是跆拳道的最终真谛,加强对跆拳道的深层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对精神的概念和跆拳道的精神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跆拳道有着团结协作、天人合一、忠孝两全、身心兼备、包容开放、百战不屈、礼义相随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