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形象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方面。文章以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为写作对象,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介绍了我国当前国家形象传播现状,接着分析了我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公信力问题等等;最后分析了我国国家形象传播对策,从政府建设、政府发言人制度完善、加强媒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对外军事培训已经成为我军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在对外军事培训的传播工作还面临着传播对象研究不够深入、传播内容选择不够自信、传播方式运用比较单一、传播主体参与不够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从正视受众文化差异,构建开放课程体系,建设先进制度文化,立足多元文化载体,开展文化互动活动等方面探讨了我先进军事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并据此提出了开展先进军事文化传播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陈先红  江薇薇 《传媒》2018,(15):61-64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讲好中国故事"已经升级为一项国家传播战略实践命题.本文以中国春节故事为对象,以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为主线,结合USP基础理论,提出了建立中国春节故事对外传播USP理念的主张和策略,旨在为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家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又是软实力的基础,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红 《今传媒》2023,(4):117-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把国际传播上升到战略传播的重要位置。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国际传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建构。本文以历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为例,对国家形象建构路径、建构困境和建构策略三方面进行探析。国家形象建构路径:主流媒体引领,而后新媒体渐进融入;突出情感叙事;用户呈现集群化特点。国家形象建构困境:主流媒体报道刻板严肃,偏离受众期待;传播语境上存在隔阂;赛事舆论缺乏引领。对此提出国家形象建构策略:主流媒体改变自己过于严肃的形象,跳出“官腔”桎梏;打破国际传播隔阂;净化舆论空间,做好舆论引领。  相似文献   

6.
全燕 《东南传播》2011,(10):52-53
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进行传播学解读,指出该片以寻求多元文化认同为传播动机,以人本主义的叙事框架为传播策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家形象推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回归实践,指导现实中国的对外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进行传播学解读,指出该片以寻求多元文化认同为传播动机,以人本主义的叙事框架为传播策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家形象推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回归实践,指导现实中国的对外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形象纪录片的对外传播,是新时代外宣的重要课题,业界和学界对此已经展开积极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本文结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海丝国家《视听福建》纪录片展播项目"的对外传播实践,就中国形象纪录片的对外传播策略进行探讨,从实践中总结出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内容突出普世性和地域特色、传播渠道的精心选择与融媒组合、海外传播的效果评估等具有实操性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前中国正处在持续发展并向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为自己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及与外部世界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国政府有必要为此进行长远规划,将其作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论述国家形象内涵、国家形象塑造主体和国家形象传播受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媒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在全球传播视角下,现代传媒对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具有积极影响,新媒体的多样性助推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人物形象塑造在国家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要开展对外传播,人才是关键,关注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及对外传播理论与和传播实践,研究媒介建构、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对外传播人才对国际传播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期“传媒大讲坛”从媒介建构、国家形象塑造及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刊出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江作苏教授等的文章《国家形象的官媒与民媒二元建构蠡谈》,文章以官媒与民媒两大类传媒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为主线,分析了两个舆论场的传播格局,深刻剖析了我国国家形象的媒介互补建构策略,对我国建构可操作的国家形象传播体系具体参考价值。《我国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高校的调查分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对外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新闻学博士侯迎忠等撰文,文章以广东高校为例,对广东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机制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进而对该省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缺陷提出建议,为我国其他省份培养对外传播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学者剖析深刻,思想深邃,其敏锐的学术视角、前沿的理论思维,相信对当前我国对外传播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鹏飞 《新闻世界》2009,(7):141-142
西方信息传播的强势使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遭受严峻挑战。如何突破西方的话语体系,客观、真实地传播我国国家和军队形象,是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文本为切入点探讨了改进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的方法和途径,既从文本意识层面,又从文本语言、风格层面进行了考量,对于提升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的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孟伟  刘鹏 《现代传播》2024,(1):62-73
面向传播对象国受众的高质量内容输出、有效到达和正向且持续性的影响,是我国国际传播力提升的重要目标。对5个东盟国家青年(n=118)的半结构访谈和研究显示,“中国概念”和“中国形象”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突显文化特质、标识性特征与内涵定位等议题的重点突破口,“文化锚定物”可看作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内容策略,以传播内容为核心的整体性对策和文化锚定物设计五要素是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何可  林宇阳  张毅  蔡爽 《传媒观察》2023,(3):97-104
当前,国际传播正处于从过去基于大众媒体的自上而下范式,向以全球一体化互联网为基础、自下而上全局性范式转变的关键时刻。无论是从世界格局演变、传播业态发展,还是中国国际传播实践来看,我们都迎来了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的重要时机。回顾2022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迎来井喷式增长。围绕国际传播基础理论创新、国际传播范式转变、话语权与国家形象研究、媒介渠道延展策略以及国际传播海外研究等议题,形成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5,(8):56-60
在媒介化和全球化双重背景的驱动下,当前国家形象的传播存在政治宣传泛化、折射传播异化、定势选择固化等瓶颈问题。社会公共事件则为国家形象的传播困境提供了广泛的对象群体和话语契机,而媒介报道的偏差进一步加剧了国家形象的认同危机。随着社会信息场域逐渐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换,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更需借力于微传播力系统。从整合力、推广力、执行力等核心要素进行多维建构,逐渐凝聚社会共识,弥合国家形象的认同危机则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10年以来,中国的国家公关和国际传播力提升,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命题.这一命题的形成.是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与对外交往的要求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国家公关是一种有明确国家利益指向的公共关系活动.它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相关组织机构,包括媒体、非政府组织、甚至是个人,其对象主要是国际舆论或者对象国民众,当然在某些时候也包括对象国政府:其目标是提升国家形象、分享发展理念.手段往往使用公共外交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6.
国家理念是哲学上关于国家的观念和学说,它是发展性和传统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家理念处于指导地位,国家理念的不同决定了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容、国家形象传播主体选择、国家形象传播的具体策略的不同;而国家形象传播效果会对国家理念起到完善和矫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家理念在国家形象传播和塑造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指导作用。国家理念的不同决定了国家形象传播的具体内容、国家形象传播的主体选择、国家形象传播的具体策略的不同,国家形象传播的效果对国家理念能起到完善和矫正的作用。国家理念是区别不同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政治学和传播学相结合的视野下探究国家理念与国家形象传播、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为做好国家形象宣传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因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国的对外军事话语传播意义重大。在此以《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白皮书在消除所谓“中国威胁”、对外树立中国军事安全形象方面的话语策略与困难所在。另外,笔者认为,在建设中国梦的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军事话语传播获得了新机遇与新功能,由中国引领的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潮流,增强了中国的吸引力,也因此为中国的军事话语传播提供了新的内涵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2008年北京奥运宣传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方 《当代传播》2006,(5):84-85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最大无形资产。而文化是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笔者认为,建构我国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传播中国文化,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所以,本文以奥运宣传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阐述了以传播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来建构我国国家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蕾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12-214
中国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高的同时,国家软实力建设相对滞后.2012年5月14日至22日,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具有外宣功能的纪录片完成了首轮谢幕.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及对比分析方法,从传播范围和被接受程度分析该片的传播效果,并和国家形象片对比,总结出我国在对象国媒体议程设置影响下,应积极制定国家形象影像化和文化传播战略,通过多媒体和新媒体将我国国家形象植入大众生活和文化的传播中,提升国际传播的效果,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感,塑造一个真实健康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