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特别是想象作文,都是固定的模式,学生的想象力贫乏,内容枯燥.大家都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才最有效.而孩子们,对写想象作文则如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有话写不出来. 在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课标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如小学五年级的《未来的____》,六年级的《二十年后的我》等,都要写未来发生的事情.我们称这类作文为预测性想象作文.下面我就结合这些命题的特点和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小学高年级预测性想象作文的结构特征及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通常的命题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教师直接命题。就是由教师直接出一个题目,或者是完整的,如《我的一个好朋友》《放风筝》;或者是不完整的,如《我爱家乡的××》《一个××的人》。直接命题的优点是导向明确,它能让学生一下子明白要写什么,可以写什么;缺点是选材的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写出来的作文接近和雷同的比较多。  相似文献   

3.
1.命题新。首先,注重命题新颖性,促使学生开启创造性思维。好的作文题目,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可命为:七年级《我长大了》《亲情》《妈妈的唠叨》;八年级《一个不平常的人》《一段难忘的奇遇》;九年级《眼神》《责任》《听妈妈讲小时候的故事》。这样的题目每学期补充一些,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通常的命题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教师直接命题.就是由教师直接出一个题目,或者是完整的,如<我的一个好朋友><放风筝>;或者是不完整的,如<我爱家乡的××><一个××的人>.直接命题的优点是导向明确,它能让学生一下子明白要写什么,可以写什么;缺点是选材的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写出来的作文接近和雷同的比较多.  相似文献   

5.
想象作文就是把人脑中加工改造而创造的一种新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的显著特点是创造性。新课标明确要求:中年级要“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四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曾强调“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拘形式地写想象,就是鼓励学生畅想未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童话,写幻想作文。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由教师先命题,有些题目是反反复复写,如《一件小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的老师》《我的家庭》等,小学就开始写,上初中又写,到了高中阶段还在写;学生都厌倦了,只有随便应付。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模式,我们就可以改变这种现象。“非指示性”教学的核心是“不明确指示学习目标,不明确指示问题答案”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非命题作文和创意命题作文。一、非命题作文相当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教师不命题,但有一定的范…  相似文献   

7.
我从小学到中学,有几篇作文不知道写过多少次:<新学期的打算>、<我的家史>、<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年年如此,题目都没有变过.  相似文献   

8.
一、命题。过去的作文命题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味追求政治性,命了一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题,如《国庆节有感》、《伟大的祖国在前进》、《怎样做革命事业接班人》等大而空的题目,逼着学生写几句简单、空洞的口号。这是造成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之一。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作文命题,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题目的范围一定要小,要具体。例如《在幸福坝上》、《我爱的小动物》等等。一位学生在写《在幸福坝上》这篇作文时说:“我每天上学、放学都路过这里,对这里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的教学新时期.小学作文的拟题却仍未走出束缚情感放飞的误区,学生一看到《一件有意义的事》、《难忘的一个人》等老面孔的题目,激发不起内心的写作欲望,甚至产生厌倦写作情绪。事实上,“我的&;#215;&;#215;&;#215;”“难忘的一件事”此类命题。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某些方面分析,确实给学生打开写作兴趣之门,设置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障碍。小学三年级是起步作文,四年级是训练巩同作文.五六年级是写人写事的叙事类成型作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直采用不变的题目,制约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发展。凝炼、神韵、诗意的题目,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省编教材语文第11册的精讲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标题艺术创新的典范.一则深爱祖国的故事,取一个颇有诗意的题目,让读者有了好奇心,有了阅读的冲动。怎样从题目上为学生提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空间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存在两大难题:阅读、作文。不少学生拿着一篇文章不知如何阅读,不知怎样吸收文中的"营养"。一写作文就像避瘟神似的特别害怕,总感到作文无话可说、无从写起,常常是三言两语就把一篇文章写完了。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对日后高年级写文水平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作文"的要求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小学语文大纲也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说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  相似文献   

11.
本次作文要求以《我和××》为题写一篇作文。为了帮助学生审题,我们可以设计以下训练: 一、打开思路,完成命题 由于是半命题作文,选材的范围很广,学生要完成命题不难,但要使命题准确一些,质量高一些,我们不妨设计下面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比较,哪些题目好一些,哪些题目有欠缺,为什么?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2.
张莹 《辅导员》2013,(4):55-55
<正>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是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训练.高年级是命题作文,三年级则是由看图写话向命题作文的过渡。训练的方式是由有图到无图,由无题到有题:从命题看图作文,到命题自己选材作文。怎样完成好这个过渡.为高年级命题作文打下基础呢?我在实际工作中边学习边摸索,有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必要性。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有图作依据,学生可以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分析和联想写出一段或几段话来。三年级的习作.逐渐地取消了图画,向命题作文过  相似文献   

13.
彭呈友 《文教资料》2005,(35):131-132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情动而辞发。创设情境,注重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是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一、改变命题形式,由题激情。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念高小时写不出教师布置的作文题,而对自己出的题目《西海子游记》竟写了足足五册作文本。由此看来,突破传统命题方式的“瓶颈”,确是提高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关键。教师要改变命题形式,努力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趣味性强的作文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同样是写“我的同学”,采用“对号入座式”,让学生把自己的介绍读出,让大家评价他写的是谁,…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话题,让我们从一篇作文开始。 笔者的女儿就读小学三年级,老师布置写作文,女儿写了这样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玩“摩尔庄园”》,作文里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5.
“集体作文”这个名词可能很新鲜,但在我历任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每学期总要插进去一两次。“集体作文”必须先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要写的文章的整个故事梗概,然后由老师命题,老师开头,让学生接述下文,每接一句或几句,可以写在黑板上,并进行讲评,鼓励表扬。接得不好,离题,再进行诱导,但不可批评。实在接不下去,老师可以帮接,一直到整篇作文全部完成。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劳动,是教师扶着学生共同走完的道路,既辛苦,又有趣,但更多的是有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思想集中。记得我曾经指导过一次四年级的集体作文,为了结合三月份的爱鸟周活动,我设想了这样一个故事梗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小学的三、四年级是作文训练的过渡年级。三年级要在一、二年级看图写一句话和几句话的基础上学会写一段连贯的话,四年级要在三年级连句成段的基础上,逐步向连段成篇过渡,而开始命题作文。此时期,学生句段的基本功如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了高年级就能写出符合大纲要求的完篇作文。因此,这个过渡阶段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年级。教学实践,使我深感当前中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较低,部分学生的基本功很差,老师对作文课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怵头厌学。面对这些问题,我  相似文献   

17.
学生为什么怕作文?为什么不同年级的学生几乎是一致认为"没啥可写".不少高年级学生反映:讲讲还可以,但拿起笔来,就没话可说了,因此就不喜欢作文. 是不是所有的作文都不喜欢?那又不尽然.多数学生都说,看图作文最容易写,他们都喜欢写,高年级学生更喜欢自由命题作文.是不是自由命题作文更容易写?当然不是.论难度,自由命题作文要自己命题,自己确定范围,无规可循,困难要比教师确定范围和经过指导要大得多,可学生偏偏喜欢写,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作文教学思考的空间.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习作机械、死板、千篇一律,文章缺乏个性.作文本来是为了交际、生活的需要.可是以命题作文为主要训练形式的传统作文教学,是为作文而作文,教师出题学生写.学生并不感到是生活的需要、交际的需要,而是为了分数不得已而写.  相似文献   

18.
“作文程序训练”实践谈呼和浩特市满族小学李欣“教给方法,培养能力,说写并重”是作文程序训练的宗旨。依据这一宗旨,在实践中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和步骤。一、给范围,学生自己命题,确定中心思想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死命”一个题目,让学生围绕着这一个题目去...  相似文献   

19.
命题作文是小学作文的基本形式,也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可很多学生面对作文题,都会谈“写”色变。分析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命题不够新颖。中高年段的作文题常出现《我十岁了》《对不起》《我成功了》,面对此类命题,学生往往见得多了,产生写作厌烦情绪。记得有学生曾把自己第一次做西红柿炒鸡蛋的事情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六年级;还有学生把自己捉了一只金龟子,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存在两大难题:阅读、作文.不少学生拿着一篇文章不知如何阅读,不知怎样吸收文中的"营养".一写作文就像避瘟神似的特别害怕,总感到作文无话可说、无从写起,常常是三言两语就把一篇文章写完了.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对日后高年级写文水平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作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