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助跑抛掷实心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奚卫兵 《体育教学》2009,(12):31-32
本期是由投掷类教学设计与其他类三篇优秀教学设计组成。投掷类教材由于场地与安全的限制,已经趋向于实心球与轻物投掷,也日益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如本期的“助跑投掷实心球”,表现出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有技术的重组与延伸,其实也是一种思想回归,让我们不禁想起了垒球、标枪。本期还有四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是由于专题的原因没有能够及时刊出,放在年终一并呈现给大家,其中“迎面接力跑”的教学设计一定会给大家思考教学设计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2.
来信照登     
编辑同志:您好! 读了贵刊1984年第3期中一篇题为“用圆圈式的队形进行铅球教学”后,有些不同看法,提出与作者商讨在教学中,是坚决反对面对面投掷的,其目的是为了教学的安全。俗语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运用圆圈队形进行投掷是体育教学上禁用的方法,其弊病在于: 1.圆圈队形投掷教学时,投掷器械者的左、右、前三个方向都有人,是很危险的。 2.即使学生上课的纪律很好,教师的指挥能力极强,投掷时能同时出手,又能同时去拾器械,但趟若有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伤害事故。 3.投掷出去的器械向一个方向(中心)不可避免会发生器械的相碰,而使器械遭到不  相似文献   

3.
这篇教案是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刘尊家老师,参加全国八城市优秀体育课观摩交流活动时编写的一篇教案。这篇教案的特点是:改变了传统教案编写模式,文字不多却很精炼,无论从格式,写法、结构上都很有新意,教案中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单列一栏。在教师指导一栏,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法、导法做为主线;学生活动一栏,把学生的学法、练法做为主线:两条线鱼贯而下贯穿始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为学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课后小结与单元教学小结●刘瑞文按现行教学常规,“课后小结”是完成一节教学课后的主要情况的简单总结,是现行的“教案”所必须包括的部分。但在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际工作中,这一部分内容完成得很不理想,这里虽然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但我认为主要的还是受客...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学校体育》94年第一期“教学门诊”栏目刊载了章文同志关于如何编写体育课教案的问题征答,这个问题提得很有实际意义。 上课写教案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天经地义。问题是写什么,如何写。如章文同志所说,公开课、评优课等活动中所见到的教案“的确很清楚、很详细、很正规”,笔者曾观摩  相似文献   

6.
张旺 《体育教学》2009,(9):24-24
“书头案”也是教案的一种,它是在原先备好的教案的案本上进行选、标、改、调等活动之后新形成的教案,是一种复备的教案。进行“书头案”备课尝试是为了提高教案的实效性、减少备课形式主义的一种备课实践活动。“书头案”对于一位教师教学同一个年级的多个班级是很实用的,因为一个年级的各个班级授课内容基本一致,只是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课堂常规情况、技能掌握程度等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体育投掷项目教学比较枯燥,带有一定的训练强度,很难吸引学生,以至于大多数学生被动上课。当然,缺乏积极性的学生,多是应付体育课堂,根本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这在田径投掷课堂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体育教师很有必要引入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搞活课堂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田径投掷水平。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体育游戏的本质,然后分析体育游戏在田径投掷课程中的作用,最后阐述体育游戏在田径投掷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旺 《体育教学》2008,(3):14-15
所谓“二次教案”,就是在以前备课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甚至是三次、四次备课,也就是利用自己以前的备课教案,在此教案的基础上重新书写,写出自己对该次课的不同上法的意见,上完课以后,再写出自己对改进这节课的想法和本次课的得与失。在以前课时教案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备课,我称之为“二次教案”,而之前的那篇教案,我称之为“预教案”。我们是这样进行“二次教案”备课尝试的。  相似文献   

9.
投掷项目中,推铅球技术是比较细致的项目之一。在对推铅球技术正确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推铅球技术进行划分和理论分析。本通过大量献资料查阅及多年运动训练及教学总结,对推铅球技术分成5个环节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小学投掷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垒球掷远,是体育教学中的难度较大的项目,特别是女生感到更困难。表现在上肢力量差,以往在“达标”测验中有一部分学生其他项目都通过了,而投掷项目却难以达到标准要求。根据这一情况,我们体育教研会确定教学研究活动的重点是“投掷”。首先我们组织全区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大纲和教材,再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小学生是原地投掷)确定教学研究的主题:即“快速挥臂”的教学。按照这一课题分别在高、中、低年级组织了三堂研究课。三位执教老师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办法来达到“快速挥臂”的目的。归纳起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我市体育教学工作,今年九月由市教育局和中小学体育教研会联合组织了一次对中小学体育课教案的评选检查活动,评选出郑睦英、许明德等二十篇优秀教案,分别给予表扬鼓励。从评选结果看,大多数教师备课认真,教案比较完善,课的目的要求明确,重视“三基”教学,教材安排合理,主次分明,并能根据各自的特点,因地制宜选用教材。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的任务完成较好。但也反映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有些教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投掷标枪技术的分析及实践教学的观察发现:许多投掷标枪的错误动作是由一些不易被人重视的“次要”部位头、非投掷臂和手腕的动作引起的,并指出在今后的教学和训练中,应重视这些“次要”部位的动作对正确投掷标枪技术动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师要想把体育教学工作搞好,首先要写好教案、备好课,而写好教案、备好课的前提则是了解学生,尤其是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比较复杂,却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在事前就能把握所带学生的特点,并抓住和把握心理活动的几个主要因素,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就能使学生学得快、理解得深。1“注意”规律的运用运动技能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动作示范、讲解和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很喜欢垒球掷远,我校班额大,户外上体育课的学生多,而校操场狭小,所以垒球掷远教学易发生事故。教学中我总结出用“纸”制作垒球及投掷方法,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5.
投掷项目是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重要项目。另外,通过投掷项目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听从指挥等良好品质。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场地、器材、动作性质特点及安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感到比较“难”教,学生亦感到枯燥、乏味,造成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练习的效果。因此。按照“大纲”要求,依据学生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就可以化解消极因素,做到事半功倍,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和练习的效果。l.宜采用轻投掷物进行练习采用轻投掷物进行练习对学生掌握正确的出手角度和投掷方向,体会全身协…  相似文献   

16.
训练器械的改进,往往会使训练效果有重大的提高。我国目前投掷训练使用的器械,新的不多,这也是影响投掷专项能力和成绩没有重大突破的原因之一。据知,在一些体育发达的国家,已广泛采用橡皮包制的各种投掷球作为投掷训练的器材,由此我们受到了启发,在有关工厂的协作下,研制了一种“橡皮沙心球”(下称“沙心球”)。现就它在投掷训练中的作用,作如下介绍。一、促进投掷专项能力的提高。在投掷训练中,专项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过去一般都用投掷垒球、铁球和小药球等器械,但由于受气候、场地和重量等方面的限制,使用时很不方便。采用“沙心球”投掷,可以大大提高投掷练习的强度和密度。“沙心球”的投掷也可以与一般力量训练相结合。如做卧推或快挺等力量练习,紧接着再做一组很斜扩胸,或用左、右手对墙投掷“沙  相似文献   

17.
宋亮 《中华武术》2006,(1):47-48
“超越器械”技术是投掷技术中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其技术比较复杂,在买际的学习中往往不易掌握,常出现助跑投掷器械与原地投掷器械成绩相差无几,甚至比原地投掷器械成绩还差的反常现象因此,为了使广大投掷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超越器械”技术有更深刻的认识,使运动员尽快掌握“超越器械”技术,提高投掷成绩,本人对“超越器械”的作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现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视野下的投掷课例,一般将“投掷动作”和“发展力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水平一学生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需要,将“各种形式的投掷轻物”作为教材,围绕“投掷动作的多样、投掷结果的远度、跟踪与锁定投掷物的准确、安全运动”四个维度,通过“改变投掷动作、改变投掷器材、改变组织队形、改变同时投掷人数”四个变化,发展学生投掷能力的同时,培养快速奔跑与躲闪的灵敏性,以及视觉跟踪、图形-背景知觉等空间判断能力,为传统投掷教学增加新的视角,学生练习的兴趣、密度、强度、效果较传统课例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正>"备课"的概念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十分熟悉的,但当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等相关概念比较起来的话,并非人人都能说得很明白。比如备课是否就等于是写教案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文本是否就是一份教案的全部呈现?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又有何不同?假如这些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处于模糊状态的话,无论是做好备课工作还是提交一份完整的教案等都难以达到尽善尽美。因此,理清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掷实心球动作实质上是投掷动作中最后用力的后一部分,即从“满弓”开始完成动作,因此,关于动作要领及其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查找投掷教材即可。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头的作用,其实学生投掷中的许多错误也都与头有关。   一、投掷理论分析头的作用   投掷理论指出,头在投掷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肌肉的拉紧与放松,并有助于身体的平衡和完成超越器械,推球前的抬头有助于提高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   二、准备姿势时头的动作及其作用   投掷实心球动作是从“满弓”开始。此时,头的动作应该是充分后仰,这有利于“满弓”更加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