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1.罪犯不同于犯罪嫌疑人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被法院依法判决为有罪的人才能称为罪犯。在判决之前,则根据诉讼阶段的不同分别有不同的称谓。在立案侦查阶段应称为犯罪嫌疑人堤起公诉后称为被告人。如:“浙江逮捕5名破坏春耕罪犯”中的罪犯和“某地逮捕3名杀人罪犯”中的罪犯都应改为犯罪嫌疑人。由于“人犯”的提法不确切,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取消了“人犯”这一提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一些法制类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句子:“公安机关已将三名罪犯抓获归案”、“检察机关已对犯罪分子某某提起公诉”等等。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说法并无语病,但仔细推敲,发现其中存在着法律错误。 去年3月17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是我国的刑事审判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的重要转变,这就意味着,任何公民,在没有经过法院做出有罪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只有在法院对其做出有罪判决之后,才能被称为“罪犯”。因此,在公安机关侦察、取证期间,检察机关审查期间,对这些人只能  相似文献   

3.
笔者时常在某些广播、电视和报刊上目睹到某地召开公捕大会,对多少名人犯实行公开逮捕的报道.一些在会场上当众使用械具、挂牌、游街示众的特写镜头琳琅满目,有些报刊还把某地召开公捕大会作为新闻由头,以醒目的标题配发图片刊发在重要位置.公捕人犯的新闻消息在广播里更是如雷灌耳.一些接受现场采访者在广播、电视中慷慨陈词,大谈公捕大会的效果及其作用.使得这个与法律相悖,与党中央的一贯要求不相符的做法或提法众所周知,形成了合法化.政法界的一些行家和人民群众对此议论纷纷,十分反感,严重地损害了党的政法机关的形象.惩治犯罪必须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行必严,违法必究.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国徽闪耀,万民欢呼。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召开万人公捕大会,逮捕了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流氓犯罪团伙头子,原火炬区五星村“村长”黄耀满及其爪牙8人。至此,这个长期以来在火炬区内聚众闹事、绑架勒索、打架斗殴、放高利贷的犯罪团伙彻底覆没,22个团伙成员全部落网。当地群众像过节般燃放鞭炮、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5.
(一)“罪犯”的称呼要慎用 《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就是说,任何公民,在没有经过人民法院做出有罪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期间,对这些人员只能称之为“犯罪嫌疑人”,在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后,称之为“被告”或“被告人”。只有在人民法院对其作出有罪判决之后,才能称之为“罪犯”。 (二)公安人员不能去“侦察”案件 “侦察”与“侦查”,一个是军事用语,一个是法律用语,二者是有区别的。侦察是指军事上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活动。而侦…  相似文献   

6.
卿成 《新闻采编》2000,(4):23-24
为了避免和减少报刊上法律常识错误的重复出现,笔者就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法律常识错误举例加以说明,以供广大新闻工作者在编采工作中参考和改进。 “罪犯”的称呼要慎用 某报在一篇题为《好青年勇斗持刀歹徒》的社会新闻中说:“两名罪犯目前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此处使用“罪犯”的称呼是不妥当的。《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就是说,任何公民,在没有经过人民法院做出有罪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期间,对这些人员只能称之为“犯罪嫌疑人”,在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公诉后,称之为  相似文献   

7.
土耳其大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终于因言获罪。在最高上诉法院连续推翻此前下级法院的无罪判决,并将个人的爱国感情解释为不容侵犯的宪法基本权利之后,伊斯坦布尔西什里区民事法院终于在不久前对帕慕克做出有罪判决,  相似文献   

8.
虚拟空间的名誉侵权责任与言论自由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瑛 《新闻大学》2001,(4):40-43
前不久在南京颇有口碑的网上论坛西祠胡同上发生了一起名誉权纠纷案,网名“红颜静”的小姐状告网友“大跃进”对其进行侮辱、诽谤,造成她的名誉权受侵害。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大跃进”侵权事实成立,被判在侮辱“红颜静”的西祠网站向原告公开赔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应增设“侵犯债权罪”因长期不履行生效判决欠债不还,郑州市一些政府部门的负责人目前面临被拘留的结果。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曝光了91名“赖账户”名单,同时对33名已被列入拘留名单的“老赖”进行公告。我国刑法有一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常被法院援引到债权债务关系中来。然而,这个法条的本义是维护司法权威,作为拘留“老赖”的法律依据,其实只是在打“擦边球”。盗窃几百元就可以定罪量刑,而欠债数十万、上千万,反而可以逍遥法外,这是不公平的。笔者以为,对于这些恶意侵犯公民和国家财产的行为,刑法应增设“侵犯债权罪”。江西…  相似文献   

10.
江中澍 《新闻天地》2007,(12):22-23,18
2007年11月5日,广西北海市中级法院对轰动一时的北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受贿、工作人员贪污窝案作出判决,已退休的原北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杜儒增被判处无期徒刑,另有3名同案人员也被判有罪;北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称公积金管理中心)被判犯单位受贿罪,处罚金10万元。  相似文献   

11.
作者原稿:两名“官倒”落入法网北京市公安局今天上午在二千多人的大会上,依法逮捕两名“官倒”犯罪分子。这是北京第一例查处的“官倒”犯罪案件,也是全国的第一例。被逮捕的张影,男,58岁。是冶金工业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轻信了富商的甜言蜜语后,成了富商包养的“二奶”。两人相处过程中,女方先后收受了男方给付的21万元。富商的妻子得知后,以丈夫的“二奶”不但侵犯了她和丈夫的合法夫妻关系,也侵犯了她对共同财产的处分权和所有权为由,请求法院判“二奶”归还这21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以往,一些地方发生的类似状告“二奶”返还财产案,均以法院判决返还而告终,而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审理后,从保护财产权的角度出发,于2005年12月13日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判决:“二奶”享有接受馈赠等权利,驳回原告诉求。据悉,这样的判决在全国同类型案件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3.
2005年4月15日,徐汇区法院对市民首诉“政府信息不公开”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徐汇区房地局拒绝向董女士提供岳阳路200弄一幢三层小洋楼房产原始产权资料是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14.
6月11日,陈水扁穿一身黑色西装,出席聆听二审判决。当台湾“高等法院”审判长邓振球宣布判20年徒刑时,陈水扁的肩膀微微动了一下,显得很镇定。这一判决让他心情大好,因为比起一审的无期徒刑,邓振球显得友善多了,这也让陈水扁数度吹捧邓是“人权法官”。  相似文献   

15.
冯越 《今传媒》2010,(1):54-56
在2009年下半年,全国各地的网络上被热烈评论的两起刑事案件,最后都有了结论。一起是2009年5月10日发生的湖北省巴东县"邓玉娇故意伤害案件",邓玉娇被以防卫过当、有心境障碍、有自首情节等理由,经一审法院于6月16日判决,犯有故意伤害罪,免于刑事处罚;一起是2008年12月9日深圳机场清扫工梁丽"捡"到价值300万元的黄金案件,在被以涉嫌盗窃罪逮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上半期,美国报界为吸引读眼球,提高发行量,将法制新闻作为重点报道领域,肆意编造具有冲突感、故事感的司法事件,在报纸上宣布嫌疑犯有罪,以引起读兴趣。1965年,美国法院推翻了一起指控诈骗案的判决,  相似文献   

17.
经济适用房成本首次被法院判决强制公开,显示当前此类房屋的成本及售价大多虽然明文规定,但操作中购房者仍难明底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美电视新闻镜头最近紧盯法院。前不久,一大早,有线电视网的“头条新闻”劈头就是拳王泰森被告强暴一名参加“美国黑人小姐”选美的女孩的案子,结果被判有罪;然后镜头就切到连续杀人分尸,并吃他们肉的达默的审问上;接着又转到以自杀机器协助病患者安乐死、被控谋杀罪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独家新闻《天津发现“东史郎日记案”证据》,是一篇由新华社总社和分社密切配合并获得理想宣传效果的稿件。稿件公开播发后,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1998年12月22日,日本东京法院判决东史郎败诉。消息传来,引起国内媒体和广大群众的极大关注和愤慨。曾是日本侵华士兵的东史郎在日记里对南京大屠杀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南京高等法院前,“原上官  相似文献   

20.
肖实 《新闻天地》2011,(2):34-35
摩西·卡察夫,65岁,以色列前总统,强奸和性骚扰罪名成立。2010年12月30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地方法院的这条判决震惊了全球。如最终罪名成立,卡察夫将面临最高16年监禁。卡察夫曾是以色列人的骄傲,是从下层平民到总统的杰出代表,更曾被誉为以色列“第一公民”。这是以色列“可悲的一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法院宣布判决结果后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