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霞 《中学科技》2023,(23):6-8
<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教育领域正在经历变革。如何在人工智能视域下进行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创新,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信息科技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与技能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方法与内容亟须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为切合未来发展的学习体验。本文拟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探索人工智能视域下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创新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是实施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现代物理教学研究的核心就是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物理实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重要基础和手段,物理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本  相似文献   

3.
1 “测量固体的密度”教学目标分析 《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时代赋予教育更重要的使命。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强、沟通协作能力好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代教育教学的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创新能力。但是目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学生动手能力差、课堂教学效果差等,因而教师需要不断改进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剖析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多种相关的教学措施,希望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质疑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80):129-13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众对学生的教育期望也逐步增高,学校和家长都希望通过教育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是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门实践性理论课程,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试题不仅对学生考试成绩影响重大,还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的培养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在物理电学实验试题中的得分则成为高中物理考试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影响着学生的物理电学实验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物理电学学科知识全面扎实的提高,重视探究物理电学实验试题在高考中的应用以及发展现状,有利于推动高考物理电学实验试题多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是人工智能与素质教育并存的时代,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创客教育教学是从激发学生兴趣角度出发,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延展创新思维,从而全面增强自身能力的教育模式。基于此,本文围绕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首先对人工智能技术及创客教育模式进行了阐述,又对其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并探讨了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人工智能教学的策略,旨在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小学社会课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能力、发展学生社会生存技能,培养社会公民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的教育目标体现了全程育人的教育观。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二十一世纪将是世界经济、科技、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世纪,人类将面临未来社会的国际化、科技化、信息化发展的严峻挑战,社会对未来人才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社会课程的教育理念一定要赶超时代的前沿,要培养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能适应人类生活国际化趋势的,有高素质、高智能、有创新精神的…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素养教育将会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教育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是现行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课程改革最终是落实核心素养价值观的培育,让全体学生具有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需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价值要求下的物理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本轮课程改革,培养有创新精神和思维的学生呢?本文以物理规律的教学为案例,阐述核心素养导向下物理规律的教学,教师通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成课堂的主人,从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科学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的各项能力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0.
蒋定 《考试周刊》2010,(52):217-217
上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科学、技术和社会"(英文缩写STS)在世界各国兴起,它主要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物理新课程标准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力推广和普及的素质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学科能力与品质,因此,加强其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物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载体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创新探究,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课程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需要拓展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视野,提高学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高中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最近发展区,也需要考虑到课程的实施平台与落地方案.文章基于泰勒原理,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为例,从人工智能课程教育理念、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思路、人工智能课程组织与人工智能课程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进行人工智能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获得运用所学前沿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期为普通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教育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跨学科学习能力等方面。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具备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期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发展,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唐子德 《科幻画报》2023,(5):246-247
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首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应积极创新,以新课标为引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改变学习思路、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更高的提升。其次,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最后,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还承担起它独特的社会责任、效能与担当,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践行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而物理学科是中职学校的一门承继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课程,是机电、电子、数控等理丁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中职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和终生学习服务;为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为今后从事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为此,如何进行适合中职生发展的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应该如何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育?如何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学校课程,培养出不仅知识基础扎实,更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诸多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呢?学校创设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无缝衔接的学生智慧成长空间,借助翻转课堂及多板教学实施"三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国家课程与六大校本课程为一体的多维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突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从强调"传授知识"、注重"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到体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并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使人们更重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是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方面.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概念和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优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引领教育变革创新的战略性技术,如何推动教师主动探索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自适应教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教师作为未来教育教学工作创新主体,既要发挥基于人工智能协作的创新意识,更要面对AI环境的创造力培养,必须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多元交互,积极跨界,重塑自身的工作态度、角色和工作效能。面对发展迅猛的复杂技术,以及人机协同共存、共融、共生发展的真实需求,未来教师应转变和提升对智能技术的应用意识与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发展动力,体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孙伟 《教育》2012,(25):53-54
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为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从记忆型教育转化为信息教育,即培养学生从记忆信息转向应用信息和创新信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