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全德 《成才之路》2013,(27):66-66
即兴演讲,一般无法事先准备,都是现想现说,边想边说,可能是针对一个题目、一句话、一段语言材料或者是一幅漫画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何审题?如何演讲?学生普遍有畏惧心理。但这一环节既能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又能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因而即兴演讲这一环节又经常为教师们所用。那么如何使学生在这一环节得以受益,提高学生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教师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语言魅力、在课堂讨论和课前三分钟演讲展示学生语言魅力等四方面阐述了如何去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3.
桑哲 《现代语文》2006,(12):4-6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掌握语言工具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对"语文"这个概念一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理解:"语言说""语言文学说""语言文化说"等等.工具如何掌握?人文性特征怎样体现?怎样才能避免顾此失彼?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国内部分专家、学者(以姓氏拼音为序编排).  相似文献   

4.
翟颖华 《现代语文》2007,(12):99-101
"offer"是一个近几年在口语中日渐活跃并开始向媒体语言渗透的新词,"offer"进入汉语后的词义是什么?为什么会以英语原形词的形式出现?"offer"活跃在汉语中的原因何在?面对英语渗透,如何看待当代语言生活中的英汉混用现象?我们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演讲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现在很多学校流行进行演讲比赛,这不仅是演讲在交际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更大程度上,它是一个人自信的体现。那么如何演讲?怎样才是出彩、吸引人的演讲呢?演讲中最重要的技巧是指4P:Plan(计划)、Prepare(准备)、Practice(连续)和Present(演讲)。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话是不是演讲?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不是,教学就是教学,演讲就是演讲,是两回事,有人认为,教师情绪饱满,语言生动的教学,就是演讲教学,反之,照本宣科,语言枯燥,表情木然的教学就不算,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什么是教学演讲,其基本要求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作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何艳  王艳丽 《学语文》2023,(2):34-36
为了较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以指向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微演讲”为切入点进行话题设置,来引导学生发声。教师在执教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以“微演讲”为载体调动学生兴趣,以“微演讲”创设学习情境,以“微演讲”促使学生深入文本,从而使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法,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对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的有效进行起着关键的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家Martin的评价系统构成课堂评价语言的理论依据,英语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的形式和种类有哪些?与此同时,这些评价语言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又表现在什么地方?由于性别差异造成这种评价语言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外语教师应该在性别差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评价语言,以保证课堂互动的有效进行和交际目的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了解语言、运用语言,最重要的途径是课堂教学。一堂成功的课就像是一幅绝妙的作品,让人细细品味,意犹未尽。那么,课堂上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才能上好一堂英语课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之见。一、正确运用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眼神、手势等非语言信号,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体态语言,以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应随教学活动的开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如:当学生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中英语文本解读须关注"内容、思维、语言"的三位一体,教师应"综合而有侧重"地设计并实施学习活动.如何在整合内容、关注思维的基础上聚焦文本语言?教师可通过主题辐射、细节聚焦和群文比较等三种语言处理策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帆 《英语广场》2016,(2):143-144
如何提高英语的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全球英语学习者讨论的热点话题。高校教育者们多年的努力和教学改革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然而,目前英语仍然是一门外语,其在国内交流运用的环境较少,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无法满足国内学生们学习英语的需求。此外,虽然中介语的质量令人堪忧,但是它仍然是学习者语言输入的最佳来源。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高校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可能是目的语输入的主要来源,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作为实施教学的语言媒介,也对学习者的英语习得起到重要作用。鉴于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习者如此重要,那么一个问题便应运而生: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哪些特征?高校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如何解答该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学生进行英语演讲的难点在于即兴演讲。而即兴演讲是一种最能反映人的思维敏捷程度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口头表达方式。演讲的成败取决于演讲者的语言能力。因此,演讲教学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组织实施。教师需精心挑选训练教材,在模拟场景下组织学生进行高强度的演讲训练.才可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有效训练即兴演讲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进行英语演讲的难点在于即兴演讲。而即兴演讲是一种最能反映人的思维敏捷程度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口头表达方式。演讲的成败取决于演讲者的语言能力。因此 ,演讲教学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组织实施。教师需精心挑选训练教材 ,在模拟场景下组织学生进行高强度的演讲训练 ,才可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炜 《文教资料》2010,(2):32-34
跨入了信息时代后.演讲也像许多文化样式一样,我们越来越不容易听到灵魂有所寄、情感有所托的清俊严正的演讲。本文就此进行了溯源性的探究.认为过高估计演讲语言的绚烂亲和、过于研磨演讲语言的表达技巧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力图从三种模态角度探询了演讲语言的应有思维品质.认为演讲语言应该是想象的自由而非技巧的规定,藉以引导人们思考当下演讲可能的语言范式。  相似文献   

15.
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演讲语言运用的过程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成功的演讲语言必备的一个条件便是得体。只有适度地表达情感,恰当地运用修辞。通过和谐的语音表达出来的语言,才是美的语言,听众在接受演讲内容的过程中,经历了美,感受了美。这种美,我们便可以称之为得体美。下面,笔者试从语音、修辞和情感的把握三方面来谈谈演讲语言的得体美。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精彩 ,使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化 ,是有效的途径之一。物理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板书语言等等。对此 ,我们必须对这些教学语言进行探讨 ,以提高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要使物理教学的语言具有艺术性 ,应该深刻体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物  相似文献   

17.
演讲是指演讲者用炽热的语言,配以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吸引听众,点燃听众的满腔热情,使之产生共鸣。课堂教学中的演讲要求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自然的表情和动作,由感而发。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演讲是不是等于表演呢?不是!  相似文献   

18.
廖百秋 《考试周刊》2008,(12):29-31
什么是语言?这是语言学教学必须回答的问题.长期以来,语言的工具论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如何突破工具论的束缚,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语言观则是本科语言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通过对语言定义的归纳和剖析,探讨了语言的本质以及人的编导和语法的调变在其中所承担的角色,同时展开语言深广的人文内涵,借此以探索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如何成功实施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排解语言沟通中出现的困难,使语言输入变得可理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可见语言的重要性。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因此,语文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