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石灰石样品中(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象.请计算:  相似文献   

2.
例题(2008年北京)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CO3和SiO2.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石灰石样品中(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像.  相似文献   

3.
题目 使10.6g某固体混合物样品与足量的盐酸起反应,收集到了4.4gCO2,若此混合物是由MgCO3、Na2CO3、CaCO3和K1CO3中的三种物质组成的,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相似文献   

4.
运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VTeO/SiO2)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组成、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VOx/SiO2催化剂中添加适量Te,丙烯醛选择性和收率显著提高。浸渍液的pH值为7,V、Te组分共浸渍制备的3V0.5Te/SiO2催化剂表现了最佳反应性能;在反应气组成C3H4:O2:He=1.2:1:1.2,反应气空速为3900mL.g-1.h-1,反应温度为520℃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丙烷转化率为25.7%,丙烯醛选择性为25.5%,丙烯醛收率为6.6%。  相似文献   

5.
使用自组装法制备得到SiO2颗粒,测试得到其平均孔径约为3.61nm,此孔径大小与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分子层间距有关。将自组装得到的SiO2颗粒依次浸泡于硝酸银(AgNO3)溶液和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中,反应后光照此混合液得到复合材料Ag-SiO2。此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可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红外光谱(FT-IR)来表征,产物为球状复合颗粒,其中Ag纳米粒子被均匀的锁定于SiO2颗粒中,避免了Ag粒子的聚集。在抗菌性测试中发现此复合颗粒的抗菌性优于单一纳米Ag,文中还讨论了此类抗菌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连杰 《理科考试研究》2005,12(11):61-61
题目 (2004年河北省中考题)使10.6g某固体混合物样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收集到4.4g CP2.若此混合物由MgCO3、Na2CO3、CaCO3和K2CO3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备了TiO2/SiO2复合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WO3/(TiO2/SiO2)催化剂,应用,XRD和LRS等技术研究了TiO2在SiO2表面及WO3在TiO2/SiO2复合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TiO2在复合载体中的载量低于其分散阈值时,它在SiO2表面呈单层但非密置单层分散;WO3在催化剂中的载量低于其分散阈值时,它在复合载体表面亦呈单层但非密置单层分散.TiO2在SiO2表面上的分散可改善WO3的分散状态,提高WO3在SiO2表面上的分散阈值.  相似文献   

8.
题1 准确称取魄铝土矿(含Fe2O3、Al2O3、SiO2)样品,加入盛有100mL H2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的进料工艺 ,以六甲基二硅氧烷、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和硅酸四乙酯为原料 ,合成一种反应型SiO2 单体。由连续进料工艺得到的SiO2 单体 ,羟基含量低 ,可使硅橡胶的拉伸强度提高 10~ 11倍 ,击穿强度升高 4kV· (mm) - 1 左右。在硅橡胶 -SiO2 -Al2 O3杂化材料体系中 ,引入偶联剂 3 -MPS ,有助于α -Al2 O3与硅橡胶间界面作用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一种层状金属氧化物K2La2Ti3O10,利用离子交换反应对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酸化.并通过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酸化后K2La2Ti3O10的光催化活性有显著提高.通过对样品的结构、XRD、DRS分析,对这种现象做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1.硅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硅常温下即可与强碱溶液反应,如:Si+2NaOH+H2ONa2SiO3+2H2↑从反应方程式看,该反应的氧化剂似乎是NaOH和H2O,其实不然,上述反应实质上分两步进行,首先是硅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i+4H2OH4SiO4+2H2↑,由于生成的H4SiO4不溶于水,此反应难  相似文献   

12.
以SbCl3为原料经醇化水解制得Sb2O3前体氧化物,通过与SiO2复配,浸渍一定量的(NH4)2SO4后制备了一种新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Sb2O3/SiO2。以催化合成乙酸苄酯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mol/L的(NH4)2SO4浸渍按一定比例复配的氧化物,经110℃干燥后,于450℃焙烧2h得催化剂。用Hammett指示剂法、TG/DTA、1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衷征。  相似文献   

13.
以H3 PW12 O40/SiO2为催化剂,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H3 PW12 O40/SiO2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丁醛)∶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6 mL,反应时间为60 min的优化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87.9%.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SiO2催化荆,用浸渍法将Mg元素担载在Cu/SiO2催化荆制得Mg-Cu/SiO2催化荆,研究在NO+C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Mg修饰的采用方法(c)制备的Cu/SiO2催化荆,当Cu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2%,Mg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3%时,Mg-Cu/SiO2催化荆活性最高,250℃时NO生成N2的转化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物理掺杂和化学掺杂的方式,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未经表面修饰纳米碳管( CNTs)和经r-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 (CH2)3Si(OC2H5)3,APTES)修饰纳米碳管的有机改性SiO2复合凝胶玻璃.在此基础上,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为表征手段,对所得两种复合凝胶玻璃中SiO2基质和掺杂CNTs的化学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杂CNTs改变了复合凝胶玻璃中C和O的原子百分比,对SiO2基质的网络结构产生影响,但对SiO2基质的组成未产生显著影响;无论是在物理掺杂还是化学掺杂的有机改性SiO2复合凝胶玻璃中,CNTs与SiO2间均存在一定的Si-C结合键;在CNTs-SiO2复合凝胶玻璃中,以APTES作为桥梁,实现了CNTs与SiO2网络间的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16.
连续多步反应的计算问题是指,凡是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能跟反应物中的一种过量物质在同一体系内继续反应的有关计算.如H2S的燃烧,CO2通入NaOH溶液,CO2通入Ca(OH)2溶液,H2S(SO2)通入NaOH溶液,可溶性铝盐与NaOH溶液的反应,偏铝酸盐与HCl反应,铁与HNO3反应,碳粉与氧化铜(SiO2)反应,Na2CO3与HCl反应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一、考查碳酸与硅酸酸性的相对强弱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溶于水显酸性B.CO2通入水玻璃中可以得到原硅酸C.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解析:此题考查了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宜采用筛选法.对选项A,SiO2很  相似文献   

18.
用正丁醇和冰乙酸为原料,WO3/MoO3/SiO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对产品进行折光率测定,同时考察醇和酸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正丁醇)/n(冰乙酸)=1.6: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乙酸质量的2.5%,反应温度120-130℃,该条件下产率最高达95.8%,重复使用催化剂,产品收率变化不大。结果表明WO3/MoO3/SiO2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回收、可重复使用、无废液排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化学解题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在深刻理解实质的基础上,定量解题在中考中也是一个重点,它主要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计算能力. 题目现将10.6g某固体混合物样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收集到4.4g CO2.若此混合物是由MgCO3、Na2CO3、CaCO3和K2CO3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则该混合物组成不可能是( ).  相似文献   

20.
Pr3+ 掺杂CaO-TiO2-SiO2体系红色磷光体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红色磷光体——Pr^3 掺杂CaO—TiO2—SiO2体系,利用X—ray衍射和红外分光光度测定,以表征其结构,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了其激发、发射光谱。表明该材料是一种适合紫外和可见光激发,并具有很好发光性能的红色磷光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