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实践证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均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做到适时、科学、规范、适度,有的放矢。具体来说:在时间上要适时。即抓住关键期。据专家介绍,不同性别的学生,有不同的关键期。目前的学生,女学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男学生可推迟到六年级或初中一年级是开始进行性教育的关键期。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教育效果。在内容上,做到系统化、序列化。就是说,首先要把整个青少年阶段的性知识教育看做一个整体,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来决定性教育…  相似文献   

2.
希望是个体发展中所必须考虑的基础因素,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希望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发展及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儿童希望量表(中文版)》对农村小学三到六年级儿童进行希望调查,得出农村留守儿童在希望总分及路径思维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并据此提出教育建议,帮助提升农村儿童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揭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为其心理发展与教育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河南477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水平偏低;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在自我意识总分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应改善不利因素,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本科学生融合教育素养调查问卷》对645名学前教育本科生的融合教育素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总体呈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融合教育理念与师德、融合教育能力、融合教育知识,融合教育素养在性别、年级、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触类型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建议优化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方案;提升融合教育课程质量;构建多方合作体系,提供多渠道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5.
进行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它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能抵制腐败、淫乱思想 ,消除丑恶的社会现象 ,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生物学教师有责任对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性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性道德观。本文结合多年来的中学教学及实习经验 ,谈谈我们进行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有关想法和做法。1 对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内容1.1 对中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 性知识包括性生理知识和性心理知识。通过对学生进行性生理知识的教育 ,使学生了解在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特点 ,并且掌握必备的青春期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6.
苏北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苏北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21名苏北农村留守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人际交往焦虑;人际交往焦虑有显著的年级差异,无显著性别差异;父母外出打工时间长短、父母亲文化程度、儿童年级对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焦虑有显著影响。教师可从人际知觉和自我认知两个方面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质量,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抓住留守儿童自身的优势,实行以点带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柯领 《基础教育论坛》2013,(17):53-54,60
一、美国中小学教什么许多中国人可能听说过,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实际上,第一句是比较正确的,在美国,少年儿童确实是幸福的。首先,我们认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目的是比较现实化的,也是明智的。一般,美国小学1~3年级是以教孩子认识社会,学习一些基本自然现象的知识,了解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交礼仪、行为举止、伙伴合作等社会、生活知识为主;而书本知识的学习是为辅的。从4~5年级开始,课本的知识才渐渐地多了起来。但也学习  相似文献   

8.
队前教育是少先队组织对队龄前儿童进行"准备参加少先队"的教育。儿童对各项活动的基本要求就是"有趣",有趣的活动可以带动他们在积极的思想状态中接受教育。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趣味化的队前教育活动非常有必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环境趣味化,激发入队动机;内容趣味化,学习入队知识;形式趣味化,强化入队技能;评价趣味化,保护入队心理。  相似文献   

9.
王丹 《教育科学》2020,36(1):91-96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在幼小衔接期间,语言教育关系儿童综合素养的培养,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成效。因此,应构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家庭生态系统,发挥家庭在儿童语言教育方面的优势,承担起家庭在儿童语言教育中应有的责任。在家庭语言教育中,应着眼于:帮助儿童建立课题意识,在语言学习和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言学习中渗透科技信息,利用高科技手段辅助家庭语言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引导和情景创设,帮助儿童形成创造性思维;不局限于家庭小课堂,深入到大自然中锻炼儿童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儿童孤独感的研究多以城市儿童为被试,对农村儿童关注较少。为了弥补这个研究的缺陷,选取了160名小学3-6年级的农村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Asher等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孤独感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儿童孤独感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四年级儿童的孤独感最高,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打拼,"留守儿童"群体也随之呈现在大众视野。说到留守儿童,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孤僻""冷暴力""缺爱"等负面词汇,所以妥善处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工作是目前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打工在外,由祖父母抚养教育,或寄居在亲戚家代为管理,或四年级以上的生活、学习自我管理的学生。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普通家庭教育有很大不同,表现在祖父母和亲戚在教育孩子上重感情,轻督促。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有逐年增多的现象,对此,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幼小衔接期是指幼儿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的过渡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此时,应做好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但实际上,目前往往是幼儿园和小学不通气,各行其事、互不了解,使得幼儿入小学初期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如何通过素质教育,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笔者认为: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交流与沟通,体现“双向衔接”;要重视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以达成家长和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共识;提高儿童在幼小衔接中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尊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对潮汕三市农村地区的760名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显示:(1)母亲在外打工组留守儿童的自尊得分显著低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组、父亲在外打工组和对照组儿童;(2)在留守儿童群体内,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初中一年级学生,而初中一年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小学五年级学生;(3)留守儿童的自尊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都有显著正相关。因此,家长和学校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和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以提高其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我20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一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大多是些留守儿童,更是具体。因此,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增多。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关心,再加上小学教育的教学缺陷,导致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因为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地务工,管教儿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因而教育儿童的重任就落在了学校的肩上,学校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学好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向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塑造农村留守儿童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儿童观与教育行为之间是相互构建、相互生成的。不同的儿童观决定了儿童哲学教育的不同理念和路径,儿童观的确立,在中外都经历了从单一平面到多面立体、从简单对立到复杂多元、从客位视点到主位立场的演变。儿童哲学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国家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关注,我国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让儿童哲学不仅作为一门课程而独立存在,而且作为理念和方法向更多的学科课程乃至课外校外活动拓展延伸。儿童是属于未来的,也是体验和见证当下的;儿童哲学要面对的未来社会和未来学习是值得期待的;未来的儿童哲学教育,将走向对“人”与“智慧”的兼爱,走向哲学与学科及生活的融合,走向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的“大众哲学”。  相似文献   

18.
农村初中物理教育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而前概念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大埔县家炳第五中学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的86名学生进行力学的前概念测试,并对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不同学习成绩水平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对牛顿力学的认识,绝大部分都处于前科学概念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年级差异不显著,不同成绩水平之间的差异极不显著;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农村初中生的前科学概念很好地转化为正确的科学概念。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结合农村教育的特点,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可分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在上述三方面均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教育机会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辍学率则高于普通儿童;在残疾儿童内部,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残疾儿童之间也存在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较低,残疾儿童教育师资比较薄弱,残疾儿童受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在教育结果上,六年级以后残疾儿童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残疾儿童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薄弱,造成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断层。所以说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事业还面临诸多挑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因留守处境易在学习、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遵循无病假设原则、助人自助原则、家校合作原则等教育原则,对初中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在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亲情化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渗透全人教育思想,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开展多样化班级活动,构建良好班集体;丰富家校联络渠道,家校联手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