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冰刀的应用,促进了国内外速滑运动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但在国内北方各高校,除部分体育院校应用新冰刀进行教学外,几乎是教学与训练的空白.就此,对北方高校如何尽快地应用推广新冰刀,普及新冰刀技术使速滑教学跟上时代步伐进行探究,并对在普通高校速滑课教学与训练中应用、推广新冰刀技术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优秀女子速滑短距离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此研究是《我国速滑短距离项目技战术攻关研究》的学术总结。由于在研究期间出现了对速滑技术具有重大影响和促进作用的新型冰刀,致使该课题完全改变了原来研究方案,重新将研究工作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7年10~12月,该阶段为中国选手使用传统冰刀阶段,发现我国优秀女短选手分别在起跑技术、膝关节蹲屈角度和平刃滑行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第二阶段为1998年1~3月,研究发现,我国选手在应用新冰刀能力方面较冬奥会前8名选手有明显差距,并对中国选手使用传统冰刀技术环节和中外选手使用新冰刀参赛500m比赛的一些技术环节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选手在主要技术环节上存在着一些弱点,提出了改进速滑短距离滑跑技术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1 速滑冰刀的革新 近年来,国际速滑运动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冰刀改革是最为突出的标志。荷兰科技工作者通过近十年的研制与实验,成功地向速滑运动员推荐了一种新型冰刀。这种新型冰刀在蹬冰结束阶段,鞋跟与冰刀分离(音译为“克来普”冰刀)。冰刀的优越性是:在蹬冰的全过程中,冰刀全刃可以有效地咬住冰面,能够将蹬冰最后阶段展踝的力量完全作用到冰面。经实践证明,用这种冰刀较普通冰刀每400m可提高成绩1s。目前,国外选手几乎都使用了这种新型冰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克莱普冰刀与传统冰刀在结构上和滑跑技术各阶段动作的定量对比分析,功率效应测试和蹬冰方法与产生速度的因素研究,揭示了速滑冰刀器材的创新将速滑世界纪录全部刷新的奥秘所在,同时也揭示了对速滑技术发展树立了又一里程埤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我国运动员在今后的冬奥会上有所新突破,提出一种新型速滑冰刀连接装置.方法与内容,利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试验分析法,分析了Clap式速滑冰刀结构特点与不足,以及速滑冰刀结构相关研究进程,并在论述跖屈型新冰刀研究情况基础上,提出对屈趾型速滑冰刀的改进.结果,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结构力学和生物力学的对比,提出了符合速滑冰刀结构特点和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的一种短臂铰链与钢片软桥的屈趾型速滑冰刀连接装置.结论,这种新型速滑冰刀连接装置结构,有助于脚部跖趾关节发挥生理性功能,使冰刀与冰鞋的固定更加牢靠.将有可能提高速滑成绩.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荷兰著名教练艾迪·沃黑因先生关于新冰刀技术特点的看法。尤其是与旧冰刀蹬冰力量的分配方式不同;荷兰滑冰协会的组织情况、速滑竞赛和选拔国家队的方法及荷兰国家队的训练计划;控制训练负荷的方法;制定训练计划的原则、方法;训练与恢复的关系;荷兰优秀速滑选手训练、比赛期间营养饮食的方法;一般身体训练、力量训练、轱辘训练的具体方法等诸多方面的理论论述和实践操作,以及对我国发展速滑运动的建议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旧冰刀的不同技术要求,指出新冰刀的技术特点,提出8~12岁儿少速滑运动员新冰刀技术训练的教学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短道速滑冰刀弧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测定短道冰刀弧度仪*对冰刀弧度测定的看法*加拿大与日本冰刀弧度的对比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矮托速滑冰刀是国外一些国家八十年代初开始生产的一种普及型冰上体育器材.我国齐齐哈尔冰刀厂从一九八二年开始生产,并出口荷兰和西德等国家.这种冰刀适合中小学生和老年人以及初学滑冰爱好者使用,因此,在国外深受欢迎,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为了使初学滑冰者减少摔跤、滑倒等现象,设计者在冰刀的支铁和前后托上下了一番功夫.经过试验,采用了矮托低重心冰刀结构,即冰刀前后托比普通速滑冰刀托矮,前托矮15.9mm左右,后托矮18mm左右.这样,初学滑冰者在滑行中随时可停止,用脚的两侧接触冰面进行休息,在滑行中也可减少重心失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速滑冰刀革新后对速滑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第17、18届冬奥会男、女速滑成绩对比分析,指出冰刀革新后对速滑长、中、短距离成绩的影响,使用新式冰刀的技术特点及需要进一步适应和完善的技术问题,进而提出有关适应新技术的针对性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国民  杨春怀 《冰雪运动》2000,(2):60-60,62
探讨了新型速滑冰刀垫片的功能及对冰刀整体性能的微调作用,介绍了垫片的使用方法,指出了优秀速滑运动员应充分利用这一环节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2.
朋友,当你要驰骋在光滑冰面上的时候,不要忘记首要的条件是有一双称心如意的速滑冰刀。下面就向你介绍如何保养好速滑刀。速度滑冰规则规定,必须按逆时针方向滑跑,为便于弯边滑行,右脚冰刀除在按装时应比左脚刀稍向里一些外,右脚冰刀的外刃还要比里刃稍低,这样在弯道蹬冰时才用得上劲。上冰刀时,罗  相似文献   

13.
新型速滑冰刀已陆续应用于各级运动队。由于新型冰刀的刀托中间结构体是活动的,在使用过程中将出现结构件的磨损和疲劳,如不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会对其整体性能构成影响,进而缩短冰刀的使用寿命并影响滑行者滑行技术的正常发挥。新型冰刀的维修与保养应同训练一样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的弯道蹬冰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认为:优秀速滑运动员运用Clap式冰刀时的展膝程度并非传统认识上的充分伸直,而与采用传统冰刀时的展膝程度相似。蹬冰结束瞬间膝角在149.9°±6.63°~158.4°±4.83°之间。由此推测,Clap式冰刀与传统冰刀在下肢蹬伸技术动作上的差异并不是由膝关节所引起,可能与踝关节和髋关节蹬伸技术动作的改变有更大的关联性;提供了用起蹬条件作为判断和评价运动员蹬冰初始条件的方法,依此推测了下肢关节的有效蹬伸范围。  相似文献   

15.
速滑刀精研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 制约速滑冰刀滑进速度的客观因素较多,如:①冰质洁净度与硬度;②风速空气阻力与温度;③刀刃咬冰及耐磨度;①冰刀弧度、不直度及着冰面积的大小;⑤冰刀两刃之间表面粗糙度与冰面摩擦力大小等。上述五点因素的任何一项指标发生变化都将会对滑进速度产生影响。Bowden的粘着理论认为:“任何物体表面都不是理想光滑平整的。所以相互接触  相似文献   

16.
新式速滑冰刀弯道滑行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使用新型速滑冰刀的我国优秀男速滑运动员所滑的弯道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探索了使用新式冰刀后弯道动作结构的变化,为合理正确地使用新式冰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速滑冰刀革新后对速滑成绩与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第17、18届冬奥会男、女速滑比赛成绩对比研究,分析冰刀革新后对速滑长、中、短距离成绩的影响程度,指出使用新式冰刀的技术特点及需要进一步适应和完善的技术问题,进而提出有关适应新技术的针对性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式速滑冰刀性能及其新技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国内速滑训练界在新式冰刀投入使用后对新技术认识和运用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访问,并针对认识上的一些共性问题,通过对新式冰刀性能和新技术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新式冰刀在跖趾关节下方安装了带有转动的弹性装置,在蹬冰展腿最后用力时,能使身体重心前移,加快踝关节跖屈,并保持冰刀全刃与冰面接触完成侧向蹬冰动作,进而产生更大的推动力。新技术可充分发掘人体潜能,延长腿部肌肉作功长度,加大蹬冰幅度,并以踝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屈趾型"速滑冰刀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依据.探讨了"屈趾型"速滑冰刀对运动成绩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速滑腿部动作,着重分析滑行中足部和冰刀部位细微动作。主要结论为:摆动腿着冰时间(从冰刀接触冰面到刀刃完全放平)为0.1s,着冰处靠近支撑足,从录像片未观察到着冰时足艰与冰刀座有分离现象;从足艰(蹬冰腿)开始抬起到足艰与冰刀分开最大距离(此时冰刀仍然是全刃着冰)的时问为0.05-0.067s。这正是克莱普冰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采用克莱普冰刀在这段时间能仍然在全刃蹬冰,延长了蹬冰时间,提高了滑行速度。此时的蹬冰主要是依靠足尖。这种情况也预示了蹬冰足蹬离冰面的最后一段时间伸展踝关节的重要性,提高伸展踝关节的速度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大蹬冰的力度而提高滑行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