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评价的基础上,对其体育健身习惯和意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旨在探寻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低下的原因.大学男生体质健康低下问题比较突出;体质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对于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且普遍不愿意参加长跑体育锻炼;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体育活动不足现象非常严重.建议今后体质健康促进的教育和干预措施也应把大学男生作为重点对象来进行.高校应着重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各种形式来增加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尤其是针对体质健康水平低下的学生群体,应重点发展其有氧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质测试、数理统计、问卷调查、访谈法等了解百色学院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影响桂西地区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环境因素,提出了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建议,为促进学校体育改革,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阳源 《四川体育科学》2011,(4):137-139,14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民族高校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提高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笔者对四川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阿坝师专三所民族高校的2007、2008、2009三个年级的普通本专科藏、汉族大学生共6 000人健康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藏族学生共3 000人次,男女各1 500人;汉族学生3 000人次,男女各1 500人。采用测试与对比的方法,对藏汉族大学生进行6项指标测试与对比,并对近4万条数据进行整理与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旨在为民族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4.
面对大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普通高校都在积极思考和实践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笔者阐述了南京工业大学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有效途径: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与教学模式;实施阳光长跑制度,加强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的培养;借助体质测试平台,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发挥学生体育俱乐部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热情;积极承办赛事,精心组织开幕式表演,营造学校特色体育文化氛围。并对今后高校体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廖小林  黄昌武 《体育科技》2010,31(2):97-99,11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2008年上半年对湖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2007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素质3个方面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湖南省2007级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同时依据测试结果分析对湖南省体质健康工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旗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2):121-122
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水平情况呈下降趋势,究竟原因,体育课程内容安排的紧密程度和学生锻炼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较深,文章从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和体质健康测试内容相结合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运动项目和课程内容,旨在为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水平的同时,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姜淼淼 《冰雪运动》2015,(2):59-61,79
研究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对冬季体育健身功能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探讨冬季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体质与健康的含义和关系,阐述了冬季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及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的实效性,指出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科学化的冬季体育健身课程教学体系,加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指导,探索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冬季体育教学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充分发挥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采用体质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赣南师范学院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分析学生体质现状.结果表明:我院男女大学生总体体质较差,处于及格水平.建议尽快恢复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多开设体育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以保证大学生体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体质测试、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哈尔滨理工大学1-4年级在校大学生的身高、体重、握力、立定跳远、肺活量、3min台阶测试进行测试和学生体质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做出详细分析,从而得出现阶段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和变化规律,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体质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性,针对毕节学院体质优良组与体质较差组学生进行体育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从体育人口、参与运动的目的性、运动项目和体育消费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实证了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在促进人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上的重要作用,最终促进大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柱兵 《体育科技》2010,31(2):120-123
为了探讨不同体质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性,针对毕节学院体质优良组与体质较差组学生进行体育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从体育人口、参与运动的目的性、运动项目和体育消费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实证了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在促进人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上的重要作用,最终促进大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宾 《精武》2011,(A1):11-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分析廊坊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揭示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高校相关部门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锻炼意识差;体育课外辅导和监督力度缺乏是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监督,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管理,深化体育改革的内容,以便更好的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国锋  褚哲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4):451-452,438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被"实用化",致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阶段性效果不佳。试图利用大学体育课程资源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研究,从形式与内容上改变参加测试的大学生为测试而测试的现状。真正意义上让大学生从体育教学活动中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及身心的愉悦,最终实现身心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困境与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服务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大学生缺乏完整的健康知识理论体系和大学对体质测试漠视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完善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的制度保障,建立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的支撑平台,是促进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方面。同时,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体系的构建要达到服务对象全面化,兼顾不同体质水平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实验法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测试内容的设置、权重比例的分配以及结合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基本目标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对大学生提高和认识自身体质健康状况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班级的学生体质变化的特征,了解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健康管理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实践数据参考.方法:以辽宁科技大学2014、2015级公共体育课学生为实验对象,严格按照“全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手册”对研究样本进行体质测试,现场收集样本数据.对所得数据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与统计分析.结果: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作用,采用文献调研、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福建师范大学新旧课改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总结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项目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两者间的有序耦合与协调发展,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部于2014年5月颁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三个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三个办法》),旨在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考试制度改革,系统设计和整体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督促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发展学校体育的职责,以学校体育基本制度建设为基础,全方位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撰稿提纲:1.您所在的学校或地区是否组织体质健康测试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有哪些?这些培训内容对您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时具有怎样的指导作用,结合体质健康测试实际工作,您认为培训内容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补充和加强?2.您所在的学校和地区是否有相关的监测评价准则或标准,有哪些好的经验,又  相似文献   

19.
在查阅大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论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体测数据,分析大学体质健康测试的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生的“不健康”行为的性别差异和追求“健康”的手段,并试图为进退两难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出缓解之道。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好的生活方式和体测成绩;面对下滑的体质和不合格的体质测试成绩,部分学生采取错误的方式追求“健康”结果。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所表现的问题以及大学生之间的性别差异,从测试本身、测试过程以及学生体育行为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体质与体育生活方式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华卫 《体育学刊》2007,14(8):88-91
为探讨大学生体质状况、体育生活方式以及两者相互关系,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育生活方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年级差异,一、二、三年级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学生逐年增多,至四年级时下降至最低,与大学生整体优良率的变化趋势一致。调查发现,36.4%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特征,而63.6%的学生不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特征。分别对这两部分大学生的体质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的大学生体质状况明显好于另一部分大学生。可见,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可以提高身体机能素质,促进柔韧、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发展,最终促进大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