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为契机,通过调研国内外10所高校相关课程,对“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内涵进行探索与实践。在“通信原理”课程基础内容指引下,讨论了不同高校的课程定位和课程体系设计,以及课程理论内容设置和考核方式比较,给出了电子信息类“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案与预期成果。课程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以及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的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通过数字通信系统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前沿技术内容与思政元素,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工程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典型的智慧城市应用为场景,将最新的5G通信技术引入“移动通信”课程实践教学,建设了窄带物联网规划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该实验教学系统可从城市和社区两个方面开展NB-IoT组网规划设计,能够使学生掌握最新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技术与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考虑非技术因素能力,建立工程系统观和工程伦理观。  相似文献   

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热门技术的基础。通过对单片机课程教学方法、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提出一种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将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新式教学辅助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将基于智能手机的虚拟仿真教学与传统实际实践教学相结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全新探索,为培养高水平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特点,对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从教材选择到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分别进行了分析。提出结合仿真实验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融合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体系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使用基于Matlab,System View等平台的仿真实验手段,结合EDA技术的硬件实验平台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深度。  相似文献   

5.
陈斌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367-367
数控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控原理、插补原理、伺服系统、检测原理等基本知识,熟悉相关的仿真软件和自动编程软件,掌握典型的数控系统的应用与操作。本文通过对“现代数控技术应用”课程的特点,浅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教学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信原理》是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利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该课程涉及理论较多,内容抽象、难懂,不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改革教学,并提出了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7.
“雷达原理”课程是一门电子信息类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同时也是为国防事业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技术基础的重要课程。针对“雷达原理”课程中存在的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实践能力缺乏等问题,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突出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增加了船用导航雷达教学演示环节;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雷达实验教学环节。在雷达实验教学环节中,通过“雷达目标角度测量”典型实验案例创新设计,以实际工程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自主进行天线阵列布局设计、仿真和实际测试验证的能力。对“雷达原理”课程改革效果进行了总结,该教学创新改革在以工程应用为背景的课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Matlab软件的仿真功能在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及实验中的应用。结合教学中的具体实例,再现通信系统的某些关键环节信号的波形和频谱,论证了在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引入Matlab仿真软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表明:基于Matlab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应用,改革了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军队院校完成强军兴国重大使命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民用和军用通信技术的启蒙、发展和应用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针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提出了“通信原理”课程思政的要求与目标,建立了“通信原理”课程思政需要坚持的两大原则和两种教学设计方法,总结了“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案例设计的三种方式,给出了集中式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范例,并针对“通信原理”各章节提炼了课程思政案例,可为“通信原理”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主要探索通信原理课程综合实验的教学方法。针对通信原理实验内容的特点,作者分析了硬件实验与软件仿真的利弊,阐述了软件仿真更利于发挥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的能动性与创新性。在实验内容上,作者提出了基础实验和提高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基础实验部分让学生打牢通信原理及仿真手段的基础,在提高实验部分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以DSB信号为例,给出了Matlab仿真软件在通信原理课程中的3方面应用:M文件编程仿真、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和GUI演示系统设计.实践结果证明:Matlab不仅可以辅助教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其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混合式教学既是线下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的混合,更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辅导方式的混合。针对传统“通信原理”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课后学习时间不足、课堂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脱节等问题,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信原理”为依托,形成了以问题为引导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线上线下课时安排、教学组织、教师分工和学习成效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通信原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为其他类似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推动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向前发展。高校《通信原理》课程学科教学的知识结构与内容框架主要包括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等七个方面,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策略的知识应用进行论述,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信原理》是高等院校通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理论基础课,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各类通信信息系统的基础。在5G通信发展的背景下,《通信原理》理论教学和当前新技术严重脱节。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三种教学改革方法:重点内容结构调整、课下技术拓展调研、与Matlab软件相结合。本文旨在提高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衔接性,从而提高我校《通信原理》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不充分、实践资源不丰富等问题,设计了基于LabVIEW技术的虚拟实验平台。以FM频率调制实验为例,介绍了该虚拟实验平台的具体设计过程与实现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LabVIEW的通信原理虚拟实验平台能够准确、高效地实现在线通信原理仿真实验,可以增强教学互动性,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本科“电力电子技术建模与仿真”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与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实验环节设计方案,包括实验课时、实验内容及实验平台的设计。其中多层次实验内容设计和Matlab/PSpice混合仿真系统的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相关电路的电磁关系、工作和设计原理,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综合设计电力电子系统的能力以及英语的应用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以较少的投入,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根据电子通信类专业的培养要求,对“遥测遥控技术”课程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注重讲授课程相关的前沿技术,并开展以微小项目贯穿课程重要知识点的教学改革研究,加强“遥测遥控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通过开展以微小项目为主线的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有力地支撑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基本科研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电话机原理与维修》于2002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下面就该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课程的基本任务与教学目标 1.课程的基本任务“电话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内容是:电话机的基本  相似文献   

19.
"移动通信"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中涉及的无线通信信道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的特点,将基于Matlab的无线信道仿真引入"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Matlab对多径时变衰落信道和Jakes信道进行建模,通过课堂演示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相结合,该教学内容克服了硬件实验对于无线信道建模实现的困难,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多径时变衰落信道的基本概念。实践证明:将无线信道仿真引入"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眼眶部结构复杂,多数组织位于眶内,无法直观开展教学,同时一些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存在依赖高端PC、同一时间学习人数受限、易出现卡顿、不支持实时交互操作等问题,基于“5G云+VR”技术设计开发了眼眶解剖教学及手术培训系统,该系统构建了虚拟眼眶及眶内容物模型,将相关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方案等教学重点和难点融入虚拟教学和临床培训中,并将仿真内容部署到5G云上,为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网络化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持。使用者能够通过反复的虚拟操作,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眼眶组织解剖结构;突破目前虚拟仿真技术在同一时间受训人数和时空上的限制,实现了多终端供多用户无时空限制流畅使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