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猜想与反驳——论教育研究中的教育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研究中的教育批判指研究者应具有批判理性,运用批判哲学思维进行教育研究,在批判与认识中进行教育创新,最终目标在于追求教育的“解放”与合理状态。目前,教育研究中存在假性繁荣、教育异化现象及教育的“螺旋式”发展,教育呼唤教育批判。教育批判对教育的发展具有认识功能、解构教育霸权和学术规范功能。教育批判在目前我国的教育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知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其主旨是探讨与解答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为教育理论建构提供理论基础。这决定了教育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阐释与揭示研究教育问题的思想方式,以便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前提性反思。而常识中认定“批判”是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把教育哲学的性质论定是反思教育历史、批判教育现状(教育问题)的理论,这就需要辨析“批判”可否成为教育哲学研究的旨趣,理清批判对于教育哲学研究的意义,以切实把握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和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3.
《不列颠百科全书》“教育哲学”词条撰稿人,美国教育哲学家索尔蒂斯说:“通过对教育工作者在观念和规范两个领域遇到的问题,提供哲学的严密的检验、批判、辩论、分析和综合,用这样一些方式进行哲学思考,以便促使教育事业尽可能多地做一些理性的自我反思。”这就是教育哲学的基本功能,也是教育哲学今后研究与发展的方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哲学,教育哲学的研究立场、路径与所持的实践观有紧密的联系。从教育哲学的历史来看,规范教育哲学和分析教育哲学都把教育实践当做人类认识理性规范下的教育行动。这种规范化立场在当前造成了传统教育哲学研究与复杂的日常教育实践的疏离。新兴的教育哲学开始承认实践的自在性,开始真正关注自在的实践世界。建立在自在实践观之上的教育哲学是一种实现实践转向的教育哲学,可以称为实践教育哲学。实践教育哲学在发展中应坚持理性秩序与实践复杂性的持续互动,建构包容复杂性的整体性理论;坚持对合理化封闭取向的批判和追求合理性的开放态度;坚持把实践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以解释和建议作为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5.
教育哲学特定的价值旨趣决定其特殊的对象视域与独特的研究方式。教育哲学的对象视域是审察整个教育世界,追问教育之根柢。反思与批判是教育哲学特有的研究方式。教育哲学研究的两难困境的实质在于教育哲学研究未能秉持教育哲学的价值旨趣和未能恰当地定位自身的对象视域与研究方式。教育哲学研究走出两难困境的路径在于教育哲学要秉持自身的价值旨趣,以自身独特的反思与批判的研究方式恰当地把握对象视域,恪守自身的职责与使命。  相似文献   

6.
教育哲学特定的价值旨趣决定其特殊的对象视域与独特的研究方式。教育哲学的对象视域是审察整个教育世界,追问教育之根柢。反思与批判是教育哲学特有的研究方式。教育哲学研究的两难困境的实质在于教育哲学研究未能秉持教育哲学的价值旨趣和未能恰当地定位自身的对象视域与研究方式。教育哲学研究走出两难困境的路径在于教育哲学要秉持自身的价值旨趣,以自身独特的反思与批判的研究方式恰当地把握对象视域,恪守自身的职责与使命。  相似文献   

7.
根据批判的本意,本论文研究了高等教育批判功能的久远历史与独特作用,批判功能被遮蔽的表现、原因与危害以及批判功能的教育哲学基础,进而指出,恢复和强化高等敷育的批判功能事关人类前途与命运、也事关中华民族之未来与当务之急,让高等教育在释放批判功能的过程中提高教育质量,可谓解决高等教育问题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埃德蒙·金比较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卡尔·波普尔的否证论和批判二元论、现象学和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埃德蒙·金系统地分析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层次和功能,非常重视比较教育研究的"生态背景"并且建构了完整的研究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杜威哲学的使命是批判二元论,恢复连续性,维护自身即是目的的教育实践,那么就杜威而言,由于近现代的科学革命使得经验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成为可能,教育哲学的现时代使命就被他定位在批判专制社会的教育的二元分裂.恢复教育经验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实现一种以自身为目的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民主生活方式上.在这个意义上,杜威的教育哲学就是民主的教育哲学,批判专制的教育,守护民主的教育始终是杜威教育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0.
批判功能是高等教育的亲本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批判功能是高等教育的伴生物和“亲本”功能,“亲本”表明了批判功能的基础地位和衍生作用。标识着批判功能的教育哲学基础,这是由批判、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决定的。批判是高深知识得以增长的动力与理论源泉,高深知识离不开批判,而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独特的工作内容,高等教育离不开对高深知识的探究。因此,离开了批判,高等教育就会因迷失独特的工作对象而迷失自尊。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的深入研究面临一些挑战,所涉及到的问题已超出了传统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围.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变数学教育研究的视角,需要对数学教育的问题做出哲学的分析与批判.数学教育哲学研究是一个开拓性的工作,开展数学教育哲学研究,有助于推动数学教育学科理论的纵向发展;有助于数学教育改革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哲学的世纪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的中国教育哲学 ,以学习杜威教育哲学思想为初始 ,后又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 ,初步建立了教育哲学学科体系。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 2 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教育哲学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和发展 ,在挖掘民族的教育哲学思想历史的同时 ,又关注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未来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是 :向具体研究领域深入 ;加强研究的国际化 ;进一步发挥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和理想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秉承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文化传统,通过将分析哲学、现象学、知识社会学、批判理论与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阿普尔开辟了批判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有关阿普尔理论的学术属性,国际教育学界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事实上,阿普尔理论的复杂性,与其所受的系统的哲学修炼和其所继承的美国本土的教育哲学传统密不可分.为此,澄清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理论来源,不仅有助于化解有关阿普尔理论归属上的纷争,深化我们对阿普尔理论的综合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对其批判教育研究建构方式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将政治的经济解释和经济的政治解释结合起来,为重审马克思政治哲学建构的规范性课题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黑格尔政治哲学透过国家与市民社会辩证关系,既揭示了古典政治哲学德性规范与近代政治哲学权利规范的现代性困境,也为马克思基于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解剖切入现代政治批判奠定基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还...  相似文献   

15.
在对近代哲学思维范式的扬弃中,现代哲学思维范式凸显出两大典型代表,即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二者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上具有“家族相似”性,但马克思哲学从“现实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展开对传统哲学和现实世界的批判,与现代西方哲学相比,更加具有彻底性、科学性和颠覆性.随后的后现代哲学虽然在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绝对主义的口号中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批判”维度,但其“批判”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离,仍然没有克服其先天的不足.关注和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维范式,通过剖析马克思哲学对近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批判、超越及对话,揭示马克思现代哲学思维范式的历史原像.  相似文献   

16.
教育正当性的探寻是教育哲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教育哲学研究的一种传统。教育正当性探寻之品性包括:批判与超越的保证;触及根基的问询;公共辩论的理性形式;政治与伦理哲学的视域。然而,该问题和传统随着教育哲学研究的现代转向而走向没落。正当性的隐退正使教育哲学研究遭受这样的后果:随意化与浪漫化的泛滥;工具主义的宰制;批判的无节制与悲观主义;多元主义的崇拜与精神的虚无化。复魅教育哲学研究对教育正当性的探寻,需要重拾历史传统,重建理性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7.
培养哲学精神: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体现哲学的反思功能,渗透哲学的批判精神,贯彻以培养学生"思"的能力为目标的哲学教育观念,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失其为哲学的本性,焕发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哲学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教育批判是探究教育科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科学哲学的创始人波普尔看来,科学知识的进化就是猜想与反驳螺旋发展的过程。对科学的东西,亦必须能被反驳和批判,它才存在进化或发展的可能。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发展至今,也迫切需要“自我”“反驳与批判”,惟有如此,教育科学才能增强自身的前瞻功能并健康而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范式研究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元研究,它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深度反思和“自觉”,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当前对职业技术教育范式的研究存在“话语碎片化、缺乏同一语境、缺乏哲学反思与批判”等问题.基于对“范式”、“研究范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范式”的理解,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进行重新审视,从而使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范式走上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丹尼尔·约翰·奥康纳批判了传统哲学,认为传统哲学存在四点不足,这为其分析教育哲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用分析哲学的方法论述了语言分析的重要性,并对诸如教育、教育理论等重要概念作了深入的语言分析.奥康纳的理论在教育哲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不少争议,其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有其一定的道理,对教育哲学的研究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