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前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而开放式的作文指导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具体而有效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之目的。必须承认...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前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而开放式的作文指导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1.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新颖的作文课导入,会让学生兴趣盎然。如指导学生写《×××,我想对你说》一文,巧妙地出示了班上的“悄悄话信箱”,让学生从信箱中取出一封题为《班长,我想对你说》…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之时,教师再给以明确、有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也可组织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学好作文的目的。作文活  相似文献   

5.
<正>《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对语文老师来说,其要把更多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态度实际上就是怎样"做人"。新课标中作文指导精神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是说通过作文教学,既要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必须大胆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要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指导中,教师只是指导而不是包办,学生需要的是活跃思维,而不是思想上的禁锢。因此,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让学生做写作的主人,是作文教学中应该高度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孙伟 《现代语文》2013,(8):146-147
"一班作文一座山,压得师生气难喘。何年何月有尽头,不知上帝在哪边。"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痛,老师一改作文就头晕。试问学生一篇一篇作文的写,老师一篇一篇作文的改,学生的写作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学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学生就像是机器,老师让写什么就写什么,根本不考虑一篇习作能给学生带来多大效果。有些老师也不曾想过这个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怎样提高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在作文教材的编写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体现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即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从实践活动出发,把写作实践与学生的口语交际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此同时,新教科书的编排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作文教学缺乏体系,作文教学的编排目标模糊,作文教学的体式选择不明确等。  相似文献   

9.
导自由表达 促个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作本应是儿童自由倾吐的乐事,而不是应付老师的苦差。应允许并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怎样想就怎样写”。可是以往的作文教学,老师偏重的是技巧、构思、顺序、结构等方面的指导,程序化严重,各种鲜活的思想感情套在千人一面的形式里,带来的是思想僵化、个性泯灭,这实在是作文教学的悲哀。针对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之处,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探讨、思考和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立均老师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研究。最近他上的一堂五年级习作指导课《我生气了 ,怎么办 ?》 ,从习作教学的特点出发 ,倡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初步探索了习作指导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实现了目标、过程、方法、内容的四结合。]师 :王老师想和同学们聊聊天 ,同学们最喜欢写什么作文 ?生 :想像作文、自由作文、叙事作文、写人作文、童话作文……师 :写作文各有所爱 ,这很好。尤其是写童话、想像作文 ,能够锻炼想像能力 ,培养创新的精神 ,值得提倡。如果现在要你在这堂作文课当堂写一篇作文 ,你认为写什么样的作文比较容…  相似文献   

11.
康静涵 《江西教育》2002,(22):18-20
什么是“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还学生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充分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再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之目的。必须承认,帮助之中有学生之间的交流,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点拨,然而这里的出发点是——学生,学生的需要是教师指导的前提。学生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包办,学生需要的是活跃思维,而不是思想上的禁锢。“开放式”作文教…  相似文献   

12.
小翔:老师,以前每个单元的习作,总告诉我们具体要写什么内容,这次习作为什么写什么都行?老师:现在你们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过去你们已经学会了各种类型的作文。这次习作,就请你们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小翔:太好了!我想编个科幻故事行吗?老师:行!(小翔拿笔就写,被老师制止。)老师:小翔,别急。老师先考考你,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各种类型的作文应该怎样写吗?小翔:这个难不倒我。写人的文章要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人物的特点;记事的文章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有条理地写…  相似文献   

13.
海燕 《云南教育》2001,(14):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与热情。注意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习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写一句话开始   在教完拼音后,我安排了一节习作练习课,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写“一句话”还有些迟疑,在我的不断启发鼓励下,孩子们用已学的汉语拼音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互相传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读着自己写的话。我又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低年级的说话、写话,中年级的写短文,高年级的初级作文三个阶段组成。作文这一教学过程,概括起来可说成是"怎样说、怎样写,说什么、写什么"。对学生来说,"怎样说、怎样写"的基础知识能从课本中的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中获得,而"说什么、写什么"就是作文材料的获取问题。这一点如果不引导学生解决好,就会造成学生"作文难",每次写作文就"头疼"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很难  相似文献   

15.
农村作文教学中,"学生畏写,教师畏改"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需要教师解决好"想写""写什么""怎样写"这三个关键问题,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乐乐 《现代语文》2009,(6):137-138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师生。每次写作,学生们往往会说,“没东西写”,“我写作水平小学开始就不好”等等,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的写作热情,写作思维的发散。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写作意识,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灵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字里行间,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才能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创意写作,才能尽显作文生命的原色。  相似文献   

17.
一、淡化概念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的巨大动力,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好”和“乐”、“趣”和“爱”,是作文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习作意义和方法,淡化写作概念,激发写作兴趣,使之觉得作文是自己的朋友。怎么想就怎么写,说什么便写什么,对作文产生亲切感、愉悦感。产生兴趣是消除心理障碍的前提,因为浓厚的兴趣决不会和恐惧障碍心理形影相随,相伴而生。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让学生每次作文时都想写、愿写、乐写,就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小学生习作,如果能调动学生写的兴趣,激发学生动笔的欲望,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一位专家如是说。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燃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不妨多翻一些"花样"。  相似文献   

19.
作文大家评     
尹平 《教育艺术》2002,(2):49-49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作文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尤为重要。以往每次都是学生写 ,老师批 ;学生听 ,老师评。老师其中辛苦自不必说 ,关键是其收效甚微。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 ,并不主动去思考自己习作的成败 ,其原因在哪里 ?所以也就不会去理会老师在自己习作中的圈圈点点 ,用意是什么了。每次习作都是如此 ,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那么 ,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充分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呢?笔者在几年来的习作教学中 ,逐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即师生一块批改、评讲作文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不应束缚学生手脚,而应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出发,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体裁就写什么体裁,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应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