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瓦子又称"勾栏"、"瓦肆"、"瓦舍",为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栏50余座。瓦子在宋代大兴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之所以叫"瓦子"是因为当时没有一个现成的名称,古人发现这类玩闹之徒忽聚忽散,犹如砖瓦之属,便将其聚会玩闹的场所称作"瓦舍"、"瓦子"。南宋末年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瓦舍者,谓其来者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相似文献   

2.
最近选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张溥写的《五人墓碑记》是一篇好文章。它激情洋溢,叙述议论结合得很好,是对明朝末年苏州市民一次大规模的反抗宦官及其鹰犬的正义斗争的颂歌,正如《古文观止》所评:“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当与史公伯夷、屈原二传,并垂不朽。”我幼年曾读过这篇文章,现在因备课又反复诵读玩味,偶有所得,抄供通人是正。 (一) 作者以一个“义”字贯串全文。俗语说,开宗明义。此文开头的确写的是一个“义”字。试看“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指明  相似文献   

3.
训诂就是解释,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有解释词义的,如《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之类的训释;有解释古书的,如古书的注解。训诂也叫诂训。《诗·关雎诂训传》疏:“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又:“诂训者,注解之别名。”训诂要运用文字、音韵的知识,所以训诂学要以文字学、音  相似文献   

4.
阅读,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中有“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之义;《新华字典》解释为阅有看、察看之义,读有依照文字念出声音之义。据此看,“阅”和“读”是看与念,并领会其内容的意思。《中国大百科全书》作了这样的权威解释:“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中师的《语文基础知识》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对“词的本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词不论有几个意义,总有一个意义是基本的叫本义”(第251页)我以为此说欠妥。其一,定义者与被定义者属两个不同的论说范畴。所谓“本义”是就词的来源而言的,是指词源学上所说的词的原始的、最初的意义。而“基本义”则是指词的基本的、最常用的意义,是就词的应用而言的。《语文基础知识》中给“本义”下的定义,其实应是“基本义”的定义,两者相混,颇有张冠李带之嫌。当然,“本义”与“基本义”之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有的词,它的“本义”与“基本义”所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如“老”,《段注说文解字》解释道:“七十曰  相似文献   

6.
当今介绍训诂学的一些著作,在解释“训诂”这一名称的由来和意义时,往往把它和《毛诗故训传》书名中的“故训”二字完全等同起来,因为“故”与“诂”古字通用,汉人著述中“训诂”一语多作“训故”,而《毛诗故训传》书名的“故训传”三字又或作“诂训传”,于是便把“训诂”或“训故”看成是“故训”或“诂训”的同义倒文,认为二者是一回事;又因为《尔雅》篇名有《释诂》、《释训》,孔颖达曾解释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于是又认为,“训”与“诂”(或  相似文献   

7.
一 在古代汉语中,“性”、“状”各为一个单音词,其义有别。“状”,小篆作,在按构字法原则编写的字书(如《说文》、《类篇》、《康熙字典》等)中,归入犬部。《说文》;“状,犬形也。从犬,声。”桂馥在《说文义证》中阐释道:“犬形者,视犬之字如画狗。”状”的构字体现了取描画狗形得其意,故它的旨意重在强调外形,段玉裁注曰“引申为形状”,正说明了它跳出“犬形”而具有的普遍词汇意义,重在取貌。“性”,从心,生声。《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许慎以古代文化观念阐述“性”字哲学意义,不能看作解字。倒是其它古书的说解反映了“性”字本义。《荀子·正名》:“人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广雅》:“性,质也。”《易·乾》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性”的奉义是指人天生就秉有的素质和本性,它引申而具有的普遍词汇意义则具有强调内在属性和内在涵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我国封建社会处决犯人的时间定在秋后,叫秋后“大决”;清代古文家方苞的《狱中杂记》就有“每岁大决”的描述。那么为什么一定在秋后执行死刑呢? 原来我国封建王朝,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来牵强附会地解释自己所行政令是顺应天道的。《礼记·乡饮酒义》对春夏秋冬的解释是:“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圣也”;“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仁之”;“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冬之言中也,中者藏也。”视春夏秋冬为万物生长收藏的一个过程。所谓的秋就是收敛、杀戮。一切用刑动兵,社稷之祭无不在秋后实行。其春季因“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在解释《春秋》《公羊传》时,表现出较强的主观性.他解释的较强主观性,与他在解释过程中张扬的主体性关联;而其主观性、主体性的突出,又与他标举的解释方法相联系.他的解释方法之一是“见其指者,不任其辞”. 《春秋》有“微言大义”,微言与大义之间存在间距,解释者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突破文辞字面义的限制,以把握深微的《春秋》大义.他的解释方法之二是“推见至隐”.《春秋》所记之事与事实真相不合,所谓“讳”,讳之背后的事实真相及其意义隐约幽微,故须推见至隐,突破表面的言和事,以把握历史的真言、真事.他的解释方法之三是“原心贵志”,特重视追及一个人之行为动机的隐微之地.他的解释方法之四是“伍其比,偶其类”,把同类的事、书法、义法加以类比和类推,辨析同中之异、异中之同.  相似文献   

10.
关于“之”的本义,古今有许多不同解释的。首先是东汉的许慎,他提出“之”的本义是“出”的意思.他在《说文解字》中说:“(小篆体之字),出也.象过(草木初生也……读若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他认为“一”上的“”为草木从地下初生出来的形状,所以他把“之”的本义训为“出”义。戴震也把“之”的本义训解为“出”义;但与许慎对字形的理解不同.他在《礼记·考工记·梓人》的补  相似文献   

11.
赋史述略     
赋是一种非文非诗或是兼有诗歌散文特点的特殊文体.它既有散文的铺叙直陈而无其散漫无韵,它有诗歌的音韵节奏而又无其严整格律.但是,对于赋这一文体定义的界定,却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人们所掌握的.《诗经·大雅·烝民》“毛传”云:“赋,布也.”王逸《楚辞章句》云:“赋,铺也.”刘熙《释名》云:“敷布其义谓之赋.”钟嵘《诗品》云:“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文选·<文赋>注》云:“赋以陈事.”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赋者,铺也.铺采摛文.”朱熹《诗集传》云:“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而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则云:“赋者,古诗之流也.”《文选·<三都赋序> 》云:“故知赋者,古诗之流也.……存其所感,咸有古诗之义.”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者也.”刘熙载《艺概·赋概》云:“赋无非诗.”章太炎《国故论衡·辨诗》云:“诗与赋未离也.”又司马迁《司马相如叙传》云:“作辞以讽谏.”扬雄《甘泉赋序》云:“奏《甘泉赋》以风.”《羽猎赋序》云:“聊因《校猎赋》以风之.”皇甫谧《三都赋序》云:“昔之为文者,……本乎劝戒也.”又《西京杂记》记司马相如云:“赋家之心,包括宇宙.”又,“依类托寓.”皇甫谧《三都赋序》:“赋也者,所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礼记·学记》“大学之教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一段的文字,历来解经之士,颇多误解,以致不得其义。本文特别针对前人之误解,对“博依”、“杂服”、“占毕”、“讯言”等词,综合古今学者之解释,加以音韵关系之说明,企望得一稍为合理之解释,以求得正确之经义。戴震尝云:“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辞也,所以成辞者,未有外乎小学文字者也。”本篇所释即在发皇戴君此理也。  相似文献   

13.
释“饥■”     
对《论积貯疏》“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一句中“饥穰”一词,课本和一些参考书理解为“荒年(饥)或丰年(穰)”。这是不妥的。其实它在这里是一个偏义复词,偏指“饥”义,当“灾荒”讲。只有这样解释,整个句子的意思才能圆合。  相似文献   

14.
《谷梁传》凡廿卷,是“春秋三传”之一,它和《左传》、《公羊传》都是传《春秋》的。换言之,这三传都是解释、阐发《春秋》经的,只是侧重的角度和采取的方法不同而已。今人出于种种偏见,一直对它多有微词,而少有问津,有人说:“公羊谷梁,越读越糊涂”。愚以为:糊涂乃为不达其义,不达义皆为读不进去所致。那么,《谷梁传》如何能读进去,它是从哪方面解释《春秋》的呢? 1 “三传”的名字皆由著者的姓氏而来,《谷梁传》的撰著者谷梁赤,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鲁国人,名亦,字元始,又名散,赤受经于子夏,并为经作  相似文献   

15.
韦昭注《国语》云:“凡作篇章,篇义既成,撮其大要为乱辞。”洪补申之云:“《离骚》有乱有重。乱有总理一赋之终。重者,情志末申,更作赋也。”朱熹曰:“乱者,乐节之名。”元陈皓《礼记集说》:“乱者,卒(?)之节。”  相似文献   

16.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自宋人疑菊花不落发其端,古今诠释,聚讼纷纭。清人孔广森说:“盖秋者百卉之终,草木黄落,而菊始有黄花,故它花不可以言落英,唯菊乃言落英。”近世黄季刚先生则以为落训始者,当为反言。其释《尔雅》:“落,始也”之义时说:  相似文献   

17.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他成为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和评价,历来都有争议。本文拟就“有教无类”的本义、理论基础、历史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作一探讨与辩析,以就教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有教无类”的本义“有教无类”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是:“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古往今来对这句话的不同解释和争论,分歧集中在对“教”的对象——“类”的理解和对它的历史作用的评价上。宋代朱熹在他著的《论语集注》中解释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也。”朱熹认为,人性本来都是善的,只是由于不同的“气习”薰染,才有性善、性恶之分。如有君子教训,则性恶者也。可以恢复性善。故不论其善类恶类均应予以教育。南北朝的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把“有教无类”疏解为:“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皇侃认为,孔子此语本义是教育对象不分“贵贱”,不论“庶鄙”。有些同志看问题不够全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写道:“孔丘开设‘私学’,………  相似文献   

18.
析“有间”     
《吕氏春秋·去私》:“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注释为:“居有间(jiàn):过了一些时候。间,间隔,指一段时间。”《战国策·楚策四》:“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学习辅导》注释为:“有间(jiàn):过了一段时间。间,间隔。”其它一些教科书及辅导材料也多如此注释。看来,这一注解很有影响,确有辨析之必要。古籍中,“有间”可分为两个大的义类。第一个义类的核心义是缝隙、间隔。如:(1)《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有间,空隙义…  相似文献   

19.
“敬业;这个词汇是近年才频繁出现的,其义大抵与人们常说的“热爱本职工作”相近。不过,它不同于时下流行的“炒股”或“下海”,倒的的确确是一句古语。《礼记·学记》有载:“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从我手边掌握的材料来看,这可能是它的最早出处。 “敬业”一词作为一个动宾词组,应当如何理解呢?曾任秦王府文学馆学士的唐初著名学者孔颖达这样解释:“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而孙希旦集解引朱子语曰:“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  相似文献   

20.
在《孟子·梁惠王下》中有“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一句。对于“怨女”之“怨”的意思很多选本上并未注释,但实际上对其理解却存在争议。章太炎先生认为是“蕴积、蓄积”之义,郭在贻先生认为“怨与旷形成对文,旷有幽独义,则怨字也应该是幽独义”。那么,哪种解释更为妥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