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雷文波 《贵州教育》2009,(15):40-40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解读小学数学与生活中的理财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小树立生活理财的观念,培养学生理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红 《山东教育》2004,(28):44-44
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3.
数学和生活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和方式,转变教学思路,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思考意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深度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组织生活化课堂活动,实现生活元素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相关概念以及将生活元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然后重点对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路径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阳泽 《四川教育》2008,(2):57-57
存在于教学活动中的这对矛盾体——学科与生活,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正确认识学科与生活的对立统一关系,针对学科对生活的疏离而进行理性的回归;从循环原理来看学科与生活,实现生活在学科中的有效嫁接;追求学科味与生活味的有效融合,在学科生活化中实现生活学科化……只要正确认识到了学科与生活的辩证关系,妥善把握好学科与生活契合的“度”,就能有效地推动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多非常好看的图形,如天空中的繁星、笔直的公路、飘扬的五星红旗、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如图1。这些图形既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又美化了我们的空间,生活中的图形世界里包含大量几何图形,我们可以用几何图形的知识来解决有关图形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生活中的图形,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吧。  相似文献   

6.
生物生活化教学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适当作些变形处理,达到学科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物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应用物理知识,便可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例如:  相似文献   

8.
田晓燕 《小学生》2012,(8):87-88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李云 《青海教育》2005,(6):45-46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数学教学体现新理念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干丽英  钮鹰 《早期教育》2001,(15):29-30
生活中的科学是指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内部所蕴含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道理。在南师大教授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启动实施了“生活中的科学课程研究”这个课题。旨在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着眼于幼儿身边的有趣的科学现象,精心选择生活中的科学为教育内容,引导幼儿经历“生活”,扩充幼儿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让数学知识、数学思维生活化,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通过学习寻找规律,最终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认识和表达生活中的数据问题,是新课标设置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生活中的数据是其中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样参加了相关活动,但其运用生活服务读写的能力却相差甚远,有的能自主建立生活与语文的联系,自觉能动地调动生活储备,为阅读中的语言感悟和作文中的语言表达服务;而有的在语文与生活间似乎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丰富多彩的生活难以与语文建立起联系。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学生对生活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受力,丰富的生活如眼前烟云、耳边音乐,看得见,听得到,却留不住,一旦遇到阅读和写作需要,生活材料却难以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因此,要促进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使丰富…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总是疏忽了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体验。数学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就是做不完的各类习题。因此,我们倡导的关注生活只是一句空话,并没有花过多的精力去真正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总评】本节数学课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生活性。在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上,选取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抽象的四边形。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从而揭示课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要从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中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数学上升为科学,再用科学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相似文献   

17.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实践”,所以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但要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提高解决实...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是以小学低段儿童生活为基础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其教材的编写具有情景性。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身边的生活事件,图文并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还原教材中的生活情境、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开发教材中的弹性情境”等途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筑生活化的情境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感受,内化体悟,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1.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中到处有科学,教师应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精选生活素材,作为学生观察、推理、猜测、实验、验证与交流的基础,让学生经历生活情景科学化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来构建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废物不废     
“生活中的经济学”栏目开办以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其实,生活中的哲学现象也无处不在。我们从本期起开设一个新栏目──“生活中的哲学”。开篇之作,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欧阳志远教授为我们执笔。──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