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新闻发布会日前举行,会上有关部门公布了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我国722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但同时大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且出现低龄化倾向。  相似文献   

2.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新闻发布会日前举行,会上有关部门公布了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我国722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但同时大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且出现低龄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结果日前公布,喜的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年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与2005年相比,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调研结果还显示,我国7~22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形态发育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降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一出炉,给人一种喜忧参半之感。可喜的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具体表现为: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水平有所上升;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乡村中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继续下降;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中小学生的爆发力、柔韧性、力量等素质出现好转,往年持续下跌的耐力素质开始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的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7-18岁学生在形态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以及握力等方面获得了提高和改善:(1)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2002年我国7-18岁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河南省7~18岁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统计法对2005年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中小学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继续提高,发育速度重新加快,但是超重学生和肥胖学生检出率继续上升,身体机能指标较前几年有所下降,素质指标总体下滑,为此建议学校体育卫生管理部门应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下降这一趋势科学的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体重、超重是否对我国5~6岁幼儿身体素质产生了影响。方法:采用国际肥胖工作组制定的标准将我国2000年和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中的52 652名5~6岁幼儿(男性幼儿为26 323名,女性幼儿为26 329名)划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比较3组幼儿身体素质的差异。结果:1)2005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5~6岁幼儿超重检出率出现上升;2)超重组的生长发育水平好于其他两组,低体重组最差,正常体重组居中;3)男性幼儿中,除了坐位体前屈外,其他指标均表现为正常体重组大于其他两组;女性幼儿中,除了网球掷远和坐位体前屈外,其他指标同样表现为正常体重组大于其他两组。结论:我国幼儿面临着超重检出率上升的趋势,应关注预防超重向肥胖的发展,超重已对5~6岁幼儿身体素质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引入韦伯-费希纳定律、时间自相似和Sigma算法对2010和2014两年全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调研数据进行再分析。结果发现:(1)从2010到2014年,我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性别上无拓扑差异,即中小学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呈自限性过程;(2)从2010到2014年,我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城乡上有拓扑差异,主要表现为乡村好于城市;(3)从2010到2014年,我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时间上产生了拓扑相变,主要表现为城市男生的超重检出率和城市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而城市男生和乡村男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均维持不变。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乡中小学生群体中只有城市女生肥胖检出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四次公布的中学生体质检测报告的基本描述都是: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继续呈增长趋势;学生营养状况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出发。面对这一描述的内容,结合当前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下降的现象,将智慧的、时尚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2002年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出现下降,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不良视力仍然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21世纪人才的素质,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就必须加大体质健康教育。21世纪的教育是学校、家  相似文献   

11.
彭英  唐刚 《体育教学》2012,(9):32-33
2010年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在下滑20年之后终于开始刹车。但是,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农村学生超重比率首次超过城市学生;学生近视率依然居高不下,并表现出低龄化趋势,小学近视率达40.89%,初中达67.33%。[1]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纲要》)指出: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近视眼的比率上升,2007年,为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3.
界定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运行机制、模式及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是由目标系统、管理系统、评价系统、反馈系统协调构成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各地中小学通过探索和实践,创新了不同特色的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特色项目等管理模式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探索和实践,近3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了肥胖问题,我们身边的"小胖墩"也成为校园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据报道,从1985年至今的20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肥胖率增长了几十倍,超重率也增长了20多倍,这种变化是十分惊人的。2004年我国青少年学生中肥胖检出率最高的是男生,达到了8.81%;超重检出率最高的是女生,达到了11.53%。将我国儿童青少年2004年的超重率同美国同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城市  相似文献   

15.
从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来看,中小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如爆发力、力量、柔韧性等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居高不下。尤其是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指标,从1979年第一次体质健康调查开始到2004年,连续下滑了25年。中小学生的体适能低下,一次全校性的集会(如运动会开幕式、升国旗仪式等)往往就当场晕倒好几个人。近几年来,特种兵在一般学生中很难招到身体条件符合要求的新兵。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学生每天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运动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对学…  相似文献   

16.
邢新丽  王道君 《精武》2012,(2):12-12,52
2011年9月28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2010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公告,笔者将此次调研结果与2005年的调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2010年山东省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身体发育水平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超重和肥胖、视力不良以及口腔保健水平低,仍然是困扰山东省学生体质的三个主要问题,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小学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重视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将对他们的终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近年来,人们从大量的调查中发现,一些中小学生发育不良。比如,一些中小学生的“细长型”(所谓“豆芽菜型”)发育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一、“细长型”发育现象确实存在从1979年和1985年两次对全国7~22岁男女学生的体质调查情况来看,我国学生发育速度加快。但“在学生体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素质提高缓慢,某些指标有下降趋势;形态发育不匀称,有继续向‘细长型’发展的趋势……。我国学生的发育水平和素质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记要指出:“在一部分学习环境、生活条件较差或学习负担过重、而又不重视体育卫生工作的地方和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18.
惠志东 《体育师友》2009,32(5):49-50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学生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不同指标下降幅度呈现不同特点。从经济较为发达,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江苏省学生体质调研来看,速度、耐力、柔韧素质等指标,城市中小学生水平普遍提高,农村中小学生水平普遍下降,肺活量/体重指数(7~17岁)学生都呈下降趋势,大学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水平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等问题令人担忧。因此,国家推行阳光体育活动,而大课间活动是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实施大课间体育运动是减少受应试教育和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使我国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改变我国青少年在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达到标准,同时使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恢复正常水平以及近视率减少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提高学生体质水平的监管力度,我国学生体质状况有所改善。中小学生的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相比2005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连续多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然而,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则继续下滑,监测数据表明,我国19~22岁大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进一步下降。如何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现行的体质状况是高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