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生教育功利化倾向特征日益明显,为研究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带来了困扰。本文对研究生教育功利化表现和成因进行了审视,并提出了创新研究生教育理念,以应对研究生教育功利化倾向对研究生教育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育:自由主义体制下的国家主义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教育的国家主义倾向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从以个人本位为主导转向以国家本位为主导"和"教育管理体制由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向'准中央集权制'靠近".本文认为"制度层面条件--联邦政府职能的扩张"和"思想层面条件--民众对教育促进国家安全与繁荣的信念不断加强"是美国教育的国家主义倾向不断增强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教育电视节目的大众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电视节目大众化倾向主要表现为选材的大众化、叙述的故事化和制作的趣味化。电视的生存环境、电视发展的文化背景、电视的传播特性和受众的心理诉求是教育电视节目大众化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对教育电视节目大众化倾向"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表示认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众化的滥用,对于教育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毛菊 《比较教育研究》2015,37(10):66-71
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反思主义教师教育思想,以蔡切纳、瓦利为代表,其思想可分别归纳为“个体-社会”倾向、“个体-伦理”倾向的观点.二者都跳出了囿于个体反思指向的局限,从社会、伦理更为广阔的视角认识反思主义教师教育.反思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有重要影响,但也有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5.
选取64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教学实验方法,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为依托,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为测量工具,探讨有效教育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在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得分高于对照班,差异显著;追踪测验结果显著。说明有效教育模式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6.
教育研究离不开教育生活。然而,传统教育研究却出现了与教育生活严重疏离的倾向,这与实证主义对传统教育研究的宰制密不可分。回归本真的生活,教育研究应以现象学研究范式为方法论,以教育叙述为研究途径,以关注个体生活体验为起点。  相似文献   

7.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正被广泛探索,高职教育在迅速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就业至上主义”倾向,导致人文精神的隐退与缺失,使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盲点和偏差,这势必严重影响高职学生的长远发爰。高职教育应纠正极端功利化和短视的实用主义倾向,确立“以人文素质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教育行为进行分析,在传统领域有两种倾向,一是结构主义倾向的教育范式,二是人本主义倾向的教育范式。文章主要尝试对这两种倾向的教育行为进行社会学分析,综合这两种倾向,提出自己关于教育行为的社会学的另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最终催生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消费主义倾向,这这种倾向与学生中心论的教育理想显然不同,它主张高等教育的质量由顾客来定义.在学生消费者至上等言路的影响下,改革者面临以学生为本或以真理为本的困惑,面临经济合理性与教育自身逻辑相冲突的考验,甚至存在偏离教育宗旨的危险.因此,消费主义倾向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全球化值得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10.
郭子峰 《现代语文》2007,(12):12-14,24
《诗经》从产生就具有礼乐政治教育的功能,对它的阐释运用也可以说是《诗经》教育活动。这里通过考查其教育主体对象的重心变化,对《诗经》的阐释倾向变化原因作新的解释。我们认为,从西周到汉代的《诗经》教育接受,其重点教育对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西周时期以"元子"为主,对诗意的阐释运用主要时教化性的仪式活动;春秋时,以孔门弟子为代表的主要接受对象主要是从个人道德修养角度去学习《诗经》;汉代则以"帝后"为主,"美刺"的阐释倾向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情感交流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最优化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在资源共享、强交互性等方面远远优于传统媒体教育,为改善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却滋生了一种偏重认知、忽视情感的教育倾向。这种倾向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的塑造是极其不利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语教学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目标倾向、焦虑等学习者因素逐渐受到重视。"目标倾向"的概念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来的。近年来目标倾向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揭示了两种类型的目标倾向  相似文献   

13.
教育支出具有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家庭效用最大化的教育支出微观选择模型,采用类似于消费倾向的教育支出倾向来度量教育支出意愿。研究发现:居民家庭收入的不确定性与投资教育收益的不确定性会对教育支出倾向产生重要的负向调节作用,较贫困的农村居民及西部地区居民的教育支出意愿更容易受教育收益和收入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国家应当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提高居民教育收益和收入的稳定性,对弱势地区和群体进行教育补偿,以提高其家庭教育支出的意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英 《教育与职业》2007,(26):182-183
长期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的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高等教育工具化、专业化、世俗化倾向严重;欧美大学所普遍倡导的通识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与功能是培养和塑造"良心人"与"自由人".  相似文献   

15.
西南联大教授深受美国通识教育思想的影响,极力批判民国时期大学强调专才教育的倾向.他们的通识教育思想认同主要体现在:以人格培养为核心,强调文理渗透、中西会通,以通识为本等.联大教授群体通识教育的思想认同及积极实践,为联大成功实施通识教育理念提供了最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生命课程体系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教师教育课程注重以教师职业素质为目标的专业发展,却忽视了作为专业发展基础的教师专业倾向和教师精神生命品格的塑造,这导致了教师生命在实践中的缺失.本文主张以整体生命为出发点研究教师教育,着力于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角度建构教师教育生命课程内容.同时,适应实践中教师生命的缺失需求,以教师精神生命教育为重点,企图通过提升教师生命意识,培养教师自我实现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提高师范生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高职高专师范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要以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为重点,区别教育技术培养能力与信息技术培养,克服课程中的技术化倾向。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建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市场化倾向在社会上以各种方式存在和深入。其中教育市场化的产物之一的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一种校外教育,它们补充了校内教育的功能,同校内教育一起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本文以进入辅导机构进行补习的孩子们为研究对象,认为选择进入辅导机构补习可以缓解教育机会不均等带来的教育不公,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全球化现象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全球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利弊互见、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全球化还是一个未完成的工程,期待全球力量的积极建构。从中国学者的视野看,当下的教育全球化进程具有经济化倾向,冲击了教育公平理念;具有殖民化倾向,消解了公民身份认同,具有弱控化倾向,侵蚀了国家教育主权。中国应对教育全球化挑战,既应解决好自身内部的问题,促进教育实力的提升,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的建构,维护国家的教育利益。  相似文献   

20.
学科建设范式是以隐蔽方式指导学科建设的倾向与程序,关系着学科建设的方向与成效。加强教育领导学学科建设,需要探索与其他学科建设不同的"程序与倾向",明确教育领导学学科建设的规范、思路和要求。从基本立场、主要原则和支持条件三方面阐释教育领导学学科建设范式,以推动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领导学科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