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出版参考》2013,(19):30
本刊讯(记者韩阳)近日,台湾著名作家,有着"文案天后"之称的李欣频在北京举行了自己的新书首发会,在首发式上她与现场读者一起分析了她22年44国的旅行感悟《旅行创意学》,她说:"旅行是后天混血的过程,是最剧烈改造自我的手段,而且每趟旅行都可以更新一个‘创意混血版’的自己回来。"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听到李欣频的名字是2011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她的一本《诚品副作用》,阅读之后大为心折:原来文案竟然也可以在商业之上构筑出文学美感!出于编辑的职业习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作者的相关信息,才发现李欣频原来是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物:她19岁时成为台湾诚品书店的御用文案、她每天阅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她最多时一年举办一百多场讲座、她旅行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她的称号更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文案天后、创意作家、北大讲师、旅行家、创意生活家……而在看过她的一些专访及照片后,我想,李欣频在生活中一定是一个极具女王范儿且个性高傲的人.  相似文献   

3.
台北小儿科医生庄静芬十多年前写了一本《怎样吃最健康》,不但是畅销书也是常销书。累计已销售60万册。最近,她又出版了《怎样吃得健康睡得好》,在新书发表会上,她宣布捐资500万元台币,与一群有心人筹组“台湾文化基金会”。 近年来台湾饮食健康一类书热销,一方面反映了很多现代台湾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内心深切的渴望能保持健康长寿,而像庄静芬医师这样的行家参与写书,比较科学实用,因而颇得读者信赖。刚由商周出版的《怎样吃得健康睡得好》,作者在书中着重揭示饮食、睡眠的因果环节,并与读者分享情绪调节的秘诀。她认为,一个人活得健康,在于生活有“律动”,不吝惜赞美以作为人际润滑,更要避免固步自封,对他人从事的社会活动保持高度兴趣。“如果画家开口闭口都是画,医生只谈病,世界会变得无聊单调”,她这样说。  相似文献   

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从小到大。从启蒙老师到大学导师,每一个阶段,我们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指点。当我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以后,老师这个定义似乎宽广了许多,每一个对我们工作或者做人能够起到指点的都能称之为老师,甚至是一本不会说话的书,在你研读它的时候,你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这样看来,书也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而这个“老师”可以教会你方方面面的知识,只要你需要,只要你愿意学,你可以随意选择,让她成为你的家教,成为你的专职老师!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台湾的出版界似乎出奇地开放和多元:艺人成了作家;作家变成广告代言人;图像取代了文字;而文案竟然变成一种文学?李欣频将她多年来为诚品及中兴百货等广告主所写的广告文案集结出书,《诚品副作用》和《继续字恋》的畅销,使广告文案俨然成为一种新的写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与一个作者聊天,在谈到目前有很多书在书名、内容以至封面设计上都刻意模仿她的一本畅销书时,她说:"我的书与这些书相比,是有灵魂、有质量的书,它们模仿的只是形式,没有灵魂在里面."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的台湾出版界,流行单兵作战,每一本新书自己推广自己的,同以前台湾出版业流行的书系式出版,不太一样. 以前台湾的书系式出版,每一个书系,有一个明确的出版主题,隐含一个主题系统,每单本书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定位,读者读了某一书系的某一本书,对同一主题还有兴趣,可以很快地找到其他书籍作为延伸阅读. 而今的单兵作战式出版模式,纵然单书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当读者想要延伸开展同一主题的阅读时,却面临难以找到书读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前言思圆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距斯美特总部不远的一个村子住着一位孤寡老人,她70多岁,守寡了50多年。年轻的时候很多人给她介绍婆家,她都推了。她说她的男人1948年被国民党抓到台湾了。她要等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13,(11):70-71
《今夜星光灿烂》是王安忆非虚构系列的第四本,书中共收录了五十八篇散文。书中的每一篇散文都记录了王安忆对于一个人的回忆和理解。这些人里有巴金、陈凯歌、陈丹青、葛优这样的大家名人,也有邮递员、手艺人,甚至不知姓名的过路人。这些人就如同在王安忆的人生中闪耀的点点星光,于不经意处留下了一些痕迹,照亮了她思想天空的一隅。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人生命延续的三种方式:旅行、读书和健身;指的是心智的成长。所以有了那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经常被我们挂在口边,但有的人身体力行着。她37岁去过37个国家,7年出版26本书。她坚持一天读一本书,一天看一部电影她是台湾"广告文案教母",以诗歌般的创意文字将诚品书店塑造成为台北市的文化地标。她说,她不在乎那些主管、经理、老板之类随时可以被别人取代的身份。她宁愿把自己当作一项事业,建立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的台湾出版界,流行单兵作战,每一本新书自己推广自己的,同以前台湾出版业流行的书系式出版,不太一样。以前台湾的书系式出版,每一个书系,有一个明确的出版主题,隐含一个主题系统,每单本书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定位,读者读了某一书系的某一本书,对同一主题还有兴趣,可以很快地找到其他书籍作为延伸阅读。而今的单兵作战式出版模式,纵然单书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当读者想要延伸开展同一主题的阅读时,却  相似文献   

12.
正爱书之人大概都知道钟芳玲,她的"书话三部曲"(《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是为台湾及大陆读者详尽介绍西方书店的手边书。她曾是台湾著名出版人,担任过出版社总编辑、书店创意总监、香港国际古书展公关顾问等职。现在的她则是没有"头衔"的自由职业者,虽然走访书店的频率慢了下来,"偶尔有点想偷懒,毕竟不像以前那么年轻了",但只要你提起书店,她一定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跟你聊起来。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听到李欣频的名字是2011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她的一本《诚品副作用》,阅读之后大为心折:原来文案竟然也可以在商业之上构筑出文学美感!出于编辑的职业习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作者的相关信息,才发现李欣频原来是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物:她19岁时成为台湾诚品书店的御用文  相似文献   

14.
"不要过多地突出我个人,多展示孝昌的人文特色和精神风貌." 2021年11月16日晚上9时,在与孝昌县委书记胡斌孝沟通文案时,他一再强调. 文案是做好访谈的前提条件,从主题的选择到问题的设置,再到回答的内容,都需精心设计.此次孝感7个县市区委书记访谈,每一个文案策划都进行了多次打磨、提炼,甚至推倒重来. 文案如何突显地...  相似文献   

15.
郝苗苗 《出版广角》2011,(11):47-49
每一位编辑都希望自己所编辑的书不被淹没在浩瀚的书海里,而要达到这样一个效果的重要途径就是做有特色的图书。每本书都如同一个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有内涵、有特色。编辑图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了解、分析、挖掘、突出图书特色的过  相似文献   

16.
创意的秘密     
本书是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首次公开的"创意自我训练14招"。她以电影、旅行、观察、阅读、情报、演练、想象、梦、自信、生命与危机意识,架构出一部横跨书写、影像、广告、设计,丰盛且庞大的个人创意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一种非常重要的新文化现象在产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余秋雨我对东方电台的认识有一过程。她创立的时候我不在上海。去年很长时间在香港和台湾,回来以后。很多人都劝我听听东方电台。好象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而且好多都是文化界的朋友。听了以后,可就有点欲罢不能了。...  相似文献   

18.
新闻稿是图书宣传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然而,很多出版社的新闻稿都常被相关人等忽视,因为很多宣传广告文案撰写人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只编写与他们图书相关的新闻稿.  相似文献   

19.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报纸广告文案应是一个说服传播的过程。报纸广告文案宣传某项产品,令消费者产生好感,从而产生购买行为。显然,报纸广告文案要产生效果,必须研究这样一个问题:设计者采用什么样的传播策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作者考察了大量优秀报纸广告文案实例,拟对此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香江波 《出版参考》2005,(3X):34-34,33
新闻稿是图书宣传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然而,很多出版社的新闻稿都常被相关人等忽视,因为很多宣传广告文案撰写人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只编写与他们图书相关的新闻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