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瓶颈:运动安全问题仍然是困扰学生锻炼的最大障碍
  我们这一代人过去上学时根本不成为问题的运动安全问题成为了目前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最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障碍。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已经见不到过去几乎每个学校都有的秋千、肋木、爬绳、爬杆,很多学校甚至见不到单杠、双杠等器材。当前,体育教师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班主任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校长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家长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局长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社会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我已经记不清楚在以前的文章里,在我的各种讲课中与体育教师们讲过多少次运动安全的问题了,但好像效果不太好,成效不很明显,现在讲安全的问题,已经讲得好累好累了,因为我发现似乎一直都没有什么效果。从大的方面来讲,全国的学校体育中仍然都在“因噎废食”,“前怕狼后怕虎”;从小的方面讲,似乎有些体育教师并不认同我讲的安全教育观点。在国培的教学中,讲其他的内容时,听者都是兴高采烈,热烈鼓掌,但讲到如何保证安全的具体工作时,却会遇到不理解的眼光,甚至有几次还和国培学员就安全问题小有争执。  相似文献   

2.
《时尚球类》2006,(1):61-61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尤其要注意科学适量,确保安全。我国运动医学专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老年人体育锻炼“五戒”:  相似文献   

3.
<正> 每到学期考试前,特别是学年考试与升学考试前,教师在升学指标及社会舆论的各种压力下,都加班加点精心编制教案,拟定大量的复习资料,让学生整天在室内苦渡光阴,而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更加迫切,在子女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还要另加课外作业,致使学生头晕、眼花、耳鸣等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为此,笔者呼吁学校、家长在考试前夕切莫忽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具有“逸”的功能,其科学根据主要是神经生理学指示的大脑皮层的“负诱导”规律。首先,学生在学习中的身体运动,是局部的、片面的、单一的活动,他们主要是手、臂、脑、眼等,而腿、腰、腹、头等身体部位没有充分的运动,学生若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全身  相似文献   

4.
<正> 为配合贯彻《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调动学生自觉参加早锻炼的积极性,培养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结合贯彻执行《中师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小学教师,我校开展了“早锻炼活动月”竞赛活动,并列为衡量班级群体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此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早锻炼活动的正常化和规范化,收到了良好效果。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具体措施与做法 1.组织措施抓好“早锻炼活动月”竞赛活动的关键在于组织措施的落实。为此,我们分别建立了学校和班级的组织机构,做到在校长的领导下,由体育教研组和学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我校体育课进行了探索研究,意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在中学阶段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并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我在姚哥庄中学工作了17年,体育教学、群体活动、业余竞赛搞得轰轰烈烈,其中1996年连续获得“冬季体育锻炼活动先进集体”“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姚哥庄中学地处农村,我们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开展一年一度的象征性“冬季体育锻炼长跑活动月”活动。从每年的12月份开始,学校的冬锻活动的帷幕也随之拉开:全校师生集结在学校操场,随着动员大会的结束,各班排着队伍,喊着响亮的号子,声势浩大地沿着预定的路线,投入到壮观的长跑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7.
王磊  樊宗山 《体育世界》2013,(10):105-106,59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高职生对体育锻炼持有积极态度,也有强烈的锻炼动机,但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频度、强度均较低,锻炼时间较短,学生对体育设施满意度一般,课余锻炼组织形式丰富,但措施不得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兰  孙教五  曹俊 《体育世界》2008,(6):117-120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面对目前学生素质呈现下降的发展趋势,各高校需要进行体育改革:加强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宣传;成立学生体质监控与健康促进机构;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和各种校园体育氛围。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9.
所谓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自己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不仅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进行体育锻炼,而且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实现体育目  相似文献   

10.
自主锻炼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我们经过三年的改革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自主锻炼的作用和意义   自主锻炼是指“以我为主”的自学、自练、自评、自控的体育锻炼。自我体育意识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从自主锻炼——自我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这三个层面上来看,自主锻炼是形成自我体育意识的基本途径;自我体育意识是形成终身体育的前提。体育文化的传递,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起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培养起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企业职工锻炼动机对职工体育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和激发企业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当前职工体育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激发企业职工的体育锻炼动机;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地营造各种体育氛围;加强对体育锻炼价值和体育文化的宣传;增加和改善体育锻炼设施与场所,开发趣味性和启发性强的体育项目激发企业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外部动机,使其能更好的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达到增强职工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陈文杰 《四川体育科学》2004,(3):102-103,113
本文通过实验、调查、数理统计、对照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开展“合作锻炼”的现实性、可操作性以及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提高的显明性。  相似文献   

13.
准确、规范、科学的考勤管理能够鼓励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反之,则可能使课外体育锻炼名存实亡。为此我们尝试运用条码技术,对我院3000名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考勤管理。经过1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既科学严谨,又简便易行。一、运用条码技术进行...  相似文献   

14.
王见刚 《中华武术》2014,(12):47-48
2011~2013年达标数据结果显示: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1500米学生跑不到头,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下降。因此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能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锻炼中,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省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12个地级市的24所学校2234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有效的分层整群抽样调研。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锻炼目的明确,态度积极肯定,大多数学生参加锻炼,项目广泛;但是,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高,频率不够、时间短、运动强度不合理,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只是少数,“知行冲突”现象严重。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于4月29日全面启动。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观察法对在校大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社会和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18.
高一新生在体育锻炼方面大多存在一些不够正确的做法,因而对其加强衔接训练应作为高中阶段训练的入门课题,为全面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高一新生身体发育处在第二高峰期:骨硬度小,肌力差,容易疲劳;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又慢于运动系统。高中入学前,大部分学生经过紧张的中考入学体育考试  相似文献   

19.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对策,高校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等分析,旨在提高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抓紧、调整、补差、安全”这八个字可指导中学生的暑期锻炼。抓紧。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暑期是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大好时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就指出: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暑期的体育锻炼,每天就更应保证一小时了。有的学生认为暑期很长,锻炼从明天开始吧!结果,明天又推到明天,暑期一晃过去了,锻炼还没开始。因此,暑期锻炼必须有个计划,把每天锻炼的时间固定下来。每次锻炼必须让身体达到一定的生理负荷,一般四五天为一个锻炼周期,一个周期可出现一次或两次负荷高峰,锻炼要有张有弛,活动量要有大有小,负荷的安排要形成一条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