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了使现代文阅读训练更有针对性,许多语文教师已经不满足于选取现成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供学生使用,而是乐于自己设计。但他们自行设计试题时,往往会出现种种问题,要么在出题思路上有偏差,抓不住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要么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能力考查本末倒置;要么过于琐碎。总之,都没有通过解答试题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能力的目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简要谈谈设计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名著阅读,是高中生获得感性知识,达成感悟、审美、创作的重要渠道。按照语文考试大纲,高中学生应该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传统名著,然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教师指导开展阅读名著活动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放任学生自主阅读,要么因为不得法而造成阅读质量不高,高能低效;要么由于读物质量难以保证,良莠不齐,与开展阅读的初衷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正处于精神生活的幼年时期,正需要思想的熏陶、文化的浸润。而读书正是获取知识,情感陶冶的最好方式。然而,现在的学生要么只是对网络电子书籍浅尝辄止地速读,要么只是为愉悦感官读一些低劣的娱乐性书籍,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为当今这种不重视读书的现象而担忧。对此,笔者从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职业中学没有普通中学的升学压力,学生有了相对宽松的课外阅读时间,学校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将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但目前一些职校的课外阅读活动要么是一片空白.要么开展起来收效甚微。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做法:制定阅读计划、推荐健康读物、指导阅读方法、创造阅读环境、开展实践活动、拓展阅读途径,旨在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显得力度不够,要么就单纯的重视阅读教学,要么就单纯进行写作教学。但是将其二者进行相互结合的教学形式则鲜有涉及。因此,为了扭转这一教学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将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紧密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群文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广泛。群文阅读具有特定目的性和指向性,要么有共同的文章形式,要么有共同的中心思想,总目标则是由各部分组成的,在文本数量、教学目标、阅读结构上存在着"总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复习,许多学生要么埋头做习题.要么被动跟着老师与全班学生齐步走,而对阅读试脑主要检测哪些内容,自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缺少足够的重视。阅读题是做不完的,文章的内容也是千差万别的,而考点是有限的。每一考点的基本答题思路是明确的,阅读的基本方法与习惯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通过每一次训练。能够强化对考查内容的认识,强化阅读的方法和习惯,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有人认为,不会阅读就是潜在的学困生,可见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阅读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生长,进而更好地推进核心素养。当前初中学生在阅读上会遇到一些障碍,要么看不懂文字,要么理解不了其内涵。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要建构支架,以让他们的思维保持顺畅,以让他们的生长从不间断。  相似文献   

9.
李宏伟 《高中生》2009,(9):36-36
湖南省的高考阅读填空题,要求学生阅读给出的文章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填空,即用自己的语言来转述原文的内容。阅读材料多为300词左右的短文,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往往得不到高分.要么词的表达形式不正确,要么概括不准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考生的解题能力呢?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教学应当遵循什么样的主线,才能保证核心素养落地,是一个兼具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的问题。阅读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生阅读的对象要么是美文,要么是经典,审美鉴赏、文化传承与理解蕴含其中,本着以读促写的思路,实现审美之后的创造。以阅读、思考、表达作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的,是能够保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的。  相似文献   

11.
祁亮 《中小学电教》2009,(4):149-149
<正>经典名著,穿越时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会让青少年终生受益。语文课标中要求初中生"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名著阅读应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生的名著阅读现状堪忧:要么浮光掠影——为获取信息,进行短、平、快速读;要么急功近利——为应付考试,只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此精神指导下,阅读教学改革也搞得轰轰烈烈。笔者参与了多项、多层次的阅读教学改革,反复回味,总觉得这些改革要么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文学欣赏性改革,缺少"百科全书"式的、具有大视野的阅读教学改革;要么是局部的阶段的句、段、篇的改革,忽视了适应学生未来阅读需要的大阅读过程,忽视了学生成人后从浩瀚的"书"海中,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短板。小学生受到思维模式、认知范围、生活环境、思考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在阅读文本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因此,对文章的理解通常要么浅显、片面,要么偏离方向。因此,加强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挖掘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该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2006,(6):25-25
陈树元:目前许多语阅读课缺乏引领方法.要么放任学生自读,学生往往抓不住本要领;要么牵着学生去读.学生只好跟着教师被动地走。而余映潮先生运用“精选”引领学生阅读本的教法很值得推崇。它从学生阅读实际和本特点出发.通过几个“精选训练”进行教学.也教给了学生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目标明确.层次分明.便于操作.效果不凡。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写作永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难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不好培养的,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在考试中面对阅读题时,相当一部分学生总是答非所问,要么随便写几句话交差.下来和学生交流,即便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表示有些文章读不懂.其实,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当我们把阅读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要么把阅读想的过于复杂,要么把阅读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因此一谈到阅读,老师们就讳莫如深,普遍认为目前我们的学生连字词关都难过,更不用说阅读了,只要教好书本上的内容就万事大吉了。  相似文献   

17.
与2006年全国Ⅱ卷作文相呼应.今年的全国Ⅱ卷又出了一个关于“阅读”的新材料作文题。不同的是2006年的材料是两组对照性的调查数据今年是一段关于“浅阅读”的谈话记录。从内容上讲.这两年的材料都关注了文化传承和语文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抓住了热点问题.应该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开启广阔的写作思路。可当年甘肃省阅卷教师反馈来的信息是:考生要么丢开阅读的形式大谈读书的重要.要么对目前大多数人的阅读状况表示担忧.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高考的文学类作品的阅读题中,关于文学作品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理解,是每年必考、每卷必考的重要题型,也是考生丢分最为严重、最头疼的难点。学生要么几乎无处下手,要么挂一漏万。从近几年的分省试卷中就可发现,每一套题设置的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题均有所体现。所以理清文章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及效果,掌握文学类作品必要的阅读理解技巧,对提高阅读效率,培养阅读鉴赏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9.
叶静 《快乐阅读》2011,(25):151-152
阅读理解,作为考查学生直接运用英语能力的题型,在每年的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该类题目要求考生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高的阅读能力,以及必要的分析推理能力和理解能力。其实在其他的题型中,阅读理解能力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他们做题速度。虽然初中英语的学习为高中打下基础,但学生进入高中后阅读能力与高中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学生在高中学习时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阅读障碍:阅读速度慢;不能克服生词的障碍,不能正确捕捉需要的信息;猜测词义时要么脱离语境,要么望文生义,一知半解;不能在文章中准确的找出主题句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20.
“要么阅读,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旅行是对自我的阅读,阅读是自我的旅行,也是从内心深处发现自我的方式,它拂过春风,掠过冬夜,让喜爱它的人可以在纸页上经历一千种人生.如果说一个人的爱好就像夜空中的星子,那么阅读于我而言便是抬起头看到的最亮的那颗星,是牢牢将我牵绊住的本命物,我常常告诫自己:若感觉自己是空的,那就从阅读开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