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浙江景宁畲族体育进行探讨。结论:浙江畲族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与传承基础还有待于加强与提高;浙江畲族体育文化传承主要有外部路径和内部路径。外部路径包括政府支持路径、研究机构合作路径、学校推广路径、传统体育节日展示路径、旅游传播路径;内部路径包括学堂式教育传承路径、书籍与影像资料保存路径、传承人保护路径等。这些路径的提出为浙江景宁畲族体育提供了较好的传承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体育旅游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探讨了全域旅游视域下景宁体育旅游开发具备的优势,其中包括宏观政策的扶持、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畲族特色文化优势、畲族体育项目丰富等。通过剖析景宁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景宁体育旅游开发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景宁体育旅游的发展和传承及保护畲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顾民 《精武》2012,(11):79-8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打尺寸"起源、发展与娱乐功能进行了探讨,认为畲族传统体育"打尺寸"起源于畲族同胞民族斗争,之后演变为娱乐与健身活动、竞技活动;"打尺寸"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竞技与对抗功能、娱乐与健身功能和教育与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4.
畲族传统体育是畲族人身体活动的一种实践方式,关注畲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采用深度访谈、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福鼎硖门畲族乡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出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硖门畲族乡9个行政村中仍有传承传统体育的村落只有3个,保存下来的传统体育项目仅剩5项;项目举办的形式多与节日庆典、体育旅游和学校运动会相融合。研究发现,畲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主要困境在于,政府对于举办传统体育活动的宣传和经费支持以及对于传承人的经济补贴力度不够;硖门畲族人生活环境改变,畲族文化归属感不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适宜继承人数锐减;传承人思维认知有限、价值理念存在冲突等。据此,提出加强畲族传统体育宣传和保护工作、开发畲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促进畲族传统体育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利用学校资源拓宽畲族传统体育发展空间4个相应的解决路径,旨为更快、更好地促进当代畲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探讨了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因素及其适应情况。通过对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认为其自身生存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强势入驻、瑶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相应地,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做出了调整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畲族民间体育舞蹈是我国畲族民间传统体育中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综合分析等方法,就畲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密切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总结法和数理分析法的方法,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地方武术研究会及其16个培训基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畲族传统武术文化濒临灭绝的三点成因:第一,受历史环境等因素影响,畲族武术文化缺乏行之有效的继承方式;第二,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缺乏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意识;第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片面,文化研究水平整体不高,并提出了六点少数民族体育畲族武术保护与开发对策为畲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畲族是其中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迷人风采的民族,人口63万余人,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的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畲族人民创造并形成了独  相似文献   

9.
畲族传统体育项群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挖掘、田野实证等方法,对畲族传统体育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畲族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以跑跳投、体操、舞蹈、角力、攀爬、游戏、武艺七大类畲族体育项群,不同性质的项群又分为结构各异的亚类项目,构成了一种寓意深刻的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创造了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使畲族传统体育在本土得到发扬和光大,整体提升其地位,使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个案分析和实地调查法,考察安徽许村体育生活方式百年变迁的过程、特征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变迁进行理论探索.许村体育生活方式经历了传统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期、政治化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期、传统和现代体育生活方式融合期3个阶段.启示:体育文化承载的文化功能能否满足农民体育需求是农村体育生活方式变迁的根本动因;农村社会变迁决定农村体育生活方式变迁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变迁是"解构-重构"的过程;培育农民体育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体育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回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在民族融和与文化冲突中形成和发展而成的体育文化,包含体育文化形式、体育文化现象、体育文化精神等诸多内容。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分支,回族体育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共性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诸多研究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研究范式,作为回族特有的体育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弘扬与传承、创新与发展,这是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也是文化传承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人类文化日益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在立足于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也融入了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中。文章以全新的视野与角度,全方位审视当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现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彰显个性、发展创新,与奥林匹克体育运动文化、与竞技体育和谐发展。本文旨在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潮流中的世纪复兴明确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畲族的体育运动项目很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地域性、季节性、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点,尤其是武术项目被列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传承了很多的传统运动项目和传统武术套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为了使优秀的少数民族民俗和文化传承下去,要创造条件对畲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4.
以同处祖国西南红水河流域的山城广西马山县的壮族与瑶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民族在运动风格、活动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体现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和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差异。研究这种差异,对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产生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理强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4):38-39,63
目前流传的二十余种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源于生产劳动、自卫抗争、民族历史渊源、宗教信仰及娱乐。其主要作用是强健体魄、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等。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发畲族传统体育项目,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仫佬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农业民族,其聚族而居,保持着浓厚的宗族血缘关系。仫佬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其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红水河流域仫佬族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整理其中具有健身、娱乐和教育性的活动内容,从而丰富其文化内涵,使之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新疆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中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为依托,通过对节日的调查了解,针对其由来和发展、节日所承载的体育文化内涵进行节日体育文化分析,为今后更好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总结成功经验,以点带面,从而为整个新疆的民族节日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开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板凳龙”是一项具有浙西南当地民族与民俗特点的典型体育活动,起源甚早。每次活动的开展,少则一两百人多则5_~-ffZ,.参与,是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活动典范。文章通过分析背景、追溯历史、研究发展,发掘和整理浙西南民俗体育板凳龙文化,以全面了解“板凳龙”的文化内涵,从而为探索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研究文本。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文章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简要分析,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概念的阐述,进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利弊影响。力图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下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杨林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2):112-113,127
土家族摆手舞体育文化源渊流长,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沉积,蕴藏着极其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内涵,历经时代变迁而演变为当今的各种体育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动作灵活多变,集大众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在当今提倡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我们应当大力开发挖掘土家族摆手舞体育文化,来满足现代土家儿女全面健身娱乐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