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教其失者也。”《礼记·学记》中的这段叙述,很值得研究:它不仅集中论述了学生学习时容易犯的四种过失和产生这四种过失的原因,同时还说明了“知其心”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提醒教师必须明了学生“心之莫同”的思想实际,针对不同的情况,发挥教师的作用,发展学生的长处,补救学生的过失。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长善救失”,发展学生的特长这一目的呢?这就要求在运用因材施  相似文献   

2.
长善与救失     
长善与救失天水市北道区委党校胡掌义《礼记·学记》中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这段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即“长善救失”。然...  相似文献   

3.
“长善救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教学原则,它源于《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为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通俗地讲,“长善救失”就是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长善救失”一向被教育者奉为真理,但这条教育教学原则也许是教育中的一个“二律背反”。因为,在世界上,人人都无绝对的优点和弱点,二者犹如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如性格急躁者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正如王夫之所言:…  相似文献   

4.
"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瑰宝."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这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长处,克服学生的缺点,让学生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它之所以能经历两千多年漫长历史的洗礼而光辉依旧,可见其是何等的精辟.我认为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重新深刻地去认识它.  相似文献   

5.
所谓“个别教育”,是指班级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即两“冒尖”的优秀生和后进生。通常人们惯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但分数往往掩盖了优秀生的缺点和弱点,也掩盖了后进生的优点、长处。所以做为教师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相似文献   

6.
范艳君 《家教世界》2013,(7X):99-100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作为一种教育原则",长善救失"第一次在《学记》中正式提出。现代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而"长善救失"是实现这种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教育中",长善救失"教育原则如何应用?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通过洞悉学生、抓住教育契机、选取适宜的教育方法这些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知心救失     
学者(学习的人,指学生)有四失(缺点,毛病,偏向),教者(教导的人,指教师)必知之(代词,指“四失”)。人之学也,或(有的)失则(于)多(贪多),或失则寡(浅陋),或失则易(交易,谓“见异思迁”),或失则止(遇难却步)。此四者,心(心理素质)之莫同(各有差异,莫,不)也。知(了解)其心(学生心理素质的这种差异),然后能救(救治,纠正)其失也。教也者,长善(发展优点)而救其失也。  相似文献   

8.
正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原则(一)长善救失《礼记·学记》中有言"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优点、纠正各自缺点,针对学习者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长善救失"的教育思想与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观点存在较多的相同之处,同样主张根  相似文献   

9.
谢莹 《辅导员》2014,(14):138-138
《礼记·学记》中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如何“长善”——发扬其好的方面,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运用鼓励的艺术。这对于鞭策先进、激励后进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使教师的催化、启动、加速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呢?  相似文献   

10.
张海峡 《西藏教育》2008,(12):35-35
《礼记.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如何“长善”——发扬其好的方面,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运用表扬的艺术。这对于鞭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海峡 《中小学电教》2011,(10):159-159
《礼记·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如何“长善”——发扬其好的方面,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运用表扬的艺术。这对于鞭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善救失顾名思义就是发现被教育者的长处加以引导使其更加优秀,就是对于被教育者出现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而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主要是先进行教学设计。但是,迄今为止许多教师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设计都相对随意,使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出现大量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结合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对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小学科学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失也。”(古籍《学记》这话至今仍对我们有所启发。它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既要重视“长”学生之“善”,也应重视研究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之“失”的规律,使其之“失”向“善”转化。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多方面。其产生、发展和矫正有其固有的特点和复杂性。在中学一定条件下可以导致品德问题。而品德性问题行为中也常含有情绪、性格异常等心理因素。两者互相交错、渗透,有时难以区分。品德性问题行为往往直接影响、威胁到教学秩序与社会安定,应当…  相似文献   

14.
李维花 《农村教育》2007,(12):25-26
1、问题提出我国体系最完整的教育论专著《学记》中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之多,或失之寡,或失之易,或失之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不仅指出了学习就有过失,而且还指出了四种失败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贪多.或是是知识面偏窄,或者是态度轻率,或者是畏难中止。这都是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引起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发扬优点并克服缺点。  相似文献   

15.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把“激励”视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功能。我国古代名著《学记》也强调: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相似文献   

16.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是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肯定闪光点,促进全面发展 《学记》中有句名言:教育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其含义是,教育的作用是发扬学生的优点,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使周围的人对其充满信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长处,恰如其分的给予表扬。 我们班有个叫蒋XX的小朋友,上课总打不起精神,书本上的知识怎么也正不住,你可别以为他记性不好,只要是咱们班上的事,什么浇花呀、关灯呀,他一件也不…  相似文献   

17.
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②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③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④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注释】①失:过失。②则:犹“之”:③心:心理。④救:补救、弥补。【练习】一、给原文加上  相似文献   

18.
因材施教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段春燕我国最早一部教育专著《学记》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是说,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教育家就有“长善救失”、“道人之长 ,越道越长”的教育理念。将这种扬学生之长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去 ,那会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看到学生的长处 ,每一位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 ,每个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 ;使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 ,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把这种“扬学生之长”的思想体现到课堂中去 ,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交给学生自主权。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 ,跟随着教师的主导登堂入室 ,进而自身“修行进取”,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还给学生自主权 ,这就需要老师创设各种学…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中奖惩策略的艺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而奖惩策略是其中一条关键性的常用的策略。研究奖惩 ,使之巧妙合理地为我们教育者所用 ,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了教育的成败 ,值得深入研究。根据笔者的体验 ,以下四点值得注意 :一、多奖少惩策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原则第四条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又名“长善救失”原则。我们应坚持贯彻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正面教育原则 ,使学生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从而促进其不断进步。这是教育者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我曾做过实验 ,一个班以批评为主 ,另一个班则以表扬为主 ,结果 ,受表扬的班的智力水平、成绩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