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在“两论”教学中,师生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认识问题:毛泽东关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邓小平对这一路线的重新确立;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联系和区别;毛泽东的“革命观”和邓小平“改革观”的联系和区别:毛泽东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与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四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职业教育思想分别是四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教育与职业相结合、工作与读书相结合、主学与兼学相结合的“三个结合”的职业教育思想:邓小平是大力发展、合理发展和有效发展的“三个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江泽民是优先发展、优化发展、优质发展的“三优”职业教育思想:胡锦涛是职业教育的战略观、职业教育的人本观、职业教育导向观的“科学发展观”的职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现实”是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之逻辑基础。马恩“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一种原则设想的理想公平观;毛泽东脱离现实、对马恩教条化,导致了平均主义,也是“结果公平”的理想公平观。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恩和毛泽东社会公平思想继承基础上的超越,是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公平观。以现实为逻辑基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教育理论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中 ,都非常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走中国式的教育道路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一、教育地位 :从“重要战线”到“关键环节”和“优先发展”毛泽东在论述文化教育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作用时指出 :“学校教育 ,文学艺术都是意识形态 ,都是上层建筑” ,“在革命前 ,是革命的思想准备 ;在革命中 ,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由于毛泽东的教育实践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论述邓小平的文艺批评观,要与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联系起来,从宏观中去把握。邓小平的文艺批评观,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文艺批评标准,是对毛泽东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的完善和发展;邓小平提出文艺作品的成就,应当由人民来评定,意义重大。强调文艺批评的建设性是其文艺批评观的基本特色;他还指出文艺批评应实行艺术民主和以防“左”为主。邓小平有句名言:“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这就是邓小平文艺批评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青年是人生从少年走向成年的人类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这一社会群体有它的特殊性。如何认识青年,怎样对待青年,是一个人的青年观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闪烁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光辉的青年和青年工作思想,构成了他的青年观。邓小平的青年观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指导我国青年和青年运动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邓小平的青年观的形成 1.邓小平的青年观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相结合,同中国青年和青年运动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逐…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历史活动都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任何事业都将一事无成。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确立了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人民观”。比较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人民观,无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中央党校的题词。它概括了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党从事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一贯倡导的根本原则,是我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 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倡导和确立的实事求是原则,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同上)又说:“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的富裕观一直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追求探索的课题。毛泽东从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强国出发,把富裕看成是社会主义成败的重大课题。而邓小平则在此基础上,从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的高度,把毛泽东这一探索提高到一个完备的程度。毛泽东、邓小平的富裕观也有着重大的差别。在毛泽东的富裕观中,“公平”歧变为“平均”,富裕以“同步”为特征。在方法上,毛泽东过分强调精神因素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激发社会主体上的决定作用。邓小平正是在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正确地找到了一条通往富裕的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三代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国际国内形式,为促进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青年教育思想。毛泽东提出教育和劳动相结合,注重青年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的“四有新人”的思想;江泽民“四个统一”和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非常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他高屋建瓴地分析、阐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内容和方法等问题,形成了丰富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邓小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要向全体青少年宣传高尚的道德""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邓小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政治稳定思想是以“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这两个“稳定”为思想内核的。“政局稳定”是指宏观层面的整个政治生活秩序的稳定,表现为一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政策稳定”是指微观层面的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围绕“两个稳定”,邓小平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提出许多确保政治稳定的措施。从两个“稳定”入手,全面了解和掌握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民主政治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青年政治价值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政治价值观把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争做“四有”新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报兴,作为当代青年唯一正确的政治价值目标和行为。邓小平的青年政治价值观是指导当代青年献身现代化实践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4.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核心 ,都十分重视青年 ,关注青年问题 ,在青年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从价值观、教育观、学习观、政治观、干部观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他们青年思想的共性特征 ,对于我们今天认识青年问题 ,制定正确的青年培养政策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ffort to develop a survey instrument capable of measuring important aspects of adolescents’ experiences of interest-related pursuits that are supported by technology. The measure focuses on youths’ experiences of connected learning (Ito et al. in Connected learning: 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design. Digital Media and Learning Research Hub, Irvine, 2013), an emerging model of learning across settings supported by digital media. Specifically, the instrument aims to measure the depth with which youth are able to engage in an interest-related pursuit, the level of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they receive from peers,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ir pursuit involves performance or media production as an essential feature. The survey also elicits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youths’ interest-related pursuits and academic goals, the involvement of adults as co-participants in pursuits, and youths’ access to technology tools they deem necessary for their pursuits. The paper reports on results from a pilot study and two rounds of field-testing, in which we evaluated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strument and compared results with evidence from interviews with youth. Our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an approach to measuring youths’ interest-related pursuits to inform futur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initiatives focused on digital media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邓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目标、内容、方法是其理论主体的三个组成部分。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research findings from an ethnographic study carried out with 24 low‐income youths (ages 14–16) living on the economic fringes of urban inner‐city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Our primary aims are: to expose the stratified subcultural articulations of citizenship as they are expressed, through language and symbol, by the young people within our study; and to demonstrate how critiques of (neo‐)liberalism in political thought, when combined with a cultural sociology of youth, might alter our subcultural reading of young people's conceptions of citizenship under the dynamics of radical social change. Our ultimate goal is to develop a more nuanced soc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young people deploy and utilize the language of citizenship as part of their own cultural struggles, exacerbated in times of state retrenchment, to classify themselves and others as one method of achieving visibility and legitimacy in urban concentrations of poverty.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组织和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扮演好辅导员这一角色,需要积极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练就精准“绣花”之功、善于“十个指头弹琴”、牵住“牛鼻子”,重点抓住这三项措施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庸方法论与邓小平和谐社会观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他所追求和建设的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邓小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犹不及”、“执两用中”、“和而不同”、“和合之道”的思维方式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它既是中国古代“中庸”文化传统在现代的发扬,也使“中庸”的思维方式得到了更新和升华。努力挖掘中庸方法论与邓小平和谐社会观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从思想根基上加深对邓小平和谐社会观和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青年学生的思想呈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 ,理智性与盲目性 ,价值观念的变化 ,意志脆弱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 ,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作相应的改革 ,即由“义务”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权利”性思想政治教育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